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农村土地流转的企业或个体户一方,应于土地流转交易前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与经营管理方案设计工作,流转中自觉遵守相关政策与法规,不为企业私利违法违规进行暗箱操作,尊重农户的主体地位及合法权益;农地流转后,企业或个体户应承担起相应社会责任,主动为“失地”农户提供一定技术培训、就业指导,在条件具备的情形下,优先考虑将流转土地农户吸纳为经营机构股东或工作人员,降低“失地”农户的“失业”风险。......
2023-08-07
农村属于熟人社会,又因农户权利保护意识不强、法律意识较淡薄,欠缺签订书面合同的主动性,签订时多以口头合同为主,容易产生约定不明确、违约条款不健全、缺少见证人等问题,在合同履行及违约责任承担中一旦产生法律纠纷,难以有效解决。
1.合同形式问题
全国范围内,土地流转尚没有统一的合同范本,我省虽已制定了统一的合同范本,但农户按统一合同文本签订意愿低,尽管近年来按统一文本签订率有所提高,但一旦土地流转双方为农户时,多因双方为熟人或亲戚关系就忽视合同文本规范性问题,双方约定往往较为随意,即使进行了书面约定也容易缺乏合同要件,或因缺乏专业性导致不必要的法律纠纷。
2.合同签订主体问题
由于流转土地尚没有得到统一管理,各地实际做法有较大区别,在合同签订问题上,土地流转改革成功地区的通常情形:集体经济组织与单一承包户直接签订合同,又与土地经营者签订合同,但单一承包户与土地经营者无合同关系,这种模式通常存在于乡镇企业较发达的地区,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党组织能够同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作用。
结合实际情况,我省乡镇企业不发达,改革成功地区的模式无法得到有效运用,需要构建更适合实际情况的模式,如村委会代行集体经济组织做法。我省一些地区的土地流转,已有村委会代行集体经济组织的做法出现,但该组织在其中的作用其实不明确,且因缺乏内外监督体系,极易滋生腐败问题。村委会在土地流转中的主要腐败表现有:非法流转集体土地、截留或贪污征地补偿款、违反集体土地流转合同内容、违法确定集体土地流转合同期限、屏蔽集体土地流转信息等。另外,虽有土地流转管理部门存在,但其在实际土地流转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明显甚至完全缺乏,多数情况下,这类管理部门仅在“形式上”存在,如合同审核处落公章等,实质上,土地流转实际流程仍限定于在土地流转各方中进行。
3.合同签订中的其他问题
现许多农户外出打工,在签订合同时存在许多代签订情形,但进行代签订时往往欠缺代签订委托书,若流转土地上出现更大土地利益时,这些农户可能以“非本人意愿签订合同”为理由否认合同有效性。这类问题于其他地区曾出现了实际案例:典型的有北京流转土地第一案。北京海淀区某村户村民以村委会假造《土地流转合同》,将理应发包给他们的土地流转给村委会为由,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要求确认流转合同无效。本案争论的焦点就是大部分流转合同并非本人(即户主)所签,而是家庭成员或者亲属代签,却又没有委托协议书。可见,缺乏书面委托书的委托行为存在极大法律隐患。
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部分农村基层政府对农地流转政策及相关法规宣传不到位,农户缺乏对此的了解,他们通常成为弱势一方,农地流转中介机构不完善,流转信息缺乏,导致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其权益极易受损。合同条款的约定缺乏流转双方充分合意,流转合同的拟定,常简化为新经营方完成,原经营权人在该草拟合同的基础上与对方进行商讨,因农户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及权利保护意识,极少在合同制定中构建预防条款,进而无法对后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由此形成的合同内容不完善,易造成不必要问题发生并导致农户在土地流转中权益受损。
农村土地通常因其特殊性质享有国家补贴,而经过土地流转后,此补贴利益的归属容易出现现实问题。在三权分置基础上发生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户在土地流转后仍具有土地承包权、集体组织则享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尽管土地流转遵循双方合意签订合同进行,但此法律关系又与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有别,相应的国家补贴的归属是否均适合通过合同进行约定,其份额确定是否需要由法律法规规定是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政策鼓励在不损害国家利益、农户利益的条件下进行农地经营权流转,那么在目前缺乏相关法律规范的情况下,农户权益极易受到损害。
有关“法治”三农(第10卷)的文章
其次,农村土地流转的企业或个体户一方,应于土地流转交易前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与经营管理方案设计工作,流转中自觉遵守相关政策与法规,不为企业私利违法违规进行暗箱操作,尊重农户的主体地位及合法权益;农地流转后,企业或个体户应承担起相应社会责任,主动为“失地”农户提供一定技术培训、就业指导,在条件具备的情形下,优先考虑将流转土地农户吸纳为经营机构股东或工作人员,降低“失地”农户的“失业”风险。......
2023-08-07
基于目前主要的土地流转形式为出租和转让,参与农地流转的农户,完成流转交易后,绝大部分很难再继续依靠土地创造收益,一定程度上来说,这部分农户成为“失地农户”。......
2023-08-07
在合同履行中,承包商必须主动接受上述部门对合同履行的监督与管理。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发包人和监理人应在监理人收到施工组织设计后7天内确认或提出修改意见。发包人和监理人对承包人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的确认,不能减轻或免除承包人根据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应承担的任何责任或义务。......
2023-10-14
订立合同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这当中涉及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问题,下面简单介绍订立合同时应当注意的法律实务问题。在起草合同之前,应明确拟签合同的真正目的。明确合同目的,有利于确定合同的名称和性质,有利于准确适用法律规则,有利于明确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订立合同的当事人,一定要熟悉法律知识。例如,合同中若约定“一般保证”,其与“连带责任保证”的法律效力则完全不同。......
2023-07-25
购房人收房时一定要检查上述证书及备案记录。(二)未达交房条件而交房的法律责任房地产开发商未达到交房条件而交房,是购房人造成的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例如,房屋的实际面积少于合同约定面积的,购房人可以要求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赔偿。也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要求开发商承担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2023-07-25
民商事审判若干疑难问题——合同法宋晓明[1]朱海年王闯张雪楳[2][2006年9月20日第5版“民商事审判若干疑难问题”栏目]一、代位权问题争议主要集中在代位权的客体即其行使范围。根据《合同法》第73条的规定,代位权的客体为到期债权。......
2024-01-19
此时主债务存续,混同原因为弱义务被强义务吸收。此种情形下,合同债权不得因混同而消灭。王乙向法院起诉要求王甲偿还3000元债务,并赔付医疗费2000元。王甲欠王乙的3000元借款,王乙已经予以免除,双方互不欠账。故王甲不同意王乙的诉讼请求。......
2023-07-25
《劳动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利与义务,制定了用人单位应当遵循的劳动标准和行为规范,对全面建立并实施劳动合同、社会保险、最低工资、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监察等重要制度做出了具体规定,并明确了违反有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009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了新的《劳动法》。......
2023-09-1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