2月3日起,火神山医院正式收治病人。彭耿和工友们没有离开,继续留守在工地,负责检查管网,排查故障,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行。他告诉正在准备年夜饭的父母,“疫情太严重了,要去建医院”。与彭耿一样,孙文优从小在武汉长大,疫情面前,多做一点事情、多抢一点进度,他觉得“是应该的”。集团在工地临时成立党员突击队,彭耿也是其中一员。......
2023-08-07
北京的秋天,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火一般的枫叶到处涂染着层林,将古城装点得姹紫嫣红。这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1952年11月初的一天,毛泽东来到北京景山公园,一路谈笑风生。身边工作人员为毛泽东难得有这样的轻松感到高兴。但毛泽东并不是来作纯粹的游览休息,他想看一看明清两朝交替时的历史遗迹。
景山,原为元大都城内的一座土丘,名青山。明永乐十四年(1614年)为建造宫殿,将拆除元代旧城和挖掘紫禁城护城河的渣土加堆其上,取名万岁山。据说皇宫曾在山下堆存煤炭,俗称煤山(景山名称是清顺治时改的,此后并陆续修建了亭台楼阁)。1644年,这座小山包见证了一段历史的更替兴衰。3月19日,闯王李自成率领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克北京城,推翻了明王朝。崇祯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在煤山东麓的一棵槐树(因其树干弯曲,俗称“歪脖树”)上自缢而死。可是,在巨大的胜利面前,李自成却不能自持,骄傲轻敌,文臣武将纵情享乐,丧失斗志,不久便被吴三桂引领的清军击败。同年4月29日,退出北京。十几年浴血奋战的成果毁于一旦。
在景山公园,毛泽东观看了“歪脖树”,然后信步拾级而上,登临中峰。在万春亭,他凭栏南眺,对面紫禁城宫殿群一览无遗,数不尽的琉璃瓦屋顶连成一片,高低错落,宛如时起时伏的金色海洋。面对此情此景,毛泽东不由追怀历史,思绪万千:想当年,闯王李自成是何等的英雄气魄,崛起西北,纵横中原,夺取天下,逼死崇祯皇帝,然而他的大顺朝在北京只做了41天的梦,就烟飞灰灭了……共产党决不当李自成!
以史为鉴,决不当李自成!是毛泽东多次说过的话,是他反复向全党包括他自己敲击的警钟。1944年3月19日至22日,重庆《新华日报》连载了郭沫若的史论文章《甲申三百年祭》。文章以1644年(甲申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成败转换为主题,深刻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将近7年,到了相持阶段的后期,中共中央为了迎接战略反攻到来,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开始准备部署夺取大城市和交通要道。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战略家,其过人之处是能未雨绸缪。共产党能否经受住胜利后的考验,已是他思考中的问题。郭沫若的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他的重视。他不仅赞同文内的分析,还搜集有关资料进行研究。当他听说陕甘宁边区参议员李健侯写过一本关于李自成事迹的小说,也找来阅读。4月29日,他在一封信中说:“《永昌演义》前数年为多人所借阅;近日鄙人阅读一过,获益良多,并已抄存一部,以为将来之用。”信中还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并说“此书如按上述新历史观点加以改造,极有教育人民的作用”。5月20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第一部作关于时局问题的报告。许多人都没有料到,在这个报告中,毛泽东把郭沫若这位党外人士的文章列为党内整风学习的材料。根据毛泽东的意见,6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央军委总政治部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党员干部认真学习《甲申三百年祭》,并强调:“首先是高级领导同志,无论遇到何种有利形势与实际胜利,无论自己如何功在党国,德高望重,必须永远保持清醒与学习的态度,千万不可冲昏头脑,忘其所以,重蹈李自成的覆辙。”同年11月21日,毛泽东复信郭沫若说:“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做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全党整风中新列入的这项学习内容,是完全必要的,它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当时任中央党校秘书长的黄火青在几十年后回忆说:我们大家都是在看了《甲申三百年祭》后,才想到,“不光只是要胜利,胜利以后事还多着哩!”
