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前人后,一定要维护丈夫的尊严男人较女人豁达,男人也远比女人爱要面子。可是,没有男人甘愿在大庭广众面前做“妻管严”,没有男人愿意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在家里是受制于人的。做妻子的,要体恤丈夫的苦心,成全他的一番美意。男人更是如此,在大多数男人眼里,尊严胜过一切,什么都可以不要,但尊严却不能丢。聪明的妻子,要时时处处维护老公的尊严和面子,让自己的老公挺直腰板,做一个大气的男人。......
2023-12-06
【述而】子曰:“奢则不孙(1),俭则固(2)。与其不孙也,宁固。”
【译文】孔子说:“太奢侈就会放荡不羁,太节俭就会保守小气。与其太开放,不如保守一点。”什么是“孙”和“固”?
如何理解这段话,关键是对于“不孙”和“固”的理解,现在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朱熹说:“孙,顺也。固,陋也。奢俭俱失中,而奢之害大。”杨伯峻《论语译注》翻译为“骄傲”和“寒伧”。古棣《论语译说》则翻译为“恭顺”和“鄙陋”。南怀瑾《论语别裁》则把不孙说成是“开放”,“固”说成是“保守”。此外还有将“孙”译为“越礼”的,认为春秋时代各诸侯、大夫等都极为奢侈豪华,他们的生活享乐标准和礼仪规模都与周天子没有区别,这在孔子看来,都是越礼、违礼的行为。尽管节俭就会让人感到寒酸,但与其越礼,则宁可寒酸,以维护礼的尊严。
世界上是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子在这里说的是“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我综合大家的意思,将此句译为“太奢侈就会放荡不羁,太节俭就会保守小气。与其太开放,不如保守一点。”保守一点,就会老老实实做人,就不会奢侈浪费,大吃大喝。当官是很容易奢侈的,一旦奢侈官位也坐不稳,所以我们现在说反腐败是关系到一个政党的生死存亡问题,确实是说到了问题的根本。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永远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是使一个政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也是做好一个人的关键。
毛泽东是一位伟人,最感人的是他一生都保持了艰苦朴素的本色,据毛泽东卫士李银桥回忆,日常生活中毛泽东是这样的:
历史为毛泽东留下了很多很多带了一身补丁的形象。其实,他身上的补丁主要集中在外人看不到的内衣内裤以及粗线袜子上。而且这些补丁“千姿百态”“不成方圆”。蓝布头、黄布头、灰布头,有什么碎布就补什么补丁。有时找不到布头还拿用过的医药纱布做补了。不同时期他说过这样一些不同的话:“没关系,穿里边别人看不见。我不嫌就行。”“我的标准,不露肉不透风就行”“我节约一件衣服,前方战士就能多一发子弹。…“现在国家还穷,不能开浪费的头。”“没条件讲究的时候不讲究,这一条好做到。经济发展了,有条件讲究仍然约束自己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共产党人就是做难做到的事。”进城后,毛泽东在香山双清别墅接待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各界代表。知名人士。他要见张澜前,吩咐我说:“张澜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了不少贡献,在民主人士当中享有很高威望,我们要尊重老先生,你帮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换换。
我在毛泽东所有的“存货”里翻了又翻,选了又选,竟挑不出一件不破或者没有补丁的衣服。这就是毛泽东进城时的全部家当——没有一件像样的新衣服。因为他说过进京赶考的话。所以我说:“主席,咱们真是穷秀才进京赶考了,一件好衣服都没有了。”
毛泽东说:”历来纨挎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
这样,毛泽东只好穿了补丁衣服见张澜,以后又穿这件衣服见沈钧儒、见李济深。郭沫若。陈叔通……转战陕北.我来到他身边,发现他只有一条毛巾。洗脸擦脚都用那条毛巾。而且那毛巾也没有什么“毛”了。像个麻布巾。我说:“主席,再领条新毛巾吧?这条旧的擦脚用。擦脚擦脸应该分开嘛。”毛泽东想了想,说:“分开就不平等了。现在每天行军打仗,脚比脸辛苦多了。我看不要分了。分开脚会有意见。”
毛泽东有躺靠床栏办公的习惯。宋庆龄送给毛泽东一只长枕头,很大。但又不是双人枕头。花条布,没套子,很软和,是鸭绒的。由宋庆龄的卫士长隋学芳交给我。毛泽东对宋庆龄是特殊尊敬的。他收下这个枕头,在床上摆了一段时间,毕竟享受不了,收到仓库里了。仍是将毯子搭在床栏上,下面塞了自己那个白布荞麦皮枕头。他说:“我习惯了,不想变了。
可能有人不相信。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从1953年底到1962年底,毛泽东没做过一件新衣服。他总是用清水洗脸,从未用过一块香皂。手染了墨或油污洗不掉,就用洗衣服的肥皂洗。他从没用过什么“霜”。什么“膏”、什么“油”之类的护肤品,甚至也役用过牙膏。他只是用牙粉。他说:“我不反对用牙膏。生产出来就是为了用。都不用生产还发展不发展?不过,牙粉也可以用。我在延安就用牙粉,习惯了。”他的牙刷什么时候变成“不毛之地”,什么时候才肯换新。他一直使用毛竹筷子,大饭店里的象牙筷子他一次也不用。他说:“太贵重了。我用不动。”
