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顺应它来治理国家就会吉祥,顺应它而出现秩序混乱就会产生凶患。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幽深又幽深的道,是一切变化的法门。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2023-09-23
1.传统文化
1)传统文化的内涵
细致分析传统文化,可从字面上分解为“传统”与“文化”两个层面来理解。
语文教育家顾黄初先生曾论述:“传统,本来就是一个模糊概念,按照字面理解,传统是指历久沿袭下来,具有某种特点的观念和做法,它体现在许多社会因素中,风俗、道德、制度以及文艺、教育、学术研究等等。”[4]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概论》中写道:“所谓传统,不外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思想要素的、前后相继的、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5]基于此,本研究涉及的“传统”界定为:自古至新文化运动开启为止的中国历史时期中形成的,流传至今的,影响华夏民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风尚等深层文化的社会心理和行为习惯。
“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汉刘向所著的《说苑》中,表述为:“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刘向所述的文化意指“文治教化。”而今天所说的“文化”与上述定义存在一定区别。当今中外学者对于文化的研究日益充盈,有关“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写道:“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6]美国文化学者 A.L.克罗伯(A.L.Kroeber)和克莱德·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nn)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书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70多种。“文”的本意是各色交错的纹理,《礼记·乐记》有“无色成文而不乱”的表述。以这样一种本义为基础出现了后来的诸多引申含义。生成、造化是“化”的本义,《礼记·中庸》有“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的表述。西汉以后,“文”“化”合并为独立词使用。一般来说,我们将文化简述为“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其中都隐含着思想、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所以,文化可以狭义地理解为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道德、历史、科学、文学、艺术等内容。本课题所涉及的文化主要立足于文化的狭义理解展开论述。
综上所述,本课题所研究的传统文化特指李宗桂提出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至今具有重要价值的思想文化”[7]。
2)传统文化的要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数次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教育部颁布了数份关于传统文化的文件。本课题主要以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明确传统文化的要素包括三个方面[8]:
第一,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所谓家国情怀是中华儿女对祖国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它主要体现在民族文化与民族认同中。民族文化指华夏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其中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认同指中华儿女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耻辱,深植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第二,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所谓社会关爱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具有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品质。它主要体现在传统礼仪与中华美德中。传统礼仪指中国传统的礼节和仪式;中华美德指华夏民族大众所推崇的高尚道德行为。
第三,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所谓人格修养指个人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的综合素质。它主要体现在行为习惯与良好品质中。行为习惯指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与习惯;良好品质指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长期践行的,包括人的素质、健康、智商、情商、逆商和知识、文化素养,最终沉淀形成的一种良好素养。
有关小学语文统编教材里的传统文化的文章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故水旱不能使之饥渴,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顺应它来治理国家就会吉祥,顺应它而出现秩序混乱就会产生凶患。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幽深又幽深的道,是一切变化的法门。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2023-09-23
“日新月异”观念主要包含人们的变革和创新意识,其中关于“时”的观念,尤其值得人们深思。强调“时中”、“与时偕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日新月异”观念与简单机械的进化论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精神。日新月异的理念源远流长。......
2023-09-23
“天下大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它突出反映了前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对美好社会的情感寄托和向往,成为产生大同理想的社会土壤。儒家思想对大同理想的影响最大。孟子的理想社会,是一个完满的道德共同体。这种历史观,被融入了后来的大同理想。......
2023-09-23
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品德。守信是遵守原则,履行承诺,言行如一。诸子中以儒家对诚信的发挥最为典型。诸子还深入探讨了“诚信”原则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强调诚实守信不应该盲目、僵化,在面临两难矛盾时必须作理性的权衡。《荀子·强国》指出,“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大乱”,从执政管理的角度说明诚信是“君人之大本”。在这一背景下,“诚信”作为道德规范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
2023-09-23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由孔子明确提出。随着孔子创建的儒家占据古代思想的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在思想文化上,在处理中外文化关系上,“和而不同”理念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体现中华文化会通精神的核心理念。史伯关于和同的看法,可以看成我国历史上“和而不同”思想的最早表述。史伯和晏子的议论,已经明显地蕴含着“和而不同”的思想。礼仪便是以风俗习惯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
2023-09-23
“仁者爱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孔子的“仁者爱人”以“爱人”作为“仁”的基本规定,“仁”就是“爱人”,这就是“仁者爱人”的含义。这表明“仁者爱人”要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开始,即从爱自己的至亲开始实践“仁道”,然后推广开来而去爱其他人。“仁者爱人”理念还包含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卓越见解,这体现为“泛爱万物”的思想。......
2023-09-23
“居安思危”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也就是“安不忘危”或“居安思危”的意识,指人们身处太平顺达的境遇却不忘记出现危险祸患的可能性,时常提醒自己加以警戒,并采取积极措施预防或推迟祸患的降临。君子的这种修养和警惕,就是忧患意识。国家覆灭与兴盛的正反经验,提醒人们要有忧患意识。......
2023-09-23
道法自然的理念最早由道家提出,不断发展演变,影响了法家、儒家等。道法自然理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老子》称“道法自然”,“道”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千变万化的世界。道法自然指出了天地万物的产生是自然而然的,道的运行也是自然而然的。......
2023-09-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