1949年1月,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宣告结束,长江以北的国民党军精锐主力基本被消灭,中国革命已经胜利在望。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一场全新的、执政的考验迅即来临了。如何防止重蹈李自成的覆辙?经过长期思考,毛泽东形成了“两个务必”的完整表述。3月5日,他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此,“两个务必”成为中国共产党保持本色、充满活力、不断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开完七届二中全会,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就准备搬家了。3月23日,他们告别了中国革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踏上了进京的征程。在山沟里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脚上裹着井冈山、宝塔山、西柏坡泥土的共产党人,将走进宽敞的柏油马路。出发前,毛泽东只睡了四五个小时。他兴奋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不睡觉也高兴啊。”“进京‘赶考’去,精神不好怎么行呀?”周恩来笑着说,“我们都应当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去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
讲究吃喝、排场,既脱离群众,又造成浪费,最容易孵化腐败风气,历来为毛泽东反对。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外出视察的经历中,曾有过许多次“撤席”、“拒吃”,其中有一个“只吃青菜、米饭”的故事。
1950年2月,毛泽东访苏回国,计划在东北沿线作短暂停留。访苏期间,他参观了十几家工厂企业,包括现代化程度比较高的飞机、汽车、机械、农机、军工等大型企业,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曾说:我们确实是个穷国,基础太弱,经验太少,所以要多看多学。访苏回来,他要顺路考察一下我国的东北工业基地,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找出我们的差距,制订明确的奋斗目标。
2月27日,哈尔滨,是毛泽东一行在东北停留的第一站。早就听说毛主席、周总理要来,同行的还有借道回国的越南共产党领导人胡志明,松江省和哈尔滨市领导喜出望外,精心准备了丰盛的晚宴,要为他们接风洗尘,庆贺一番。当天下午,毛泽东一行下了火车,刚安顿好行李,就不顾疲倦,直奔哈尔滨车辆厂视察。随后又接见省市领导,毛泽东还亲笔为省委题词:“学习”、“奋斗”、“不要沾染官僚主义作风”;为市委题词:“发展生产”。就这样,一直忙到晚上,终于可以开宴了。随着一道道美味佳肴流水般地上席,有熊掌、飞龙……省、市的领导同志兴奋地一一介绍,可是毛泽东的眉头却逐渐锁紧。由于有胡志明在场,毛泽东没说什么。他只在两三个盘中夹点菜,吃了半碗米饭,就放下了筷子。饭后,他对负责接待的市领导说:“我们国家还很穷,不能浪费,不能搞大鱼大肉、山珍海味。吃米饭和蔬菜就可以嘛!”听了毛泽东的批评,当地领导才明白他在饭桌上吃得很少的原因。该市市长当即表示,以后“一定照办”。
2月28日,毛泽东一行的第二站是长春,打算与地方领导见见面,了解当地经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等情况,并一起吃一顿午饭。这天,毛泽东一下火车,就觉得有点异样。当小车驶进市区时,偌大的城市竟然万人空巷。毛泽东发问:“为什么街上一个人也看不到?”陪同的地方领导这样回答:“现在正吃中午饭。”“老百姓行动这么一致,比军队还整齐?”毛泽东又问了一句,显然话里有话。这位领导感到事情瞒不住,心里非常紧张,只得道出实情:为了毛主席的安全,沿途全部实行了戒严。毛泽东十分生气。就在前不久访苏时,他曾遇到一件事。当年,新中国还没有一条地铁,而苏方的安排中就有一项是参观莫斯科地铁。莫斯科地铁举世闻名,不仅规模庞大,客流量高,而且建筑华丽精美,各站风格独特,历来有“地下宫殿”的美称。当毛泽东一行进入几十米深的地铁站时,站台上空荡荡的。毛泽东奇怪地问:“怎么看不见群众呢?”翻译师哲从苏方陪同人员中得知,是为安全起见戒严了。毛泽东闻此深感不安:“为什么搞得这么神秘,为了我一个人搞戒严,影响多少万人工作、旅行、上下班,实在不妥。算了,我不参观了。”结果,他连地铁车辆都没上,就原道返回了。没想到,这次回国也遇到了类似的事。他严厉批评了地方领导:“你们在说假话。搞戒严,不让老百姓出来,这样太脱离群众了。”地方领导当即表示接受批评,下令解除戒严。很快,街上便出现了人流。看到群众生活恢复了正常秩序,毛泽东才消气。这顿饭,毛泽东其实吃得很堵心。
