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行政处罚方式设定以财产罚为主导种类,并设置逾期未缴纳土地复垦费这一情形面临之能力罚。即基于土地复垦行政处罚措施类型阙如现状,扩大能力罚适用情形并引入他种行政处罚形式。其二,合理减轻土地复垦义务主体的法律责任。即细致规定损毁土地的认定程序与救济机制,客观界定复垦义务人的责任范围。......
2023-08-07
英国土地复垦监管主体的法定职责更多显现为服务行政的行政理念,在该理念指引下的污染土地复垦监管在监管主体与相对人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与协调,并通过相关实体规范及程序规范更多强调对相对人权益的保护。可借鉴英国污染土地复垦监管主体相关立法,以服务行政理念范导我国土地复垦监管主体行政素养的提高、促进监管主体部门分工的明晰及保障土地复垦费的合理收取。
其一,提高监管主体的行政素养。《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之“土地管理监督检查人员应当熟悉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忠于职守、秉公执法”,即属土地立法这一“部门法体系”[25]中关涉监管主体行政素养之条款。然则仅依凭该款内容而就行政素养予以规定,略显含义笼统而实践约束力阙如。监管主体行政素养构成土地复垦监管活动依法开展的理念先导,则可学习英国《环保法案》所体现之“服务型”行政理念设置,就土地复垦监管主体的行政素养予以合理阐明。“推进依法行政必须提高行政公务人员的依法行政能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关键是大力促使行政公务人员普遍树立起现代行政法治观念。”[26]一方面,可优化监管主体行政观念。即以“服务型”行政理念矫正监管主体的行政意识,以此树立土地复垦监管主体合理稳定的行政观念。应充分加强土地监管主体的公民本位意识教育,继之阐发土地复垦工作在社会稳定运作与国家长远发展中凸显出的重要意义,敦促各级土地复垦监管主体树立起高度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可提高监管主体行政水平。即依据“服务型”行政理念所提出之行政能力要求,聚焦于土地监管领域而要求监管主体掌握之行政水平。应重点加强土地复垦监管的培训指导工作,结合土地部门法立法特性与土地复垦跨学科知识,从规范与实践两个层面切实提高土地复垦监管主体的行政水平。
其二,明晰监管主体的部门分工。《土地复垦条例》第五条明确国务院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土地复垦的监管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相应土地复垦监管工作,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据法律规定和各自职责完成相应土地复垦工作。《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第三条指出应明确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土地复垦监管工作,并要求政府各部门之间加强协同配合和行业指导监督。然则“多数省份仍然未能建立土地复垦监管专门机构,未能明确土地复垦专职管理人员”[27],“国土部门和发展改革、财政、环境保护、水利、交通等部门之间没有形成相互配合的协作机制,各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28]职责明确、机构健全及运行协调的机构体系是构成土地复垦监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可学习英国《环保法案》所体现之“服务型”行政理念设置,就土地复垦监管主体的部门分工予以科学完善。一方面,可完善土地复垦主管部门的机构建制。即以满足本地区复垦工作开展需要为根本准据,充实土地复垦主管机构的部门与员额设置。应进一步查核各级各地区人民政府土地主管部门的建设现状,确保土地复垦主管部门的建制适配本地区的土地复垦目标任务;可借助土地复垦进展考核工作的常态化开展,以形成各级政府完备复垦主管部门建制的倒逼机制。另一方面,可创建土地复垦所涉部门的协同机制。即明确土地复垦工作开展所涉部门的相应职责,以此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复垦协同机制。应进一步厘清政府各部门的土地复垦监管职责,形成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为主、其他相关政府部门为辅的监管格局;可借助“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29]的推行,就土地复垦工作开展所涉“资金监管、绩效机关和人员监管”[30]予以细致规定。
其三,合理收取土地复垦费。我国《土地复垦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在土地复垦义务人不复垦或复垦验收经整改仍不合格情形下,应缴纳土地复垦费,作为有关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代为组织复垦的经费。《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31]第三十二条指出,土地复垦费构成历史遗留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复垦资金来源。然则土地复垦费的收取标准是否足够清晰、使用制度是否足够合理,都值得进行深层次的考量与研究。土地复垦费制度构成生产建设活动损毁土地复垦实践的经费保障,则可学习英国《环保法案》所体现之“服务型”行政理念设置,就土地复垦费的取得与使用制度予以公平安排。一方面,可建立土地复垦费预收制度。即土地复垦监管主体在代为组织复垦之前,依据合理标准向义务人预先收取复垦费用。应制定细致完备的土地复垦费标准,依据损毁情况、复垦目标及工程造价等为主导指标,详细拟定相应的子项标准;在收取土地复垦费时,应设置相应程序以充分保障复垦义务人的知情权、监督权及救济权。另一方面,可推行土地复垦费按项管理。即土地复垦义务人所缴纳的土地复垦费,专款专项使用于其所损毁的土地。土地复垦费按项管理目的既在于保障每块损毁土地的复垦工作都能落实到位,又在于保障土地复垦义务人得到公平合理的法律对待。在土地复垦工程竣工之后,实行多退少补的收费原则,切实保障土地复垦义务人的合理利益。
有关“法治”三农(第10卷)的文章
现有行政处罚方式设定以财产罚为主导种类,并设置逾期未缴纳土地复垦费这一情形面临之能力罚。即基于土地复垦行政处罚措施类型阙如现状,扩大能力罚适用情形并引入他种行政处罚形式。其二,合理减轻土地复垦义务主体的法律责任。即细致规定损毁土地的认定程序与救济机制,客观界定复垦义务人的责任范围。......
