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处环境不同、背景不同、角度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只是一种与陌生人人际交流和沟通中的一种重要技能,要想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换位思考只是个基础。我们应该及时调整,跳出自我中心,换位思考,彼此宽容,化解矛盾。学会换位思考,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陌生人。......
2023-08-07
印象整饰,亦称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从而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印象整饰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社会互动的一个根本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在不同的情境,每一个个体都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而在每一种情境中,个体要为他人、公众与社会所接受,其行为必须符合社会期待。人们在沟通交往中也总是力求创造最适合自己的情境统一性。为了更好地适应并达到这种统一性,个体就要实施有效的印象整饰。
这种技巧是自我调节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包括了与他人的社会互动。自我认知观点的核心和人类的一种基本动机是:不论个体在组织内部还是组织外部,都渴望被别人积极看待,避免被别人消极看待。
印象管理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形成印象管理的动机,二是印象建构。
1.印象管理的动机。
印象管理的动机是指人们想操纵和控制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印象的意愿程度。个体印象管理的动机水平将取决于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1)印象与个人目标的相关性。
越是与个人目标密切相关的印象,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在组织中,个体的工作能力、工作方式、形象,与个体的目标关系密切。
(2)这些目标的价值。
越是有价值的目标,个体进行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烈。例如,提升对个体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目标,而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的印象,则直接影响个体的提升,因此,个体会非常在意使上级和同事形成有关自己工作能力与工作方式的好印象。
(3)一个人期望留给他人的印象与他认为自己已经留给他人的印象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越大,个体的印象管理的动机就越强。例如,某人希望上级赏识自己的能力,下级认可自己的工作方式,当认为上级过去已形成有关自己能力的不良印象,或者下级已形成有关自己工作方式的不良印象时,个体改变这种印象,对自我印象进行管理的愿望就会更强烈。
2.印象建构。
印象建构是指个体有意识地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并决定如何去做的过程。印象建构又包含两个过程,即:
(1)选择要传达的印象类型;
(2)决定如何去做。
要传达的印象类型不仅包括个人的人格特征,也包括态度、兴趣、价值观或物理特征等。研究发现,有五个因素影响到我们选择试图要传达的印象类型,这五个因素分别是:自我概念;期望或不期望的同一性形象;角色限制;目标价值;现有社会形象。
当人们选择了要传达的印象类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决定如何去传达这一印象。但很少有研究探讨人们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方式来影响他人形成对自己的印象的。例如,是以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有能力,还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来传达自己有能力,哪种方式更好?
不同的人进行印象建构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些人可能比别人更善于建构自我形象。例如,研究发现:高度自我监控的管理者对协调其自我表现或印象更加敏感,反应更强。而这些高度自我监控的人也被认为更有可能获得提升,也更有可能流动。
在不同的人际交往中,沟通的双方都知道对方在不断评价、判断自己,从而产生各种印象,它会影响对方的反应。所以个体往往选择恰当的言辞、表情以期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印象整饰是一种社交技巧。其策略大致有:
1.按社会常规或以对方的好恶整饰自己。人的外表最容易为他人所知觉,因此个体往往留意修饰外表,尤其在异性面前更是如此。
2.隐藏自我。个体的真实自我也许不受他人和公众欢迎,为使他人对自己产生良好的印象,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体常常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好比戴上一副“面具”。
3.按社会期待整饰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例如,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出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行为。
4.投人所好。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形成良好的印象,往往投其所好,采取自我暴露、附和、谄媚、施惠等手段。
其实,印象整饰的策略远不止这四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印象整饰方法,只要个体采用的方法为他人、公众所认可,且达到预期的目标,给他人一个好的印象形成即可。
在陌生人面前最难做到得体优雅,那么我们如何运用印象整饰原理使得自己的交往更加顺畅和轻松呢?
第一种是常规模式下的印象整饰。比如,大家都喜欢漂亮的外形,那么,都来减肥瘦身吧,或者见面之前化妆打扮吧。若在常理范围内,适当地减肥瘦身以及梳妆打扮并无不妥。予人欢喜,自己欢喜。同时穿着专业得体。不论你在不在乎流行,合宜的打扮绝对是必要的。不过,万一过头了,反而会造成反效果。例如:身为电脑工程师,却总打扮得像国际巨星,这就不免让人怀疑,到底他是把时间花在电脑桌前,还是穿衣镜前?