列车风驰电掣驶往沈阳,这是毛泽东一行的第三站。在这里,他去看望了苏联专家,虚心听取有关经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视察了东北地区的骨干企业沈阳市橡胶厂,同工人、干部亲切交谈。总的来说,这次过路东北,通过亲身调查,“下马看花”,他获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对我国的工业基础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然而,此行他还获得了另一种感受,就是地方上的大吃大喝、攀比吃请的风气正在滋生。刚到沈阳,他就遇上了比哈尔滨更加奢侈的招待宴席。同样因为有外宾胡志明在场,出于礼节,毛泽东同胡志明等碰了杯,喝了几口葡萄酒,吃了一点青菜,其余大部分时间都在抽烟。其实,他是在用这种方式罢宴。之后,他来到会议室,对地方领导的做法提出批评:“同志们,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如果你们一层一层仿效下去,这么吃起来,在人民群众中将会有什么影响?”第二天,在中央东北局、辽宁省和沈阳市领导干部会议上,毛泽东再次批评吃喝风,他说:“这次我和恩来等同志路过东北,主要想了解一下东北的工作情况,了解东北地方工业生产情况,发现浪费太大。我在哈尔滨提过不要大吃大喝,到沈阳一看比哈尔滨还厉害。”接着,他引用了李自成、刘宗敏的典故。刘宗敏是李自成麾下的一员大将,官至权将军。进京后,他贪图享受,到处搜刮钱财,大顺江山的迅速覆灭,也和他的腐败有关。毛泽东尖锐地指出:“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二中全会刚开完,就忘了。我们还要继续贯彻二中全会的精神。”
有关跟毛泽东学艰苦奋斗的文章
2月3日起,火神山医院正式收治病人。彭耿和工友们没有离开,继续留守在工地,负责检查管网,排查故障,确保医院的正常运行。他告诉正在准备年夜饭的父母,“疫情太严重了,要去建医院”。与彭耿一样,孙文优从小在武汉长大,疫情面前,多做一点事情、多抢一点进度,他觉得“是应该的”。集团在工地临时成立党员突击队,彭耿也是其中一员。......
2023-08-07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党旗下庄严许下的铮铮誓言,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
2023-08-16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对党忠诚老实、与党中央同心同德,听党指挥、为党尽责,是共产党人纯洁的政治品质,是共产党人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的重要保证。“对党忠诚,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是每位共产党员入党时在党旗下的誓言;“对党忠诚老实”,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党忠诚老实,是党章对党员的政治要求,更是每个领导干部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
2023-08-16
徐特立作为我国著名的革命家和教育家,其一生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鲜明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生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1921年,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马日事变后,徐特立在“白色恐怖”之中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坚强的老战士,开启了革命救国的道路。......
2023-11-24
鲁凤龙谭斌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初心的形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初心;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基因2015年,习近平同志对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所确立的目标与使命。......
2023-08-16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实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在此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面对生与死、安与危的关键时刻,广大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民族、为人民的存亡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不断挺身而出,汇成全民族抗击灾难的洪流,践行着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
2023-08-16
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2021年100周年的日子里,一直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理念。经过70多年艰苦奋斗,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
2023-08-16
中国今天取得的一切成就源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源于改革开放,源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