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小学语文教材里的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路径

小学语文教材里的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路径

【摘要】:(三)教学路径提炼结合《牛郎织女(一)》一课的教学,现将中国民间故事的教学路径提炼如下:图5-3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路径课题组认为民间故事的教学可以跳出文本教学的固有模式,抓住其“口耳相传”的传承特点,将传承作为教学视角,遵循民间故事的传承规律,将学生置于“讲述者”的角色进行教学,从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并实现民间文化在学生身上的传承。

民间故事承载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代表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凝结着最为朴素的价值观。学生在阅读民间故事的同时,如何沿袭民间故事传播的路径,在讲述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提升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课题组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与探索。

(一)教材分析

《牛郎织女(一)》是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主题下的第二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牛郎织女》故事的前半部分:牛郎从小父母双亡,受哥嫂虐待,和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和织女组成了幸福的家庭。课文内容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浅显易懂。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感受故事中所蕴含的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将这篇具有神奇色彩的民间故事娓娓道来,首先就要研究教材。以下是本课课后练习:

❖默读课文,说说牛郎和织女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

❖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发挥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再和同学演一演。

img牛郎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img仙女们商量瞒着王母娘娘去人间看看。

根据以上两个学习任务,可以发现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编者对五年级学生学习民间故事的清晰定位(见图5-2):

图5-2 中国民间故事教学定位

(二)教学框架设计

《牛郎织女(一)》教学框架

1.借助图片,揭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

2.检查预习,梳理人物,借助关系图,了解故事的内容。

3.聚焦语段,学讲故事,生生互评,习得讲故事的方法。

4.发挥想象,在写得简略的地方进行创造性复述。

5.总结方法,布置讲故事作业。

(三)教学路径提炼

结合《牛郎织女(一)》一课的教学,现将中国民间故事的教学路径提炼如下(见图 5-3):

图5-3 中国民间故事教学路径

课题组认为民间故事的教学可以跳出文本教学的固有模式,抓住其“口耳相传”的传承特点,将传承作为教学视角,遵循民间故事的传承规律,将学生置于“讲述者”的角色进行教学,从而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想象力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并实现民间文化在学生身上的传承。

此外,学生对于民间故事本来就很感兴趣,为了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时应采取合适的手段,如思维导图、看视频、表演、有感情地朗读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愿讲、乐讲民间故事,使之成为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

上海市松江区民乐学校王言 提炼路径并撰文

[1]王悦.牛郎织女故事的过去与现在:民间传说的话语重构与记忆变迁[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2019.

[2]于强.传承视角下民间故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以《牛郎织女》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5):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