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就发布了《电子商务示范法》,至2000年底,已有十几个国家制定了电子商务基本法。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工作进展缓慢,立法机关和学者对电子商务基本法的立法条件是否成熟仍存在争议。而缺少电子商务基本法使许多应当明确的电子商务基本法律问题缺乏明确的制度依据,客观上造成了实践中各部门的多头立法。这些特点显然不符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实践以及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指导思想,应当予以改正。......
2023-12-02
我国农村电商服务发展的大背景得益于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同时得益于国家出台的政策性文件以及颁布的相关法律。
2000年,全国人大制定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这标志着我国互联网总体进入了法治化,同样在2000年国务院又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和《电信条例》这两部关键性的行政法规,也就是说在2000年国家共出台了三部重量级的文件,因此该年被人们称为“互联网法治元年”。在2004年时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电子签名法》,这意味着国家对于纸质合同的突破,意味着在互联网环境下,对于电子商务中合同签名进行进一步的法律规制。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2009年,全国人大颁布了《侵权责任法》。这部法律的出台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虽然我国并未单独颁布一部关于在电子商务合同中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如何保护,但消费者在电子商务行为中受到侵害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来寻求保护,这相对于没有法律保护而言,也是一种进步。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制定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全面宣示了国家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决心。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网络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网络交易平台的先行赔付义务和连带责任等,进一步突出对于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及全国人大通过的《国家安全法》等。这些法律一部部的出台,都从不同程度上对于农村电商服务的发展起到引领与促进作用。
有关“法治”三农(第10卷)的文章
1996年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就发布了《电子商务示范法》,至2000年底,已有十几个国家制定了电子商务基本法。但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工作进展缓慢,立法机关和学者对电子商务基本法的立法条件是否成熟仍存在争议。而缺少电子商务基本法使许多应当明确的电子商务基本法律问题缺乏明确的制度依据,客观上造成了实践中各部门的多头立法。这些特点显然不符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实践以及国际电子商务立法的指导思想,应当予以改正。......
2023-12-0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有保有压的选择性决策,对那些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要保证生产要素有效供给;对依靠投资驱动的落后产能和僵尸企业要实行压制措施,像韩国一样适当淘汰、重组等。政府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要减少管制、自我“瘦身”,就是减少政府开支,精简部门,结构性压缩财政开支。可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功更有利于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24-01-19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减少无效供给,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减法”,才能扫清经济社会发展路上的障碍,为增加有效供给、促进产业良性发展腾出更多空间。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五大任务,其中去产能是重点之一。减少无效供给还需要去库存。......
2024-01-19
“软供给”的第一要务是人才和干部供给。推进金融改革需要先进的信息供给系统。“软供给”的第三个方面是监管供给。监管供给本质上是“系统性信任供给”。我国金融改革要兼顾总量与结构、效率与公平、创新与安全、国际参与与国家战略等的平衡,总体上是要提升中国金融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服务和服从于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
2024-01-19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提供新的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但也必然包含思想理论等方面的供给。我把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称为“硬供给”,把思想理论等方面的供给成为“软供给”。“硬供给”包括:1、产权结构改革。鼓励中小微金融机构创新发展,为其提供行业风险指引。如果这些“硬供给”跟不上,制度、产品、服务等创新活动就会扭扭捏捏,拖泥带水,反反复复。......
2024-01-19
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应着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杨蕾杨兆廷摘要: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今后必将以服务农村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成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乃至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及“加减乘除法”(一)增产能,多做“加法”农村金融的产能指金融支农的供给能力。......
2023-11-3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经济走到十字路口的新的战略选择,方向是改革开放。现在,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大投资国,中国企业纷纷“走出去”,在全球市场配置资源,制度供给应该是完全不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是制度供给的结构性改革和调整,整个制度供给、政策供给必须要整体再造,以适应现在对外开放新形势和经济新常态。其次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和调整。......
2024-01-19
目前,供给侧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要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扩大有效供给需要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更好满足社会需求。扩大有效供给还需要全面提高民用产品质量,更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2024-01-1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