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下午,在医院接受检查后,涂可蔼直接被隔离在协和医院感染科。涂可蔼回忆,“凌晨4点,区里做出决定,封闭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服用感冒药无果后,1月3日,涂可蔼请假到社区医院打吊针。“当时我一个人在医院,感觉到非常的孤独和无助,那时候诊断我为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一切都是未知的,加上我症状不断加重,我心里感到了一丝恐惧。”......
2023-08-07
灾难都是突发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譬如地震、海啸、台风以及新冠肺炎,它都是以一种突发的姿态出现,来挑战人类的智慧与极限。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熊念事先制订的陪家人度假的计划。作为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掌门人”,他是第一个率队“抢出”武汉市首个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人。
他虽然不是传染病专家,但其扎实的医学专业背景,还是能让他判断得出此次疫情非同小可。1月中旬,该院住院部10楼肿瘤科一位病程10年的患者去世,去世时双肺全白,整个肿瘤科的医护人员都感染了,包括12位医生、14位护士。
风暴猝不及防地来临,“我们似乎看见了魔鬼的影子”。熊念回忆说,初期对新冠肺炎的传染性认识不足,呼吸科之外的科室防护不足。
随后,他紧急启动病房改造,把9楼病房改成呼吸三科,并对10楼病房进行全面消毒。几天后,又组织将10楼改建成了呼吸四科,尽可能多地收治患者。
1月21日,武汉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会议上,有专家提出了发热病人集中就诊的“7+7”新模式,即城区7家大型医院帮扶7家二级公立医院,被帮扶的医院作为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专门接诊、收治发热患者,减少发热患者在不同医院之间的流动。
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以下简称“武汉红会医院”)成为首批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之一,1月22日,武汉红会医院的门诊量达到单日1700人次。第二天,门诊量达到这家百年医院的历史高峰——2400人次。
熊念说,对武汉红会医院这家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而言,根据医院设计的容量,门诊量一天最多800人次。800平方米的门诊大厅,密密麻麻全是人。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我们又组织人员按防护要求重新站队,就诊的患者和家属从医院一直排到门外的马路上。
一边是门诊要接诊数量达两三倍于日常的疑似病人,一边是住院部要紧急转移原有的300多名其他疾病的患者。除此之外,还有传染病医院最基本的清洁区、污染区的改造。
熊念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好在组织上安排他在其他医院副院长岗位上锻炼过,“否则自己真的应付不过来”。
1月23日下午3点左右,武汉红会医院迎来第一批住院的新冠肺炎病人。按传染病医院的要求改造后,只有400张床位,但当天晚上就收了340位病人,第二天就满了。
至暗时刻,一小时一小时地扛。回忆起1月21日的那个下午,熊念几度哽咽。他心疼自己的战友,当第一批患者涌入发热门诊时,当时武汉红会医院标准的医疗防护服只有13套,“就靠13套上了战场”。
防护物资极度匮乏,很多医护人员的防护服只能反复穿,上完一班脱下来喷酒精消毒,消完毒晾干以后接着再穿。
最开始的一个月,医院里的防护物资只能保证半天,救治的医疗物资同样极为稀缺。更让人头疼的是医院没有那么多呼吸机、那么高流量吸氧设备、那么多急救仪器设备。
熊念决定用“土”办法开展自救,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难题。当时医院只有5台心电图机,由专人负责天天拎着到病床前去为患者做检查。以前,医院只有几个科室用氧气就行了,现在每个病人都要用氧气,熊念组织了一支移动搬运氧气团队,二三十个年轻小伙子天天搬运。
在武汉红会医院门口,两个10米高、直径2米的白色大氧气罐引人注目,就是当时临时想出来的办法。熊念说:“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急救措施,患者或家属就容易找医生扯皮。我们只好快速想办法解除患者焦虑与恐慌的心理。”
医护人员的严重不足伴随整个抗疫的初期。一个病区有30位患者、5位医生、八九位护士。在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很多护士都是12小时倒班,弹性排班,只要哪里人不够,就往哪里顶上去。“忙的时候,就连喝口水都要挤时间。”
有关青春蝶变 湖北武汉新时代青年心灵成长记的文章
1月5日下午,在医院接受检查后,涂可蔼直接被隔离在协和医院感染科。涂可蔼回忆,“凌晨4点,区里做出决定,封闭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服用感冒药无果后,1月3日,涂可蔼请假到社区医院打吊针。“当时我一个人在医院,感觉到非常的孤独和无助,那时候诊断我为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一切都是未知的,加上我症状不断加重,我心里感到了一丝恐惧。”......
