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巨大精神宝库。当前,人们对井冈山精神内涵的认识虽然大体相同,但又不尽一致,因而有许多不同的概括和表述。我们认为,对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不能无限扩大,也不能作狭隘的、片面的理解,而要体现其时代的特征。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国,最后夺取了全国的胜利。......
2023-08-07
发表日期:2004-2-22
1965年5月22日下午5时左右,毛泽东乘坐一辆银灰色的苏制吉姆车来到阔别38年的井冈山茨坪,下榻于茨坪宾馆(今井冈山宾馆)115号房间。
考虑到毛泽东长途跋涉的辛苦,为了安排好第一餐晚饭,表达井冈山人民的一片心意,这天晚餐桌上摆了茅台酒、香烟、苹果以及丰盛的菜肴。汪东兴发现后,立即找来宾馆管理员说:“不是说好了吗?首长每餐四菜一汤,每天是贰元伍角钱的伙食标准,你们赶快将烟、酒、水果都收起来。”结果井冈山人想破例安排的第一餐也只是按伙食标准四菜一汤,小碟盛菜、小碗装汤,由服务员用竹篮子将装有菜、汤的小碟、瓷碗送到毛泽东的住处,等他吃完又将小碟、瓷碗提回厨房。
当时担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特意派他的厨师从南昌赶到井冈山为毛泽东做了一道江西弋阳的地方菜——弋阳鸡,这算是毛泽东在井冈山吃的最好的菜了,然而毛泽东也只是浅尝辄止,后来,这道“高档”菜便再也没上过毛泽东的餐桌了。
毛泽东在井冈山吃的最高兴的一餐,是吃到了井冈山的鱼。那天,井冈山光荣敬老院里的几位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老人在自己家的鱼塘里捞了一条大草鱼,并按井冈山的风味做了一道菜送给毛泽东吃,毛泽东吃后非常高兴,交待服务员说:“我吃菜从来是不过‘河’,剩下来的不要倒掉,下餐我再吃。”
在井冈山期间,汪东兴还特意问毛泽东休息得怎么样,对饭菜有什么意见?毛泽东说:
“可以,休息得还好。这里现在气候适宜,不冷不热。”
话虽是这么说,但毛泽东并没有真的“休息”,在井冈山住的一个星期中,工作日程依然安排得十分紧凑。他吩咐随行人员分别到大小五井、黄洋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自己留在宾馆审批文件。晚饭后,经常由汪东兴、张平化、刘俊秀等陪同外出散步。散步的时候,毛泽东一边听取参观人员的汇报,一边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一次,毛泽东兴致极高地谈起了井冈山红军的来历与组成情况。回忆这段历史,毛泽东深情地说:“我离开井冈山已经有38年了。这次旧地重游,回忆起38年前的这段历史,心情总是非常激动的。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早想回井冈山看看,一别就是38年啊!我心情和你们一样高兴、激动。没有过去井冈山艰难的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了。”
上山后的第二天中午,毛泽东正吃着饭,忽然问服务员:“这米是井冈山种的吗?井冈山现在还种不种红米?”服务员回答道:“种,还种红米。”毛泽东很高兴地说:“那以后每天给我做一顿红米饭吧。”
5月29日,毛泽东对陪同他的汪东兴、张平化、刘俊秀说:“井冈山是座好山,风光好、空气新鲜,是休息、健身的地方。我们已住了一个星期,该走了。”
离开茨坪前,毛泽东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带着钱和粮票到宾馆财务室,找会计结算伙食帐。当时担任会计的雷良钊说什么也不肯收下这钱和粮票。他说:“收下这钱和粮票,叫我怎能对得起毛主席,对得起井冈山的群众啊!过去毛主席在井冈山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是为我们穷人打天下,如今他老人家回到井冈山,那是对我们井冈山人民最大的关心,也是我们井冈山人民的最大光荣。”吴连登一边点头一边解释说:“你的这些话都有道理,可你不知道,主席和我们工作人员外出也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呀,这也是纪律,我必须遵守。在我们的约法中有这样一条规定:‘凡是首长需要的一切东西,托当地人代办的,都必须将货款交清,地方不收钱,东西也就不能拿。’这钱和粮票你们就收下,不然我回去是要挨批的。首长平常都要求我们严格按照中央的指示办。”雷良钊露出非常为难的神色,这时吴连登又说:“毛主席最反对的事就是特殊化。前几年,主席身边的一个工作人员,利用主席外出巡视的机会,向地方上索取一些东西,这件事在院内整风时同志们对他进行了批评和教育。毛主席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立刻将那位工作人员调离中南海,并严厉地对他进行了批评。为了挽回影响,毛主席从自己的稿费中拿出了近2万元,派人分别到这些地方进行退赔并道歉。你说,今天这钱和粮票没交清,我能离开井冈山吗?这可是纪律呀!”