毛泽东喜吃粗粮和青菜,有时还馋野菜。进城后。他一直保持这个习惯或者说是传统。他始终吃红糙米,而且里面还必要掺上小米,或黑豆,或芋头。这个习惯当然是战争年代在陕北形成的。
毛泽东正经吃饭,一般是四菜一汤。这四菜少不了一碟干辣子,一碟霉豆腐;这一汤,有时就是涮盘子水。但是。毛泽东这种正经吃饭的时候并不很多。他不愿意总是正经坐到饭桌旁用餐,他保持了“动乱年代的吃饭方式”。在我们卫士值班室有个电炉子,有个大搪磁缸子。经常是由我们在电炉上,用搪磁缸子为他煮一缸麦片粥或煮一缸子挂面。就着生活秘书叶子龙为他做的霉豆腐吃下去就算一顿饭。我跟随他15年,他吃饭始终是随随便便,随心所欲。一把炒黄豆。或是几个烤芋头,或是一缸子麦片粥,甚至只是一盘马齿笕(一种野菜)都可以算作一顿饭。
有关跟毛泽东学艰苦奋斗的文章
在人前人后,一定要维护丈夫的尊严男人较女人豁达,男人也远比女人爱要面子。可是,没有男人甘愿在大庭广众面前做“妻管严”,没有男人愿意在别人面前说自己在家里是受制于人的。做妻子的,要体恤丈夫的苦心,成全他的一番美意。男人更是如此,在大多数男人眼里,尊严胜过一切,什么都可以不要,但尊严却不能丢。聪明的妻子,要时时处处维护老公的尊严和面子,让自己的老公挺直腰板,做一个大气的男人。......
2023-12-06
李城希鲁迅对其祖父行为过失的“补救”或尊严的维护的又一重要行为表现是他在中年时期几乎烧毁祖父的全部遗物特别是日记,使祖父原本敞开的生活与精神世界重回闭锁状态,极力避免个人价值与尊严再遭损毁。鲁迅此行不仅对已有“一百来年”②历史的祖屋做了“彻底地大清理”③并售去“祖屋”,而且在离家前夕几乎烧毁祖父的全部遗物,主要是:日用文书。正是这样一些重要因素使得鲁迅祖父的日记给少年周建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3-11-30
必须承认,批评就肯定会让学生产生难受、紧张、震动、羞愧等感受,这是正常的心理反应,这不是损害其尊严。如果一个学生挨了批评却无动于衷,那这“批评”可以说是失败的。这样,既批评了她,又没损害她的尊严。为了教育全校学生,我决定让他在全校师生面前道歉。这样,既教育了全校学生,又保护了孩子的面子。第一次批评了学生的错误同时又损害了学生的尊严;第二次同样批评了犯错误的学生但维护了学生的尊严。......
2023-10-21
送礼讲究品位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你需要谨记的是“名贵”和“实用”这两个要点。但是,如果你送礼的预算比较有限的话,就不要贪图“名贵”与“实用”两者兼顾,而是要在“名贵”和“实用”中作出必要的取舍。以务实的方法送出有针对性的实用礼品,肯定会受到受礼者的欢迎。......
2024-08-01
格尔和萨凯姆最关心的不过是能够证明自我欺骗的存在,在这里他们宣布自己成功了:“当被试误认了自己和他人的声音时,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进行了正确辨认的加工”,并且当被试“同时持有相互矛盾的信念”时,他们“意识不到”自己认错了声音的事实。他们总结他们确实找到了自我欺骗的证据。(本章稍后,我们将回到关于“意识”的问题。......
2024-03-04
梅林达·盖茨是比尔·盖茨的妻子,这个以他和他妻子的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将负责把这笔钱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抵御这两种疾病提供援助。“盖茨基金”目前平均每个月大约会收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捐助申请3000多份,一年安排捐助项目300多个。比尔·盖茨计划每年为“盖茨基金”注入10亿美元,其中60%的资金将用于贫穷国家对抗疾病的项目上。布查特夫妇在1904年建立了这个水泥厂。......
2023-12-06
总的来说,君子是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是士人或称知识分子。按照中国的传统,君子是做人的典范。这都是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时至今日,以君子自居的人还是如此行事。但有时不是钱的问题,是尊严的问题。很显然,这样的收费标准有损医务工作的尊严。君子不与人争,就要受气。但是碍于君子的规范,讲不出口来。绅士要保持个人的荣誉和尊严,甚至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业户。中国的君子独善其身,这样就没有了尊严。......
2024-01-27
古人认为,君子修身应当以德主才,德行是立身之本,而认为无德之才是助纣为虐。以“义”推之于外在的人、事、物,才是君子评价德行之道。受官员指使,而听从调遣,称颂该官员虚假的德行政绩之人,也没有做到以“义”的准则客观评价他人。若该官员未得到民众自发的称颂,而暗中派人称颂德行、宣扬政绩以达到获立德政碑机会者,也是违背“义”的准则。......
2023-08-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