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超自然族群在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中的探究

超自然族群在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中的探究

【摘要】:(一)可憎可爱之妖妖类是中国魔幻电影中最重要、最鲜活的形象类型之一,也是人们恐惧想象的一个缩影。魔幻电影往往着力塑造美丽的女妖形象,使其与主人公相爱,并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阻力,产生矛盾冲突。除了传统观念中仁爱、向善的神仙,魔幻电影中神的形象主要有以下三类。

以今人的目光看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主体与客体、自我与外物的关系,而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世界是以人类为中心运作的。但在魔幻电影中,这种“现代”观念不再流行,取而代之的是原始的“万物有灵”思想:大自然借助魔法复魅,山川日月、草木飞走皆有其灵性和精神,人类不再是绝对的主体、唯一的智慧生物,而是自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魔幻电影中的物种远比现实丰富、有趣。动物有了语言,植物有了精魂,无生命体有了生命,甚至有了思维和性格,还出现了大量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生物。当然,它们中的大部分都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源于本民族的信仰积淀和文化传统。

如第一章中所述,受到原始思维及“互渗律”的影响,早在上古时期,我国的各类口头传说和文献资料中已经出现了神仙精怪的踪影,呈现了典型的“泛灵论”特质。随着时代的演进,佛教道教、神仙方术等观念弥漫在社会各个阶层,对妖异精怪的想象也更加丰富、精微、普遍,经过漫长的岁月,终于形成了十分完善的超自然族群体系,大致有以下几种:妖——“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左传·宣公十五年》);怪——“凡奇异非常皆曰怪”(《一切经音义》);精——“万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抱朴子·内篇·登涉》);仙——“老而不死曰仙”(《释名·释长幼》);神——“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礼记·祭法》)。

这些超自然族群在中国魔幻电影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有的为非作歹,有的肆虐成灾,有的则与人类修好、相恋甚至组成家庭,可谓形形色色、不拘一格。以下是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中最常见的几类超自然族群形象。

(一)可憎可爱之妖

妖类是中国魔幻电影中最重要、最鲜活的形象类型之一,也是人们恐惧想象的一个缩影。在传统观念中,妖类会法术、擅变幻,常常潜入世间,引诱人、干扰人,甚至害人性命。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对妖类怀揣着恐惧、厌恶的情绪,将其视作一种需要对抗和消灭的邪恶势力。这种情绪延续至今,也清晰地反映在魔幻电影之中:许多影片在片名上便“开门见山”,表明故事是一场人与妖之间的斗争,如“捉妖记”“伏妖篇”等,片中的妖类形象或狰狞,或邪魅,或美丽性感而具有欺骗性,总之在影片中扮演反派角色,与主人公形成正与邪的二元较量。

除了充当“敌人”外,魔幻电影中的妖类也经常扮演主人公的“爱人”角色。魔幻电影往往着力塑造美丽的女妖形象,使其与主人公相爱,并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阻力,产生矛盾冲突。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跨族婚恋题材的一种现代化呈现。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古代社会风气保守,人们便通过人妖之恋的叙事,“在梦幻以及想象中以一种叛逆的姿态宣泄自己的欲望”[19]。随着剧情发展,美丽的妖类十有八九会痴心一片,从不谙情爱,到领悟“爱情是疼痛、是牺牲”[20],用自己的修为甚至性命拯救人类男性,如《新倩女幽魂》中的小倩,《白蛇传说》中的白蛇,《钟馗伏魔:雪妖魔灵》中的雪妖,《画皮2》中的小唯、雀儿等,体现出一种男权意识形态对女性的想象和期许。

(二)亦正亦邪之神

除了人与妖之间的“相爱相杀”,魔幻电影中另一组常见的关系是人与神的矛盾对立。在宗教神话中,神的形象往往是至大至刚、无所不能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神也大多与仁慈、至善联系在一起。但在魔幻电影的想象呈现中,神的形象经过现代化演绎,被赋予了许多人性的弱点,如骄傲、易怒、控制欲、占有欲等。除了传统观念中仁爱、向善的神仙,魔幻电影中神的形象主要有以下三类。

第一类神是冷酷的当权者,他们制定和执行秩序,掌握生杀予夺大权,并通过各种手段使自己的统治永远延续。如电影《画壁》中,群仙之首“姑姑”是独断专行的统治者,利用各种手段惩戒异己,彰显自己的权威;电影《阿修罗》中,阿修罗王为了成为永远的六界之主,不惜挑起战乱和纷争。

第二类神是虚伪的投机者,他们在权力的谱系中处于较低阶层,为了求取高位,阴谋破坏现有秩序。这类人物通常外表仙风道骨,内心却极其邪恶,比妖魔有过之而无不及。如电影《钟馗伏魔:雪妖魔灵》中道貌岸然的张道仙,表面上打着剪除妖魔的旗号鼓动他人,实际却企图利用“魔界之灵”一统三界,其用心之险恶,在片中无“妖”能及。

第三类神是绝对精神的传达者,他们往往具有模糊的价值观,只是承担信使的职能,服务于其背后所隐藏着的更为强大的秩序——一种接近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喜怒无常的自然力。如电影《无极》中的命运女神“满神”,虽下界告知女孩关于命运的选择和结局,但这不过是替她所代表的“无极”立言。后者才是真正全知全能、包含一切命运假定性的终极概念。

总而言之,魔幻电影中的神其实是以神为外壳的人,通过对神性的描写走向了神性的反面。

(三)无法无天之魔

魔的含义源于梵语“魔罗”,是佛教中迫扰善事、招致死亡的恶神,也指修行中遇到的心理障碍,那些“潜藏在人心之中的混淆真理、阻碍证悟的邪念”[21]。在魔幻电影的想象之中,魔通常被描述成一种法力强大、内心邪恶的个体,其特殊性在于,魔并非一种先天存在,而是由人类甚至神仙异化而成。

《西游降魔篇》中的水妖、猪妖和猴妖就是魔的典型代表。水妖原本是一个善心男子,救人却被当成人贩子打死,抛尸河中,其内心的怨恨使其化作半鱼半兽的魔;猪妖本是痴情之人,却遭到妻子背叛谋杀,于是“因爱生恨,积怨成魔”;猴妖乃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但被囚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使其性格变得扭曲嗜杀,最终走火入魔。最终,这些魔都被玄奘通过大爱感化,本质上是其内心良善的一面被唤醒,人性战胜了魔性。类似形象还有《西游记女儿国》中的河神、《阿修罗》中的阿修罗王等。

正所谓“魔由心生”,在魔幻电影中,魔产生于个体心理层面,是一种被扭曲的人性和欲念的象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魔是本我的外化,是“被超我(神)所压抑的原始欲望和无意识的力量”[22]。电影通过魔类形象的呈现,告诉人们应控制自己的执念,破除心中的“魔障”,学会宽容和放下,否则只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巨大的伤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