第二种是戴上面具掩饰自我。比如,一个常常急躁虚浮的人,在特殊场合,为了掩饰自己,会装得斯文柔和,很多人在这个场合温文尔雅,在另一个场合就颐指气使了,因为,温文尔雅是他的面具,而颐指气使是拉下面具后他的习性。很多外表彬彬有礼的人,内心也许禽兽不如,外人看他完美无缺,家人看他可能诸多毛病。如果你注意观察,会发现很多人的面具根深蒂固地长在脸上。这种人很难识别。
第三种是抬高自我。通常,抬高自我的人都懂得自夸,更高明的抬高自我的人会在自夸之前先自贬,露出自己一些无关紧要的弱点与瑕疵,再抬高自己的优点与长处,那往往会使对方对自己印象更深刻更真实。这种人相当危险,城府太深。
第四种是投其所好。比如顺从、谄曲、逢迎、恭维、施惠,这些都是很多人喜好的,但不表示就是他人心甘情愿这样做的,所以,那个笑眯眯地听你说话的人,也许心里在骂你傻瓜,而那个送给你金钱的人也许心里在嘲讽挖苦你。
除上述四种技巧之外,还有如下几种不可以忽视的小技巧:
1.充满自信愉快。
一个人的形象,除了靠衣装,更得靠“心装”;也就是说,如果只有外表的精致,却缺乏内心的能量来撑出个人魅力,那么别人只会记得你是个衣架子,对整体形象的帮助恐怕不大。抬头挺胸、目光坚定、神情愉快的表现,则能传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风采。
2.尽量谈论与事件品质相关的议题。
最佳的印象整饰话题,不是高谈自己的丰功伟业来彰显一番,而是谈论与工作品质相关的话题,例如:如何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己的工作品质;以及如何能更快提供同事所需要的协助等等。表现自己对工作的在乎,便会牵引出高成就动机的正面印象,绝对比自吹自擂来得讨人喜欢。
3.乐于助人。
管理研究发现,最受欢迎的人是有团队精神、乐于助人的人。因此,去留意相关陌生人的需要,主动给予协助,不吝传授自己的专业,并且时时鼓励及赞美对方,提供情绪上的支持等等,这些做法会让你成为优秀的一个人,并让人感到温暖并信赖你。
4.在压力下表现冷静。
一个人到底有多大能耐,从他如何面对巨大压力最容易看出。如果能在压力中表现得沉着冷静,不但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同时也能让对方在你的印象分数上,大大加上好几分。
只要能善用自己的特长,呈现出最好的一面,你就能成功地做印象整饰,在面对陌生人时得到应有的肯定,且能更有效率、更充满斗志地进行沟通交流。
有关沟通的力量的文章
所处环境不同、背景不同、角度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只是一种与陌生人人际交流和沟通中的一种重要技能,要想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换位思考只是个基础。我们应该及时调整,跳出自我中心,换位思考,彼此宽容,化解矛盾。学会换位思考,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陌生人。......
2023-08-07
“飞镖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事人在考虑问题时犯了简单、片面化的错误。实际上,许多心理问题严重化的过程,正是“飞镖效应”发生作用的过程。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与陌生人交流时,飞镖效应反映出的问题是:仅仅盯住了目标,却思路不清晰、重点抓不住。三是多调查研究。......
2023-08-07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会发生变化。这三条底线是一种递推关系,也正是说话的一个度的衡量。关于钱的询问通常是不合适的,应该置之不理。最好在对方指明了知识领域后询问对方的工作,或在谈论与工作相关的特殊话题时询问。......
2023-08-07
一个人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外界对他的尊重。尊重别人,并不是失去自己,而是开放自己、尊重自己,是通过尊重他人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学会尊重别人,还要尊重集体,尊重社会,自觉地遵规守矩,不因自己的言行不当而妨碍他人。尊重集体、尊重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遵守规则,维护权利,承担责任。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注意尊重别人。......
2023-08-07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到9之间波动。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均为7±2个组块。这个7±2法则告诉我们一......
2023-08-07
反木桶原理就是说: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组织而言,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团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与木桶原理求稳固的保守思想不同,反木桶原理是一种提倡特色突显的创新战略,要求企业能打破思维定式,一切向前看,找准自己的特殊优势,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这就是突显的力量。这只能叫作我们自身的特长。......
2023-08-07
同时,作为新员工,也应当尊敬陌生的领导,这不仅是必要的尊重,也是任何一个团体、单位和组织纪律所要求的。感情不能代替理智,领导者处理工作关系,不仅有情感因素,更要求理智地处理问题。这种消极的交往态度会使上下级关系紧张。下级不可避免地要向上级提工作建议,向上级提建议时要有耐性。......
2023-08-07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1.意识调节法。人的意识能够调节情绪的发生与强度,有些思想修养水平高的人往往比思想修养水平较低的人能够更有效地调节情绪。通过这种方式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对不良情绪可以通过适当的途径排遣和发泄。理智地消解不良情绪。如果发现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那么不良情绪就会得到消解。凡是在不愉快的情绪产生时能很快将精力转移他处的人,不良情绪在他身上存留的时间就会变短。......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