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在法律上回应,一方面需要立法正确定位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地位,在稳定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前提下,充分释放其权能;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相关法律配套措施,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拓宽农地流转的途径,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以为农地制度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减少改革阻力。再次,完善土地经营权权利救济体系。......
2023-08-07
地理标志制度应当包括地理标志的定义、地理标志的申请主体和使用主体及其权利与义务、地理标志申请条件和认定程序等内容。
1.定义与权利主体
地理标志的定义,可以延续目前商标法中对地理标志的定义,即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现有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划归地理标志,无须单独为农业初级品设置一个特殊的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的申请主体,包括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特别法人中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以及非法人组织。换句话说,不应当由自然人申请地理标志。申请主体应当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且有能力监督和管理地理标志及其产品和服务,还可以为地理标志产品或服务生产、加工、营销提供指导服务。而使用主体,原则上应当与现在的规定一致,即符合申请主体提出的标准的其他主体均可以使用。
2.权利与义务
地理标志商标权人的权利,应当区分商标注册者和使用者的权利。地理标志注册者有权禁止并非产于地理标志所标示的产地,不具有地理标志所代表的品质;并非使用地理标志所证明的原料、制造方法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商品上使用地理标志,并依法追究其侵犯证明商标权利的责任。地理标志使用者有权使用地理标志注册者注册的地理标志,但应当明确表明其为“地理标志”而非以地名命名的商标。
地理标志商标权人的义务,同样是要区分注册者和使用者。注册者应当监督和管理地理标志及其产品和服务,并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为地理标志产品或服务生产、加工、营销提供指导服务。而使用者应当遵守注册者提出的要求,严格按照标准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并规范使用地理标志。
3.申请条件和认定程序
地理标志申请条件和认定程序,可以结合现有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申请条件。地理标志的申请条件应包括:申请的地理标志只能由地理区域名称和该商品或服务的通用名称构成;该商品或服务应当存在限定的生产或服务区域;该商品或服务的生产或服务方式或其品质应当有独特性,并且上述特色应当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有关;该商品或服务的产地环境、产品质量或服务内容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规范要求。地理标志的认定程序可以为:由申请者向其所在地省或市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之后由市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审查资料是否完整,并移交给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由其初步认定。符合条件者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交给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作最终审查,并公告审查通过者,授予其相关证明材料。
在认定过程中建立起健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质量标准制度,将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纳入制度建设的内容中。首先,对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来源地、范围和自然环境等方面要建立专门化和统一化的质量标准。其次,确定农产品质量的技术指标,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加工和生产阶段,对其的技术流程和加工处理进行严格化和规范化的设定,内容要涵盖农产品传统生产工艺、卫生安全和设备生产等内容。最后,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质量准入制度,对各项指标进行严格审查,成立专门化的质量检验部门,提高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质量,加快法律保护建设进程。
有关“法治”三农(第10卷)的文章
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在法律上回应,一方面需要立法正确定位土地经营权的法律地位,在稳定土地承包经营关系的前提下,充分释放其权能;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相关法律配套措施,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拓宽农地流转的途径,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以为农地制度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减少改革阻力。再次,完善土地经营权权利救济体系。......
2023-08-07
农产品地理标志制度的完善,应当由原有的“双轨制”保护的立法模式转变为商标法保护的单轨模式,在定义、主体、申请条件、权利义务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规制,并进一步明确政府的职能。地理标志保护涉及的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因此地理标志是涉农的知识产权。如何解决农产品地理标志在当下适用的问题,如何对该制度进行完善使其可以在法律层面上为农产品的保护以及“三农”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撑,是“三农”法治研究中值得探讨的问题。......
2023-08-07
为改变上述窘境,建立同意移送申请执行人受偿保障制度是核心之举。适时地将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所查明的债务数额、已确认的债权人人数以及各自的债权数额等信息公开,使申请执行人及其他债权人对自己的受偿比例有一个预判,从而促进其主动申请破产或同意移送破产。......
2023-08-07
从北魏至隋唐时期,主要的土地制度为均田制。但是据有关资料记载,不同时期所实行的均田制是不同的。[7]但是,制定均田制的主要的目的却是相同的,即保护土地国有制,力图减轻土地兼并,解决民众穷困饥馑的严重现实的问题。[8]以均田制为主要土地制度的隋唐,其国有土地和私人土地的种类都很多,不同种类土地的主体配置也不完全相同。国有土地所有权人为皇帝,口分田、屯田实际使用人为农民,职分田使用人为官吏。......
2023-08-07
我国目前没有“商业标志法”,商标和其他商业标志相关制度集中于商标法。作为一种知识产权,结合我国目前地理标志以证明商标和集体商标的形式纳入商标法的规制范围,地理标志以商标法保护已经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另外,在将地理标志制度主干纳入商标法后还应当明确,地理标志是应当作为证明商标还是集体商标。......
2023-08-07
罗晓艳[1]摘要:法院执行难与破产启动难的问题已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改变了由当事人申请启动破产程序的传统模式,为执行转破产制度提供法律依据。但法律条文规定过于原则,并未对如何衔接执行程序与破产程序作出具体规定,加之司法实践中诸多因素阻碍执行转破产制度的有效实施。......
2023-08-07
在费孝通的眼中,乡土社会应当是一个整体性的描述,将关注点集中在“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只是从方法学的研究问题,以一个静态的历史的视角来研究当时中国社会整体结构的问题,而且观点中也多包含与西洋国家的对比认识,因此他所形容的“乡土中国”应当看作是对当时整个中国图景的现实描述,而非仅仅着眼于农村社会。这里费孝通先生用了一个非常准确的词汇“差序格局”。......
2023-08-07
对于在企业内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或者说发生了纠纷,可以提请“农会”来解决;每一个经济组织需要在“农会”进行登记,且每个季度需要接受“农会”的生产、安全、审计等监督,[16]以全方位的保障组织及其成员的权益,对于不符合监督标准的企业或组织,须及时责令改正,情况严重者,“农会”可采取“强制措施”。......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