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非洲诸国很少加入UPOV,但UPOV显然成为非洲很多国家进行植物品种保护的依据。这一义务的承担显然与非洲地区工业产权组织的要求不符,ARIPO赋予成员国自由地基于国内法律规定拒绝专利的授予。该法案要求各成员国采纳该示范法的标准建立本国的生物资源保护法律。[20]究其原因,在于非洲国家的普遍贫困。......
2023-08-07
李清林[1]
(西南大学法学院 重庆 400716)
摘 要:植物品种的保护不能只为了经济利益的获取,一些伦理诉求的实现同样重要。印度和非洲的一些例子表明,植物品种保护制度既要关注育种者的利益,也要关注农民、国家、生态环境的利益。给予育种者过多的保护很可能会放弃知识产权法一贯坚持的利益衡平传统,而这将导致平等和正义难以实现。
关键词:植物品种;法律伦理;利益衡平;生物多样性
由于知识产权[2]始终缺乏一个明确的伦理学基础,[3]因而自其出现以来,一种利益上的衡平考量就从未停止。尽管我们仍然不清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否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确实明显加强了。就植物品种的保护而言,同样如此。某种程度上讲,它甚至走得更远。从1961年到1991年,《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下文简称UPOV)的变化甚至忽略了知识产权法一贯坚持的利益衡平。育种者利益、农民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平衡被简单地抛弃了,这些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已经很难被称得上是正义了。
事实上,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关注了植物品种保护的问题,但这些研究长期以来都缺乏一种法律伦理上的思考,特别是没有考虑到农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而实际上,农民是种质资源长期以来的守护者,国家则是生物遗传资源的实际拥有者。[4]放弃对这两者的考量将意味着这种对植物品种的保护很可能违背了知识产权法的一贯传统,也忽视了法律的伦理诉求。毋庸置疑的是,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更倾向于加强对育种者的保护,以至于它们要求为育种者提供一种类似专利权的保护。但印度和非洲的一些例子表明,这种趋势很可能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纯粹的产权理论考量不足以解决我国植物品种保护的问题。我国未来的植物品种保护制度必须同时考量育种者、农民、国家以及生态环境的利益,必须走一条产权与伦理相结合的道路。
有关“法治”三农(第10卷)的文章
虽然非洲诸国很少加入UPOV,但UPOV显然成为非洲很多国家进行植物品种保护的依据。这一义务的承担显然与非洲地区工业产权组织的要求不符,ARIPO赋予成员国自由地基于国内法律规定拒绝专利的授予。该法案要求各成员国采纳该示范法的标准建立本国的生物资源保护法律。[20]究其原因,在于非洲国家的普遍贫困。......
2023-08-07
就植物品种保护而言,主要涉及育种者与农民、国家利益的衡平,以及育种者利益与生态利益的衡平。因此,符合生态利益的植物品种保护制度应该是一个“妥协性”的,这种妥协将去扭转UPOV中的DUS标准,或者提供一种不同于UPOV的保护标准,以便与CBD的要求相协调。它指出,为促使发展中国家更好地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发达国家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植物品种保护问题。......
2023-08-07
长期以来,对植物品种的保护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知识产权协定和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出现之前,国际上倾向于否认植物新品种的可专利性。[8]印度、非洲诸国与中国的相似点在于:农业生产仍然是一个重要领域;农民数量仍旧占据国家人口的多数;传统的生物遗传资源丰富却又缺少保护。[9]因此,从“形式”的角度上看,[10]印度和非洲的经验可能更适用于我国。......
2023-08-07
在理论上,有观点认为,律师与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基本上符合劳动关系的法律特征。律师与律师事务所签订聘用合同,律师作为自然人,具有劳动者的法定条件,律师事务所属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应该认定为“用人单位”,因此,签订聘用合同的双方主体是特定的。......
2023-08-04
法律职业伦理是法律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伦理道德规范。具体来说,法律职业伦理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在其职务活动中与社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律职业伦理学是将伦理学原理应用于法律职业领域中的一门学科。法律职业责任是法律职业人员违反法律和道德规范所应承担的责任。......
2023-08-04
在中国律师职业化早期,司法部是唯一对律师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督的部门。[39]1996年《律师法》提高了律师协会在律师执业行为监管中的作用,有鉴于此,1996年10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制定了《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此后,律师协会开始制定一系列行业规范,例如,1997年制定了《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试行)》、2004年制定《律师执业行为规范(试行)》,这些都证明律师协会自我管理的权力在逐渐增强。......
2023-08-04
一种观点认为,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职业道德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我国著名法学家孙晓楼认为,法律职业伦理与法律职业道德存在实质与主观的区分。关于法律职业伦理的确切内涵,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还有学者认为,法律职业伦理是以法律职业道德为研究对象的,有关法律职业共同体从业的法律活动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职业信仰的科学。......
2023-08-04
明确了职业伦理的性质与特征后,我们还必须对职业伦理的建构有所了解,它有助于我们认清职业伦理所具备的功能价值。通过每个人道德的树立,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提升伦理的根本。[15]参见张志铭、徐媛媛:“对我国检察官职业伦理的初步认识”,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30]参见罗国杰、魏英敏主编:《中国伦理学百科全书——职业伦理学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