听了吴连登的这番话,雷良钊只好拿出发票,可是,天天开惯了发票的他,这次竟不知如何提笔填写发票。吴连登提醒说:“交款人就写首长吧。”雷良钊十分感动,他噙着热泪认认真真地在交款人一栏中写下“首长”二字,然后依次开出三张发票收据:发票号码为:00006482、0006483、00006484号,票证为“江西省井冈山管理局交际处”,交款人:“首长”。住宿时间7天,每天伙食费2.50元,共计17.50元。交粮票23斤,购大米款每斤0.12元,计2.76元。发票开具时间为:1965年5月29日。
有关跟毛泽东学艰苦奋斗的文章
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个蕴涵丰富的巨大精神宝库。当前,人们对井冈山精神内涵的认识虽然大体相同,但又不尽一致,因而有许多不同的概括和表述。我们认为,对井冈山精神的内涵不能无限扩大,也不能作狭隘的、片面的理解,而要体现其时代的特征。在这条道路的指引下,井冈山斗争的星星之火,燎原全国,最后夺取了全国的胜利。......
2023-08-07
第三章革命摇篮井冈山,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介于宁冈、酃县、遂川、永新四县之交。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的反复探索、实践,终于为这条新型的革命道路建设找到了三大法宝,这就是党的建设、武装斗争与统一战线。三大法宝的探寻历程也正是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真实写照。......
2024-04-07
1913年底,青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听“国文”与“修养”课时,在《讲课录》中记下了这样的内容:“才不胜今人,不足以为才;学不胜古人,不足以为学。天下无所谓才,有能雄时者,无对手也。以言对手,则孟德、仲谋、诸葛而已。”青年毛泽东记下的标准是“无对手”的“雄时者”。独步一时、俯视一代者,才可称之为天下之才。雄时者,孙权也可当之无愧。举贤任能本是三国时普遍的人主作风,但孙权的用人别具特色。......
2023-11-27
三国之时,魏、吴、蜀三家,蜀国的力量一直处于弱小地位,这于刘备集团干部队伍“少而弱”的情况大有关系。当然,毛泽东说刘备集团干部少而弱,与他对刘备会用人团结人终成大事的分析并不矛盾。但是尽管刘备做了很大的努力,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蜀汉一方干部少而弱的状况。......
2023-11-27
没等叶剑英说完,毛泽东便打断了他的话。毛泽东似乎一触及这个问题马上就起了“连锁反应”,并且“反应十分剧烈”。毛泽东没办法了,这才不得不搬进了中南海。7月中旬,一天晚上,毛泽东睡的比较早。毛泽东从内心不想“照办”这些规定,可对此也无办法。毛泽东听了他的解释,无奈地说:“噢,你很遵守纪律呢,是不是我在香山批评了你,就胆小了!”突然,中央警备团传来一个惊人消息:“毛主席失踪了!”......
2023-11-30
本章上述讨论所采用的时间都是以太阳时为计时系统的。本节将简单地叙述一下太阳时与钟时的关系及其相互换算。而太阳距天顶较近的一次“中天”称为“上中天”。将太阳视圆面中心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定义为一个“真太阳日”。这一时间系统,称为“真太阳时”,或简称为“太阳时”。地球每天自转一周,记为24个太阳时。平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称为“平太阳日”,1个平太阳日分为24个平太阳时。......
2023-06-23
在1962年,朱德同志上井冈山时,称它为“天下第一山”,后真正成为各族人民敬慕的胜地。会师纪念馆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东西、南北各绵延约40多公里。称为“五百里井冈”。井冈山的“井”字,意指山间小盆地。井冈山中有不少著名的小盆地。龙潭现已是井冈山上闻名的风景区。毛泽东在1927年10月率领部队就是从这儿进入井冈山的。井冈山的主峰为五指峰,这里已被划为自然保护区,至今仍是一个人迹罕至的神秘世界。......
2024-05-13
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军转移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湖南、江西两省敌军各一部,乘红四军主力还在赣西南欲归未归之际,向井冈山进犯。红军不足一营,凭借黄洋界天险奋勇抵抗,激战一天,击退敌军,胜利地保卫了这个革命根据地。......
2023-07-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