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本书的研究对象划定为2000年后登上中国内地影坛的几十部魔幻电影,但广义上的中国魔幻电影,或者说带有魔幻元素的中国电影的历史绝不限于此。(一)中国早期神怪片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电影的早期类型神怪片中,已经诞生了国产魔幻电影的雏形。从1922年的开端,到1932年的衰败,神怪片伴随着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商业浪潮兴起,虽取得了辉煌......
2023-08-07
近年来,随着中国魔幻电影类型化逐渐成熟、市场表现日益强势,相关研究越来越丰富。从整体来看,主要呈现如下趋势:研究西方魔幻电影的较多,研究中国魔幻电影的较少;研究电影本体层面(如叙事、美学等)的较多,研究电影文化层面的较少;研究魔幻电影文化源流的较多,研究魔幻电影文化观念、文化实践的较少。
针对魔幻电影,目前国内尚未出现研究专著,仅在部分书籍的某一章节或篇幅中出现过相关性的论述,大部分研究成果为期刊文章、会议论文和学位论文等。截至2019年3月,中国知网收录以单部魔幻电影或魔幻电影群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共计一百余篇,硕士学位论文二十余篇,研究成果已相对丰厚。在对其进行分类和分析后可知,目前对于中国魔幻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类型研究、史学研究、比较研究,以及文化分析研究等几个方面。
1.魔幻电影类型研究
该类研究将魔幻电影纳入类型电影研究范畴,主要探讨魔幻电影的类型特色,其中涉及母题、选材、主题、叙事结构、人物形象等,同时也会和其他类型影片做一定程度的对比。早在2001年,严敏于《文汇报》发表的《进入电影魔幻世界的文学作品》一文,就预言了随着《指环王》等片的全球热映,将会带出魔幻电影这一新类型电影的热潮;2006年,彭吉象教授在《影视美学》一书中提出,魔幻电影已经成为第十三个电影类型,并举例说明“纳尼亚传奇”“哈利·波特”等系列电影无法被其他传统电影类型归纳;2007年,巩杰教授在《电影文学》发表文章《美国魔幻片现象初探》,指出魔幻电影的出现与新世纪电脑图像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2008年,陈坤、古宇薇在《电影文学》发表文章《魔幻电影:新类型片的诞生——为魔幻电影正名》,首次将国产魔幻电影与中国传统的志怪和神话故事相联系,为其作为一种类型电影找到了文化起源;2015年,潘桦、李艳在《现代传播》发表文章《中国魔幻电影繁荣背后的隐忧——兼论“魔幻”二字的名实关系》,对中国魔幻电影的名实关系进行了厘清,并指出了中国魔幻电影在内容、形式和精神方面的一些问题;2017年,石屹教授在《电影类型片解读》一书中用一章的篇幅对魔幻电影的特征、演变,以及魔幻与科幻的区别进行了阐述,但主要以西方魔幻电影为论述对象。其他主要研究文献还包括《魔幻电影类型与美学特征探究》(康娴,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中国魔幻电影发展现状及其价值探析》(师晓艳,《电影文学》,2012年3月)、《魔幻电影的类型化与生态价值》(晏青、麻安娜,《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6月)《新世纪中国魔幻类型电影研究》、(李洋,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新魔幻电影的类型化初探》(傅宛菊、陈木兰,《东南传播》,2014年8月)等。
2.魔幻电影史学与比较研究
该类研究主要结合电影史的发展,对魔幻电影的发源、演变、成熟过程进行解析,或截取某一特殊时期进行纵向对比,或将中国魔幻电影的发展与西方尤其是好莱坞魔幻电影进行横向比较。刘思佳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文章《从梅里爱到〈指环王〉:魔幻电影小史》,探讨了魔幻电影的源流,包括乔治·梅里爱的特技电影、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幻想动画电影,以及50年代发展出的“剑与魔法”叙事模式等;倪祥保教授在《江苏社会科学》发表文章《奇幻电影起源发展及命名合理性》,叙述了奇幻电影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当代崛起的社会文化原因;陈林侠教授在《中州学刊》发表文章《东亚魔幻电影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以中国、日本、韩国为核心》,对比了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魔幻电影创作的差异性,并对东亚魔幻电影所展现的共性,如阐述“非存在”主题、体现本土文化身份等进行了论证;苏州大学周郁的硕士学位论文《比较视野下的中国奇幻电影发展研究》论述了中国魔幻电影的起源与发展,并对中国魔幻电影进行了1949年以前以“改编+武侠”为主要特征、1949年至1978年以“戏剧+童话”为主要特征、1978年以后以“由科幻而奇幻”为主要特征的概括和梳理。其他主要研究文献还包括《中国“神魔幻想片”:发展与缺失》(巩杰,《四川戏剧》,2009年5月)、《西方魔幻电影和中国神话电影的比较研究》(黄澎,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新魔幻电影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郝千慧,《戏剧之家》,2016年3月)等。
3.魔幻电影文化分析研究
