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

【摘要】:2.农业面源污染地域广泛且不易监测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涉及多个不同的污染者,干流、支流附近的农田对流域面源污染的总量均有一定的影响。

1.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源分散且隐蔽

与点源污染的集中性不同,农业面源污染是由大量具体的小污染源构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分散性的特征。而这种分散性也导致其地理边界和空间位置不易被识别,对其进行检测需要依靠大量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并且由于在外力作用下,所流向的方向不特定,进而导致污染的范围也难以估计和预测。

2.农业面源污染地域广泛且不易监测

由于农业面源污染涉及多个不同的污染者,干流、支流附近的农田对流域面源污染的总量均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多个污染者的排放是相互交叉的,同时由于地形因素、气候温度等因素对污染物的转移变化影响很大,所以导致农业面源的污染呈现多个污染的交叉重叠的局面,而很难对其进行治理和监测。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面源污染的不易监测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测治理不在于一个集中的点,而是要控制整个面,信息管理成本相对过高。

3.农业面源污染发生随机且不确定

从农业面源污染的发生来看,受降雨过程、时间以及降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污染源和污染程度稳定程度差,因为污染物就是通过降雨在地表径流和渗入地下,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等也直接与降雨密切相关。

4.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具有滞后性和风险性

农业面源污染物质所含的污染物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不是立竿见影的,如农药饲料、各类重金属物质对土壤水源的污染,因此农业面源污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使其危害的表现具有滞后性;农业面源污染物质主要是针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其滞后性、随机性等特征进一步导致其在治理上拥有较大的风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