2023-08-07
污染土地复垦监管的罚则设定是指污染土地复垦义务人拒不履行土地修复,法律就该消极行为所设定的惩罚性规则。英国首次将不履行土地复垦义务的行为规定为犯罪,以加大对拒不从事污染土地修复工作的制裁力度,从而强化土地复垦的法律责任保障。基于此,英国高度重视污染土地的治理问题,运用刑法手段实现污染土地的复垦保障。......
2023-08-07
污染土地复垦监管主体的职权配备是指依法实施污染土地复垦监管之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权限。例如,《环保法案》第78B条规定:“地方政府须依国务大臣发布之指南不时检查其辖区以识别污染土地和确定特别场址,并将污染土地的识别结果告知适当机构、土地所有者与占有者以及其他适当主体。”[16]污染土地复垦监管主体履行识别污染土地的法定职权,进而明晰污染土地复垦工作的监管客体,即属服务行政理念的现实彰显。......
2023-08-07
关于农业补贴实施的过程监管的完善,可按照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进行,即横向的监管参与主体设立与纵向的监管实施环节设计两个方面。......
2023-08-07
从北魏至隋唐时期,主要的土地制度为均田制。但是据有关资料记载,不同时期所实行的均田制是不同的。[7]但是,制定均田制的主要的目的却是相同的,即保护土地国有制,力图减轻土地兼并,解决民众穷困饥馑的严重现实的问题。[8]以均田制为主要土地制度的隋唐,其国有土地和私人土地的种类都很多,不同种类土地的主体配置也不完全相同。国有土地所有权人为皇帝,口分田、屯田实际使用人为农民,职分田使用人为官吏。......
2023-08-07
可借鉴英国有关污染土地识别的立法规范,以“标准化”理念推进我国损毁土地认定标准的准确化、识别程序的严格化。其一,准确界定损毁土地的认定标准。损毁土地的内涵界定内在构成土地复垦诸项制度要素设定之逻辑起点,则可参照英国《环保法案》就“污染土地”之法定内涵界定,就损毁土地的认定标准予以准确规定。其二,严格设定损毁土地的识别程序。该类程序主要应用于历史遗留损毁土地与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识别活动。......
2023-08-07
污染土地复垦监管的责任减免是指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形下,就复垦义务人的修复义务予以限制或免除。作为有效弥补污染土地所造成的损害,有效分配不同责任主体间责任大小,保障受污染土地复垦实效,恢复土地生态秩序的重要保障,英国有关受污染土地复垦的法律责任规范宽严相济,设定较为合理。英国污染土地复垦相关立法明确了一些责任限制与免除的情形。其二,创设责任减免具体措施。......
2023-08-07
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的主体应当符合“三权分置”的指导思想,这一点要求我们不能将主体局限于传统的身份农民。因此,当前我国经营权的主体的确定理应有利于促进经营权的流转,促进效率的提高。“三权分置”的目的之一,即是搞活农村的经济,亦即通过扩大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的主体,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农村集体土地经营权主体的确定应当以实际利用人为中心。......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