该类研究对中外魔幻电影进行了文本解读和文化分析,并结合消费文化的时代特征,对影片的影像生产和消费过程、受众的接受心理等方面进行考察。具体而言,主要可分为三类。
其一,对魔幻电影的文化渊源进行读解。
陈林侠教授在其著作《中国类型电影的知识结构及其跨文化比较》中,用一章的篇幅对魔幻电影与鬼怪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进行了阐述,并比较了东西方魔幻电影之间的差异性;赵起在其著作《后工业时代的美国幻想题材影片创作》中,将幻想类影片置于后工业时代的文化语境下,考察了幻想电影“非现实化”创作观念的文化来源和形成,其中也包含了一些魔幻电影的相关论述;陈坤、杨晓林在《电影文学》发表的《新神话主义旗帜下的魔幻电影初探》,探讨了魔幻电影与20世纪末兴起的新神话主义浪潮的呼应关系,对魔幻电影重构世界图景、表达自我主体性等特质进行了阐述;白莲在《艺术百家》发表的《当代西方魔幻电影与欧洲文化语境》,对魔幻电影的文本构成模式和文化语境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论证了魔幻电影对欧洲文化传统,如巫术文化背景、基督教价值观和骑士文学传统的继承;华东师范大学汤頔颖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从“魔幻电影”看当代“新神话主义”现象》中,把研究对象定位在“魔幻电影”和“新神话主义”的交点上,以求深入地探讨影像文化中的神话思维特质,及其投射的现代城市民众的心理状态与价值取向,对神话在魔幻电影中的复兴现象进行了剖析;中国海洋大学刘梦然在其硕士学位论文《神话的延续与重建——从魔幻电影看中国新神话的建构》中,利用神话母题理论探讨了新神话中的四种典型神话母题——女神原型、石生原型、人神恋原型、重生原型,梳理了古典神话与新神话的内在逻辑及新神话的发展脉络。其他主要研究文献还包括《读解二十一世纪的神话——类型影片之魔幻电影研究》[李熙,《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0年9月]、《论“奇幻电影”的文化渊源、类型特征与价值意义》(陈芳庆,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当代中国魔幻武侠片研究:神话资源、文化传统与世俗趣味》[刘帆,《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3月]等。
其二,对魔幻电影的人物形象及其文化意义进行分析。
暨南大学王晓红的硕士学位论文《近年来(2008—2017)古装魔幻电影中“妖形象”研究》和东北师范大学武雅珊的硕士学位论文《新世纪以来中国魔幻电影的女性形象分析》均以中国魔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前者通过对“妖形象”的现代建构、人妖关系的现代表达和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分析,对影像背后所蕴含的丰富文化意义进行了探讨,后者则对中国魔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及特征进行了总结,从社会和文化语境两个方面,阐述了中国魔幻电影中四类女性形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中国魔幻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局限和发展;魏志成在《电影文学》发表的文章《国产奇幻电影的人物形象分析》,主要从电影人物的形象塑造、期待视野中的寓意表达和人物形象的文化价值意义等方面出发,探讨了中国魔幻创作在人物塑造方面的风格特质。张博在《电影文学》发表的文章《美国魔幻片中的英雄形象分析》,对魔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文化渊源,如西方神话、宗教信仰、骑士精神等进行了细致的考察,为中国魔幻电影的人物形象塑造提供了可贵的参考价值。其他主要研究文献还包括《魔幻片的剧作规律之妖怪形象塑造——以白蛇传电影为例》(刘藩、杨立群,《影博·影响》,2016年7月)、《论中国魔幻电影的“中国性”》(王迪,《当代文坛》,2017年5月)、《中国当代魔幻电影人物造型创作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危怡,《当代电影》,2017年9月)等。
其三,对魔幻电影的生产机制和受众心理进行探究。
田卉群教授在其著作《探寻——中国电影的本土化与类型化之路》中,主要对电影奇观的重要性,以及中国魔幻电影所呈现的奇观质感缺失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想象界的枯竭”是中国魔幻创作面临的最大阻碍,只有充分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的奇观素材,并采用现代理念加以包装、形塑,才能推动中国魔幻电影进一步发展;朱鹏在《电影评介》发表的文章《新世纪西方魔幻电影出现空前繁荣的原因初探——兼谈对我国电影业的启示》,从文化研究的四个模式——“生产”、“受众”、“文本”和“语境”,解析了魔幻电影成功的原因,并分析了西方魔幻电影的发展现状。陕西师范大学王璐琪在其硕士学位论文《大众文化视角下的21世纪中国魔幻电影研究》中,剖析了中国魔幻电影的内在文化特征,认为魔幻电影一方面对传统价值进行了当代演绎,另一方面从影像呈现中体现了大众对于娱乐消费方面的诉求。其他主要研究文献还包括《审美交融中的国产魔幻电影——以近期魔幻作品看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美学》(沈维琼,《当代电影》,2012年1月)、《延展与增殖:魔幻电影、主题公园与国家形象》(刘思佳,《电影评介》,2012年10月)、《中国魔幻电影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罗勤,《当代电影》,2013年9月)等。
