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处环境不同、背景不同、角度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只是一种与陌生人人际交流和沟通中的一种重要技能,要想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换位思考只是个基础。我们应该及时调整,跳出自我中心,换位思考,彼此宽容,化解矛盾。学会换位思考,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陌生人。......
2023-08-07
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界限、幅度和范围。关节点是度的两端,是一定的质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在这个范围内,事物的质保持不变;突破关节点,事物的质就会发生变化。在实践过程中,要掌握适度的原则,要学会把握分寸、火候,防止“过犹不及”。
人说话同样不可任意胡为,应该有度。这也是哲学上的度量关系对于我们说话的启发和指导。人说话应该有底线,这些底线依次是:1.力图说真话;2.不能说真话则应保持沉默;3.无权保持沉默而不得不说假话时则不应伤害他人。若这种假话并未伤害他人,这种人尚有可同情处;但若为伤害他人而说假话,则不可原谅。
说话度的标准——三条底线,即说真话、沉默、不伤害他人。这三条底线是一种递推关系,也正是说话的一个度的衡量。
人与人之间沟通,懂得如何说话、说些什么话、怎么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地方。嘴上功夫看似雕虫小技,却有可能因此扭转你的一生。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不可随随便便说人家的短处,或揭别人的隐私,也就是要把握好说话尺度。
你要明白,你所知道的关于别人的事情不一定可靠,也许另外还有许多隐衷非你所熟悉的。你若贸然宣扬你所听到的片面之言,不免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人际关系大半如此复杂,若不知内幕,就不宜胡说乱道。要是有人向你说某某人的短处时,你唯一的办法是听了就算,像别人告诉你的秘密一样,谨缄君子之口,不可做传声筒,并且不要深信这片面之词,更不必记在心上。谈论别人,不可因片面的观察就在背后批评别人,除非这是好的评论。说一个坏人的好处,旁人听了,最多以为是你无知。但若是把一个好人说坏了,那就不仅是有损道德的问题了。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把握好说话的度呢?比如与你刚认识的人在一起谈话或与人谈论不认识的人,最好不要说关于隐私的东西,可以说说社会新闻什么的,毕竟大家都不熟悉,没必要让别人了解自己那么多。
如果你被询问新买衣服的价钱,除非很亲密的人,其实你没有义务为他提供有关信息,你只要回答“我不知道(或我不记得)花了多少钱”。
关于钱的询问通常是不合适的,应该置之不理。不能说“不关你的事”,但可以说“如果不介意的话,我不说这件事。关于生活的费用,太让人提不起情绪……”然后改变话题。
另一个类似于窥探的问题是“你是干什么的”。最好在对方指明了知识领域后询问对方的工作,或在谈论与工作相关的特殊话题时询问。不要装做什么都懂,真正聪明的人从不犹豫说:“我不知道。”
要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一旦说了,还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才实学,如果没有真知灼见,那么他从嘴里吐出来的话也许能吸引他人一时,却不能蒙蔽他人一世。
说话要有尺度,尺度拿捏得好,很普通的一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又精到,能给人感觉深思熟虑。而说话的尺度取决于与你谈话的对象、话题和语境等诸多因素。换句话说,要言之有度。
有关沟通的力量的文章
所处环境不同、背景不同、角度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要学会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只是一种与陌生人人际交流和沟通中的一种重要技能,要想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换位思考只是个基础。我们应该及时调整,跳出自我中心,换位思考,彼此宽容,化解矛盾。学会换位思考,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陌生人。......
2023-08-07
印象整饰,亦称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从而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为了更好地适应并达到这种统一性,个体就要实施有效的印象整饰。个体为了得到他人的好评,形成良好的印象,往往投其所好,采取自我暴露、附和、谄媚、施惠等手段。第一种是常规模式下的印象整饰。第二种是戴上面具掩饰自我。......
2023-08-07
“飞镖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当事人在考虑问题时犯了简单、片面化的错误。实际上,许多心理问题严重化的过程,正是“飞镖效应”发生作用的过程。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在与陌生人交流时,飞镖效应反映出的问题是:仅仅盯住了目标,却思路不清晰、重点抓不住。三是多调查研究。......
2023-08-07
分享能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充实与快乐。分享是一种大智慧,懂得分享的人能收获高于常人几倍的快乐。比尔·盖茨曾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我便思索着如何与他人分享我的快乐,因为那会使我更快乐。”不懂分享的人只能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中自以为“幸福”地度过每一天。分享就似一种催化剂,有了它便可以催生出更多的幸福与快乐。小明不断地问我一些问题,看来他也陶醉在我的快乐之中了。......
2023-11-03
一个人只有先尊重别人,才能获得外界对他的尊重。尊重别人,并不是失去自己,而是开放自己、尊重自己,是通过尊重他人来赢得他人的尊重。学会尊重别人,还要尊重集体,尊重社会,自觉地遵规守矩,不因自己的言行不当而妨碍他人。尊重集体、尊重社会的基本要求就是遵守规则,维护权利,承担责任。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不注意尊重别人。......
2023-08-07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信息加工能力的局限》,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即一般为7,并在5到9之间波动。不是的,这恰恰是神奇“7±2”存在的另一个奇特的现象。但不论人们储存的组块是什么,短时记忆的容量均为7±2个组块。这个7±2法则告诉我们一......
2023-08-07
反木桶原理就是说: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组织而言,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团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与木桶原理求稳固的保守思想不同,反木桶原理是一种提倡特色突显的创新战略,要求企业能打破思维定式,一切向前看,找准自己的特殊优势,开辟一个崭新的天地。这就是突显的力量。这只能叫作我们自身的特长。......
2023-08-07
同时,作为新员工,也应当尊敬陌生的领导,这不仅是必要的尊重,也是任何一个团体、单位和组织纪律所要求的。感情不能代替理智,领导者处理工作关系,不仅有情感因素,更要求理智地处理问题。这种消极的交往态度会使上下级关系紧张。下级不可避免地要向上级提工作建议,向上级提建议时要有耐性。......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