2023-08-07
救护车来了,见产妇只有丈夫一人陪伴,贾青青将他们护送至医院,帮忙办理入院手续、购买新生儿用品等。2019年,贾青青的爸爸突发重病,医护人员穷尽了所有抢救方式,结果她的爸爸还是离开了人世。2020年,武汉遭遇前所未有的疫情,贾青青只好接过生活抛过来的一个又一个挑战。经历过疫情洗礼后的贾青青比以前更成熟了,她说,即使困难再大,只要勇敢面对,一个个去解决,没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
2023-08-07
当四川医疗队的专家走进武汉红会医院的ICU时,发现这里居然没有负压隔离病房的条件,被认为“简直是在病毒中‘裸奔’”。小心谨慎的熊念在疫情期间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关停门诊48小时。对这位“80后”院长而言,关键时刻的决策可能危及自身的风险也不少。武汉红会医院的发热门诊临时关停的消息一度引来上级的调查,最后还是认可医院的做法。......
2023-08-07
1月26日下午,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138名医护人员抵汉后立即进驻红会医院,开展定点援助,所有人的感觉是救星到了。“病床早就住满了,病人已过度饱和。”“花了5天左右的时间区分开了,比武汉市相关文件规定的还早10天。”疫情期间,红会医院总共转了2000多例。“协和本部支援队、四川援鄂医疗队以及北京、上海、陕西的志愿者给我们提供了巨大帮助,如果不是他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扛过来!”......
2023-08-07
经历了这一次自己生病以后,周宁有一个特别的感悟,“医生了解病人永远不够”。第二天早上查房的时候,老专家跟周宁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儿科医生很有爱心,能够理解病人的难受,理解家长的难受。在周宁的日记中,去年的1月21日开始发烧,高烧持续了两天。周宁经常检讨自己,时间长了是不是变成了老油条,还能不能够保持当“小医生”时敏锐地感受病人痛苦的心理状态,“做医生也要永葆初心”。......
2023-08-07
在那“被遗忘的角落”,肖帅既是工人又是“经理”。听完建议,肖帅觉得“这想法蛮好”。此言一出,有人嘀咕:“获得荣誉的肖帅开始骄傲了?”“做好标杆真的好累”,这些经历冲击着他过去多年的成长思维,以前总认为只要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要在不断向前进步就行,现在发现,自己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会被无形之中放大。“企业总需要迈出第一步的人。”一个“冲”字,成为他稳扎稳打的价值信念。......
2023-08-07
我叫华雨辰,是青山区钢花小学的音乐教师,我报告的题目是《“志愿红”微光成炬》。这就是英雄的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战斗!像我们这样的志愿者在武汉还有几万名,我们都是普通人,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普通事,但我们坚信众志成城,微光成炬。这就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2023-08-07
有员工怀孕调休得找她审批;有员工反映问题得找她汇报;有领导班子集中会议她得参加发言。董莉告诉她,得科室报备了以后,向主要领导请示,领导班子通过后就可以了。在领导班子会议上,甘如意递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增设新设备。陈莺发现,她提的建议是基于日常工作观察中得到的,有一定建设性,“她在主动地迎接新生活,适应新角色”。疫情过后的第一个春节,甘如意选择留在了岗位值班,跟父母视频,报平安。......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