纵览以上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无论是对中国魔幻电影的历史追源、类型研究还是文化分析,都已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源,有些文章在理论水准及观点表达上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相当多的研究文献在主题和内容上存在重复,其中大部分研究是期刊文章或硕士学位论文,囿于篇幅而无法达到更深入的层面,内容也偏向对现象的概括和评断,缺乏系统的研究框架和组织结构。许多文章试图通过对中国电影个案的分析,来验证西方文化理论的某种正确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研究的本土化。此外,目前还没有专门、系统地针对魔幻电影进行文化研究的著作,尤其缺乏对魔幻电影所反映的特殊文化观念,如社会关系、权力秩序、身份政治、性别观念、他者观念等进行剖析和梳理,这为本书写作提供了一个相对空白的、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方向。现如今,中国魔幻电影方兴未艾,魔幻电影的文化呈现、文化研究却很不充分,我们更应兼收并蓄,返本开新,通过学理性的分析和研究,为相关的类型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支持。
有关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文化研究的文章
虽然本书的研究对象划定为2000年后登上中国内地影坛的几十部魔幻电影,但广义上的中国魔幻电影,或者说带有魔幻元素的中国电影的历史绝不限于此。(一)中国早期神怪片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电影的早期类型神怪片中,已经诞生了国产魔幻电影的雏形。从1922年的开端,到1932年的衰败,神怪片伴随着中国电影的第一次商业浪潮兴起,虽取得了辉煌......
2023-08-07
在众多类型电影中,魔幻电影与文化的关系尤为密切。大部分中国魔幻电影以民间神话、历史典籍、志怪小说等丰富的本土文化为基本素材和想象起点,其余的原创作品,也大多从神话、宗教、民俗等文化和亚文化传统中寻找灵感,并自觉运用民族化、地域化的艺术表达风格,营造出富有古典意味的美学空间。......
2023-08-07
而在魔幻电影中,场景奇观主要是虚拟性的场景,或是实景经过拼接合成,或干脆完全由数字技术所搭建,营造出一个个德波所说的异质化“景观社会”。在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中,动作奇观从传统的武打功夫升级为武打与超能法术的结合体,加上种类繁多的法器、法宝,使动作场面更宏大,表现力更丰富,视觉刺激性更强烈。......
2023-08-07
学界普遍认为,魔幻与电影的结缘始于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和电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观众对电影视听刺激的强烈需求,魔幻电影的发展时机终于成熟。也是在这一时期,魔幻电影终于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叙事结构和审美风格,正式成为独立的类型片种类。魔幻电影热潮在21世纪的出现,看似具有偶然性,其实是一种符合社会发展和受众需要的必然。......
2023-08-07
综观2000年至今的数十部中国魔幻电影,改编作品占据了绝大多数,故事的翻拍率和题材的重复度很高。改编纵然是一种常见的创作手段,但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的改编比例明显高于此前的魔幻电影及同期的其他电影类型,显示了一种保守化的创作倾向。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五花八门的噱头背后,决定电影价值的依然是影片自身的质量,无论是改编还是原创,提升质量才是中国魔幻电影进步的不二法门。......
2023-08-07
如前文所述,改编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创作路径,正所谓“艺术总是起源于别的艺术,故事总是诞生于别的故事”[10],对于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而言尤其如此。下文就从这两种特性出发,对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的改编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西游记》为例,这部小说之所以拥有庞大的电影改编作品,除了情节曲折、人物鲜活之外,与其章回体结构和长篇体量也有很大关系。这是大多数魔幻电影改编需要面临的两个问题。......
2023-08-07
在本章中,笔者将从思维形态和叙事传统两方面出发,厘清魔幻文化的演化脉络,探究其对电影创作的影响,并对魔幻电影,尤其是中国魔幻电影的发展史进行相关梳理。......
2023-08-07
与此同时,电影生产还需要平衡工业体制和“作者”的能动性,在合理制约导演权力的同时,保持影片的活力和创造性。有鉴于此,本章将主要从影片的内容选择、影像呈现和发展趋势等维度出发,探讨中国魔幻电影题材的保守与创新、技术与审美、工业与作者等一系列问题。对新世纪中国魔幻电影而言,其生产制作具有怎样的特性,又折射出怎样的文化冲突,产生了怎样的文化价值?......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