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农业初级品品牌化的手段-法治三农第10卷

农业初级品品牌化的手段-法治三农第10卷

【摘要】: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并非最终目的,将其作为地方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的重要手段才是其所寻求的目标。选择生活用品时注重其营养、保健功效和是否环保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时尚,带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业初级品可以用它向城镇居民展示出其考究的来源与生产工艺。[13]此外,农产品品牌化,离不开拥有特质的农产品,而带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业初级品会更容易成为投资热点。

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并非最终目的,将其作为地方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的重要手段才是其所寻求的目标。一旦申请成功,地理标志拥有者可以使用其标志对特定范围内的产品进行宣传和推广。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环境中,妥善推广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会使拥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产品获得更多商机。而作为一种品牌拓展的工具,我国的很多地方在运用地理标志提升产品的商品价值、附加值上面功课不足。对比国外较为成熟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运用,如我们熟知的法国的波尔多葡萄酒、英国的苏格兰威士忌、日本的神户牛肉等在全世界都有较高知名度,而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农产品经营商品化程度还不够,多数还处于重生产轻流通的阶段,品牌理念相对比较落后。因此,申请到地理标志的主体不能仅仅追求得到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定,而是要通过地理标志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除了运用于产品推广环节外,作为一种知识产权,农产品地理标志基于其排他性,还可以做到禁止其他竞争对手的假冒与仿制。当地的农产品受到其他地方“冒牌”侵权时,可以援引《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相关法律作为法律依据进行维权。

曾有学者进行过相关心理学实验,其结果证明知名商品对消费者的质量知觉影响明显高于其他不知名商品,[11]以其他外在条件接近为前提,在消费者相对迷茫的情况下,农产品地理标志暗示心理会强化对著名商标商品的印象,增强认同感,更容易选购带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产品。甚至在带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产品价格较高或者质量并没有那么出众的时候也会产生如是效应。[12]现今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单一消费观念正在向现代多层次的消费观念转变。选择生活用品时注重其营养、保健功效和是否环保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的消费时尚,带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业初级品可以用它向城镇居民展示出其考究的来源与生产工艺。而对于更注重商品是否货真价实物有所值的农村居民来说,带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业初级品更可以让他们放心大胆地购买。[13]

此外,农产品品牌化,离不开拥有特质的农产品,而带有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农业初级品会更容易成为投资热点。通过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的农产品,代表着有较大的种植养殖规模,有着相同的种植养殖模式,有着较为稳定的相近的性状,又通过国家对其的监督,销售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的销售者并不容易以次充好,自毁招牌。拥有一定的质量保障和品牌宣传效应,自然会引来更多投资商的青睐。例如,2002年由红塔集团董事长褚时健创建的“褚橙”品牌曾席卷大江南北,其发源地——华宁县正是以柑橘类闻名。2012年“华宁柑橘”获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不仅使柑橘成为华宁县三棵树扶贫计划的重点之一,更是为当地企业产品打开了销路,例如当地的云南云果果业有限公司,其旗下的“潘溪果”冰糖橙,每年上市都会受到广泛关注。[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