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加强和推动人大代表在公众监督中的作用。可以考虑在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相应机构,通过相应的机制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强化人大对政府的预算管理和决策监督,向公众和媒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鼓励和支持其对政府决策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对政府决策权力的运用进行制约的机制。通过建立和推广专家咨询机制、人大质询机制、公众听证机制等,将人大制约、公民参与、专家咨询与论证等整合为政府决策必不可少的监督环节。......
2023-06-27
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除借鉴国外先进科学制度设计之外,同时需要转变农民的双重角色,使其从污染者转变为治污者,建立公众参与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的目标就在于通过参与其中,共同改善生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在农业面源污染中,公众参与的途径就是对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以召开听证会的方式,认真对待公众意见调查和反馈,让农民真正参与到对农业环境的保护中来。同时加大有关农业面源污染的公众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法律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具备相应的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组织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因为农业面源污染的公众参与制度面向的是农民,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程序的简化以及内涵的易理解性,在公开农业面源污染信息时要注意尽量使用日常用语,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并鼓励农民主动落实到环保行动之中,积极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活动,促进农户之间的农业生产行为的良性发展。
同时,从国家层面出发,因地制宜,逐步完善农村生态环境,首先,可采用经济措施加以调整,如开征环境税和使用环境补贴,以此来引导企业和个人从思想上认知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以牺牲当地生态环境为代价,一味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对积极采取措施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企业和个人予以奖励,鼓励农民勇于揭发污染环境、随意倾倒排放污染物的企业和个人。并通过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优化农村的环境资源配置,提高使用的效率。其次借助媒体宣传,全方位地对其进行引导鼓励,使农民和企业共同自觉保护环境,积极维护自身合法的环境权益。
有关“法治”三农(第10卷)的文章
要加强和推动人大代表在公众监督中的作用。可以考虑在人民代表大会下设相应机构,通过相应的机制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强化人大对政府的预算管理和决策监督,向公众和媒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鼓励和支持其对政府决策的监督,进一步完善对政府决策权力的运用进行制约的机制。通过建立和推广专家咨询机制、人大质询机制、公众听证机制等,将人大制约、公民参与、专家咨询与论证等整合为政府决策必不可少的监督环节。......
2023-06-27
为此,北京市应当从制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专门立法、重视环境法律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提高市民的环境法律意识、鼓励民间环境保护组织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等方面入手,逐步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机制。建议北京市通过专门立法建立全过程公众参与机制。......
2023-11-28
尽管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有令人欣喜之处,但尚存在诸多问题,这主要体现为四个方面。北京市公众环境意识处于一般水平,大部分公众环境意识一般,只有极少数公众具有优良的环境意识;与此同时,北京市区县环境满意度并不是很高。......
2023-11-28
加快转移支付的立法进程。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监督体系,确保转移资金落到实处、发挥实效。某乡的一项“人情式”转移支付,用人情换资金是转移支付管理中不应该出现的现象,突显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因此,税收返还与专项转移支付的相关制度不完善加大了区域间乡镇财力差距,“人情式”转移支付更是扰乱了财政资金的调拨秩序。......
2023-08-15
建设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或运行。建设项目试生产前,建设单位应向有环评文件审批权的环保部门提出试生产申请。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应自收到环保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申请报告未经批准的建设项目,不得正式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2023-11-23
加大节能监督检查力度 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检查高耗能企业及公共设施的用能情况、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情况、禁止淘汰设备异地再用情况,以及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行业设计规范执行等情况。节能主管部门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加大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要公开曝光。......
2023-06-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