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如此,《艰苦奋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讲,一部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艰苦奋斗是传家宝”,历史的浩渺烟波永远淹没不了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芒。一个执政的大党,一支作为专政柱石的军队,丧失艰苦奋斗的本色,贪图安逸享乐,无异于自取灭亡。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社会发展了,条件变化了,艰苦奋斗也要有新的形式。......
2023-08-07
享乐,就是指人在生命过程中得到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欢乐。马克思主义并不主张排斥一切物质享受和精神欢乐的禁欲主义,相反认为广大人民群众都应当有享受自己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必须尊重和满足人们通过正当手段并建立在辛勤劳动基础上的有节制的享乐,这是其一。其二,马克思主义主张享受与创造是统一的,创造是享受的前提和基础,享受是创造的结果,而且是为了进行更大、更好的创造。
贪图享乐则不同,这种思想和行为是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的表现。享乐主义是一种主张人生目的在于追求快乐、以求乐避苦为道德行为标准的剥削阶级人生观。享乐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全部意义就是追求和满足个人的生活享受。它以追求个人享受和幸福为惟一生活内容,全然不去履行个人对社会的义务,根本不管手段是否正当,以牺牲大多数人的幸福和快乐作为自己享乐的代价。它是私有制的必然产物,是为了满足极少数剥削阶级追求享乐、奢侈无度的欲望而产生的,是剥削阶级的人生目的和全部生活内容。正是因为如此,享乐主义赤裸裸地鼓吹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以及纵欲主义,因而给社会造成了极大危害。首先,享乐主义将人的低层次需要视为人生的最高追求,把人降低到了动物的水平。物质生活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是合理的、正当的,但是人的物质享受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决不是生活的全部。正如雷锋所说:“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一个仅仅在物质生活上得到满足的人,或沉湎于物质生活享受、缺乏高尚情操和丰富精神生活的人,必然会产生精神的苦闷、空虚乃至绝望,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其次,享乐主义肆意割裂创造与享受的联系,丧失了人的本性。就整个社会而言,劳动与创造是人类财富的源泉,有了劳动创造的物质及精神财富,才有人的享受。而享乐主义恰恰不能正视这一点,它把享乐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和全部内容,只讲索取和享受,不讲奉献和创造。享乐主义者玩物丧志,沉湎于酒色,沦落为赌徒、食客、酒鬼,萎靡不振,怪嗜成癖,身心颓废,失去了一切创造能力。所以说享乐主义“使人不做一点正事,使他们心甘情愿地丢掉人的本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36页)。再次,享乐主义者的幸福欢乐是建立在大多数人痛苦的基础上,是对社会道德的践踏,是损人利己的行为。人有享乐的愿望是一回事,能否享乐,如何享乐,都将取决于社会所能提供的用于享乐的生活资料、享乐时间和享乐能力,取决于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事实上,在私有制度下,只有剥削阶级才有享乐的权利,因为他们剥夺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和享受权利,其享乐是以牺牲他人的应有幸福和正当权利为前提的。因为有了私有制、有了剥削阶级、有了不劳而获,享乐主义者肆意将社会财富当做自我贪婪的虏获物,毫无节制地挥霍浪费,放荡无度地追逐物欲,侵扰社会秩序,腐化社会风气,败坏社会道德,毒害人们心灵,造成家庭矛盾,滋生社会腐败,甚至将人引上违法犯罪道路。更为严重的是,享乐主义鼓吹尽情纵欲,这不仅使社会普遍堕落,而且那种挥金如土、一掷千金的病态享乐、畸形享乐、炫耀性享乐、攀比享乐,既使大量的社会财富白白浪费,也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严重影响了生产力,延缓了社会的发展。总而言之,享乐至上的人生追求和价值观是没有任何积极作用的剥削阶级腐朽思想和人生追求。
有关跟毛泽东学艰苦奋斗的文章
正因为如此,《艰苦奋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在一定意义上讲,一部中国革命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艰苦奋斗是传家宝”,历史的浩渺烟波永远淹没不了艰苦奋斗精神的光芒。一个执政的大党,一支作为专政柱石的军队,丧失艰苦奋斗的本色,贪图安逸享乐,无异于自取灭亡。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社会发展了,条件变化了,艰苦奋斗也要有新的形式。......
2023-08-07
艰苦奋斗,是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代革命军人健康成长、实现理想愿望的必要条件。马克思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二)艰苦奋斗是磨练意志的重要途径意志和毅力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精神和素质。而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更是革命军人实现其人生价值的职业要求。......
2023-08-07
目下有些干部“工资基本不动(花)”,主席不仅每月工资都得花,而且常常入不敷出。平心而论,毛泽东的工资是挺可观的,可几下里一分就不见了。过量的吸烟,使得晚年的毛泽东咳嗽、气管发炎。医生建议少抽或不抽。毛泽东每年还有一笔不菲的支出。1972年,李讷生下了儿子效芝。毛泽东阅后,不觉动了情,同意从稿费中给8000元。毛泽东总是挥挥手,意思是不用说了,然后划圈批准从其稿费里提出1万元来补贴家用。......
2023-08-07
一九一三年春,毛泽东考入五年制的第四师范。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当毛泽东进入一师时,中国正处于令人难熬和困惑的沉闷岁月。毛泽东当时还是个正在求学的学生。毛泽东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毛泽东在一九一五年七月给友人的信中说:“弟观杨先生之涵宏盛大,以为不可及。”这对青年毛泽东所起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难以磨灭的。......
2023-08-07
1924年夏,毛泽东与张国焘乘船去香港办事,在船上遇到几个流氓勒索钱财。这句话是毛泽东性格的典型写照,不信邪、勇猛无畏、同命运抗争。毛泽东不畏强暴的刚烈性格,可从下面这一件小事中略见一斑。毛泽东、张国焘受中央委托去香港办事。当时毛泽东三十出头。毛泽东、张国焘搭晚班船起程了。毛泽东找到一个僻静处,解开衣服扣子,让海风吹拂汗津津的胸膛,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张国焘显然是误解了他。......
2023-08-07
在韶山毛泽东遗物中,有一套较完整的毛泽东一家的生活帐。作为毛泽东家庭日常生活情况的真实记录,生活账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研究价值,有助于人们更真切地了解毛泽东的家政家计、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毛泽东一家的生活帐,记载时间最早的为1952年,止于1977年1月。在毛泽东看来,浪费是最大的可耻,因此,凡是能节省的就尽量节省,最大限度地减少开支。......
2023-08-07
毛泽东意志坚强。毛泽东就座的前排摆放的是单人沙发,套有灰布套。毛泽东是很容易人戏的,用现在的话讲,叫进入角色。毛泽东却丝毫没有责怪李银桥的意思,他甚至毫无感觉掉裤子。给李银桥印象深刻的毛泽东的第二次哭,其实是互有联系的多次哭。毛泽东特别阐述了搞好社会调查的方法、态度和意义。毛泽东为了解全国的真实情况,特别是农村的真实情况,要求警卫他的一中队“要搞成五湖四海”。......
2023-08-07
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是:如何澄清在消费问题上的模糊认识,如何正确对待消费问题,以及如何引导广大官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进行合理正当的消费。因此,要克服盲目消费的现象,首先必须澄清思想上的错误认识,自觉抵制错误消费观的影响。显然,这是一种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和消费观。......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