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文化研究:第四章成果

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文化研究:第四章成果

【摘要】:与此同时,电影生产还需要平衡工业体制和“作者”的能动性,在合理制约导演权力的同时,保持影片的活力和创造性。有鉴于此,本章将主要从影片的内容选择、影像呈现和发展趋势等维度出发,探讨中国魔幻电影题材的保守与创新、技术与审美、工业与作者等一系列问题。对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而言,其生产制作具有怎样的特性,又折射出怎样的文化冲突,产生了怎样的文化价值?

电影不仅作为文化载体存在,其自身也构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化实践,由生产、传播、接受、调整等众多环节组成,是一个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动态流程。正如许多文化研究学者指出的,文化并非“静止的、固定的、封闭式的系统”,而是一种“流动的、充满活力的、‘前赴后继’的过程”[1]。若要对电影文化进行充分、完整的研究,从文化实践角度对该流程进行考察是十分必要的。伯明翰学派指出,文化研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将文化定义为一种实践和经验,艺术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都是文化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

然而,由于篇幅所限,很难涵盖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故在本章中,仅以电影的生产为对象展开论述——因为生产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核心的部分。如史可扬教授所指出的,“在影视文化的整个流程中,影视文化的生产不论在时间、人力还是财力上所占的比重往往都是最大的,同时,它也是整个影视文化的动态过程中最专业化、最精细化、最富有创造力的一个环节”[2]。此外,文化生产(Cultural Production)也是文化研究中的重要理论命题之一,在当前文化领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以“文化学的视野来审视和阐述文化商品的生产机制,以此扩展纯粹的文学作品的创作模式,实现文化领域与生产领域的沟通合作”[3]。正如某些学者指出的,“政治、文化、道德、意识形态以及经济形成了一个‘经济结构’,这并不是因为某些本质上的经济特性,而是因为它们以某种方式形成了生产”[4]

在这一章节中,必然会涉及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文化生产的艺术逻辑与商业逻辑、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冲突问题。众所周知,电影既是一种大众性的艺术,对观众产生精神和情感作用,同时又是重要的文化商品,与资本、工业、利润密切相关。如罗伯特·C.艾伦在《电影史: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指出的,电影“无疑具有商业的功能——虽然这是一种利用画面、声音和讲故事进行价值生产的非传统商业”[5]。这使得电影生产常常处于一种切实的矛盾之中:既要通过高效的、标准化的商业生产模式,降低成本和风险,获取最大收益,又要通过独特的、风格化的艺术创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吸引更多受众。与此同时,电影生产还需要平衡工业体制和“作者”的能动性,在合理制约导演权力的同时,保持影片的活力和创造性。

有鉴于此,本章将主要从影片的内容选择、影像呈现和发展趋势等维度出发,探讨中国魔幻电影题材的保守与创新、技术与审美、工业与作者等一系列问题。对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而言,其生产制作具有怎样的特性,又折射出怎样的文化冲突,产生了怎样的文化价值?这都是本章中将要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