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毛泽东板仓冒险,白色恐怖下的奋斗

毛泽东板仓冒险,白色恐怖下的奋斗

【摘要】:在飘峰山脚下,有一个秀丽的村庄-板仓冲。从1921年到1927年间,毛泽东先后四次去板仓。在反动派追捕时,板仓成了他的藏身之处。在长沙抓不到毛泽东,紧接着要搜查的地方就是板仓。长沙城乡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毛泽东乔装打扮秘密来到板仓。一天晚饭后,毛泽东以玩麻将为名如开会议。还有一次,敌人得知毛泽东又回到板仓,立即派兵追捕。他们封锁了所有通往板仓的大路小道,只准进不准出,大有不抓住毛泽东誓不罢休的架势。

一次,毛泽东秘密来到杨开慧的家乡-板仓。有一天,毛泽东正以打麻将的形式和当地农民干部开会讨论工作。开完会刚一出门,毛泽东就被两个便衣特务拦住,他们问:“毛润之在里面吗?”

飘峰山,

离天尺三。

人过要低头,

马过要下鞍。(板仓民谣

在飘峰山脚下,有一个秀丽的村庄-板仓冲。好紧靠的着从长沙到岳阳的古道,自古以来便是南来北往的商贾们必经之地。商业的繁荣带来了文化的进步,许多有志青少年就从这里走出山庄,奔向一个新的世界。

其中有一名为人所熟知的学者-杨昌济。他品德高尚,学问精深。曾留学日本、英国,后来成为北京大学教授。

扬昌济有一位端庄而聪颖的女儿,叫杨开慧。好在1920年同毛泽东自由恋爱结合。他们相亲相爱,在一起生活了十年。毛泽东深爱着开慧,他在1923年写的《贺新郎》词中就用了“算人间知已吾与汝”这样深情的诗句。

从1921年到1927年间,毛泽东先后四次去板仓。在反动派追捕时,板仓成了他的藏身之处。然而敌人也没有一次放过毛泽东这一避难所。在长沙抓不到毛泽东,紧接着要搜查的地方就是板仓。

有一次,军阀赵恒惕发出了通缉令,反动派四处张贴布告,出三千赏洋追捕毛泽东。长沙城乡笼罩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毛泽东乔装打扮秘密来到板仓。白天他不能出门,怕被敌人发现,只能躲在阁楼上看书,夜间进行革命活动,使敌人摸不到踪影。

一天晚饭后,毛泽东以玩麻将为名如开会议。他们一边敌意把麻将玩得哗哗响,一边商量工作。工作布置完以后,毛泽东要开会的同志先离开,等他们安全出去以后毛泽东才走出大门。他刚一走出门槛,就被两个便衣特务堵住,其中一个掏出手枪对着毛泽东,气势汹汹地盘问:“毛润之在里面吗?”

毛泽东轻蔑地瞧了他们一眼,沉着镇定地指了指记房里说:“他们正在玩牌,正好三缺一,老总何不进去试试运气?”说完很从容地挑起放在门边的水桶,头也不回的走了出去。两个特务信以为真,急忙冲进屋,挑开门帘往里一看,一个人也没有。他们知道上当了,转身就追。只见两只水桶静静地放在路上,毛泽东已无影无踪,气得敌人嗷嗷直叫,狠狠地把两只水桶踢到了田里。

还有一次,敌人得知毛泽东又回到板仓,立即派兵追捕。他们封锁了所有通往板仓的大路小道,只准进不准出,大有不抓住毛泽东誓不罢休的架势。士兵们翻箱倒柜,挨家挨户地搜查,情况非常紧急。毛泽东冷静地分析了敌情,决定装病过关。他躺在轿子上,盖上厚厚的棉被,用毛巾盖在脸上,叫两位农民抬着走大路。他们不慌不忙,大摇大摆从乡公所门口走过,敌人毫不在意。他们来到一个山口,准备松一口气,迎面来了一队敌兵。敌人吆喝着,把枪栓拉得哗哗响,叫两位农民放下轿子。其中一个当官的走上前来盘问道:“干什么去?”

“长官,我兄弟病得不行了,我们想送到长沙城里看看病。”其中一个农民走上前递上一根烟,笑着说。当官的敌人半信半疑地问:“什么病?非去长沙不可?

“哎呀!不瞒长官,我史兄弟得的是痨病,你看他已枯瘦如柴,没有一点血色。”

“咳!咳咳!”毛泽东咳了几声,另一个农民赶忙在毛泽东的背上拍起来。

当官的一听是痨病,捂着嘴巴,挥挥手:“快走!快走!痨病鬼。”

两位农民抬起毛泽东走出山口,向山下走去,在一个安全僻静处,放下轿子。毛泽东从被子里钻了出来,三个人你望我,我望你,捂着嘴笑了。

毛泽东握住两位农民的手说:“太谢谢你们了,我毛泽东这次大难不死是托两位的福啊。”毛泽东向两位农民兄弟挥挥手:“你们请回吧,后会有期。”

随后,毛泽东大步流星地朝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