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来了,见产妇只有丈夫一人陪伴,贾青青将他们护送至医院,帮忙办理入院手续、购买新生儿用品等。2019年,贾青青的爸爸突发重病,医护人员穷尽了所有抢救方式,结果她的爸爸还是离开了人世。2020年,武汉遭遇前所未有的疫情,贾青青只好接过生活抛过来的一个又一个挑战。经历过疫情洗礼后的贾青青比以前更成熟了,她说,即使困难再大,只要勇敢面对,一个个去解决,没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
2023-08-07
青春岁月,弹指一挥间!翻开手中的青春手册,你看到的是时光在无言的静寂中消逝,还是被精彩的人生装点得无比美丽,或者是虽平淡却一点一滴都真实可追忆?
武汉市江夏区藏龙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这样一名医生,她在青春的时光里刻下爱岗、敬业、感恩、奋斗的痕迹。
她,就是甘如意。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期间“骑行回单位上班”的壮举,单位的同事们大多注意不到她。她总是默默蹲在化验室,一个接一个地做样本,你跟她说什么话,她也回答得很简短。
这个沉默的姑娘,在2020年疫情席卷武汉时,在最危急的时刻,骑行4天3夜,辗转300公里,从家里回到单位上班。“我姓甘,我不怕苦。”年轻姑娘的壮举,在那个最严寒的冬天里,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与她如约采访的那天,她的手机不小心摔坏了,记者的电话打不进来,她也打不出去,屏幕上都是一道道的裂缝。甘如意尝试开机,但彻底坏了,她脸上没有抱怨的表情。
大部分时间,她更愿意待在三楼的化验室,给病人查血。她梳着低马尾,话少,虽然门口挂着“全国抗疫英雄甘如意示范岗”这几个字,她低着头走进走出。
2020年初,武汉疫情暴发,1月23日,武汉“封城”。24岁的甘如意彼时已经回家过年,她是武汉江夏区金口卫生院的化验员,家在湖北荆州市公安县斑竹垱镇杨家码头村,两地相隔300公里。
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甘如意是个内向的姑娘,不太爱表达,但自己心里很有主意,琢磨了好几天后,她决定回到工作岗位上,减轻同事的工作压力。“疫情有点严重,化验室只有一个人,忙不过来吧。”
爹妈自然是不同意的,武汉已经“封城”,人人避之不及,本来庆幸女儿提前回来了,如何能让她再回去?甘如意很坚持,想法也很简单:化验室只有两名员工,自己不回去,就只有同事一个人上班,哪里撑得住呢?反复沟通很多次,父母拗不过女儿,终于还是点了头。
但此时的武汉,并不是想去就能去。回去的路途遥远,同时还有重重关卡。甘如意找村里开了临时通行证,卫生院也给她开了返岗证明,但公共交通已全面停止,怎么回去成了大问题。
骑自行车吧。她想来想去,觉得骑车是个好主意。“以前上学都是骑车去的,这个我熟。”她给包里塞进泡面饼干和橘子,脚一蹬,出发了。
2020年1月31日,大年初六,甘如意从家里出发。第一站是到公安县城,从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她骑了5个小时,当晚借住在远房亲戚家。
这辆自行车从小学就跟着她,一路骑到中学,每天10公里,一路走了9年。但在这一趟艰难的旅途中,“老伙伴”没能陪着甘如意走到最后。2月1日清晨,甘如意骑着车往荆州继续走,在荆州长江大桥被拦下了。由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不让通行。甘如意掉头回到埠河镇,把自行车寄存在一个副食店里。“妈,你来帮我取一下自行车嘛。”打完这个电话,她开始步行,走过长江大桥,等到达荆州市时,天已经黑了。这是寒冷的冬天,没了自行车的甘如意,返岗之路走了不到一半。她在旅馆里歇了一晚,却从没想过要转头回家。
2日天刚亮,甘如意洗漱出门,荆州下起了雨,她拦出租车准备继续走。连续拦了十多辆车,出租车师傅都说去不了。她站在荆州街头大哭了一场,“那时候感觉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很绝望”。
哭完这一场,她擦擦眼泪,还是决定往前走。“我都走到这里了,总要想办法克服困难往前走啊!”左转右转,甘如意找了一辆共享单车,打开手机导航,顺着318国道,她又蹬着轮子往前走。
从荆州到潜江,这一路和曾经见过的模样已经大不相同。车也少、人也少,甘如意一路拼命蹬——她得在天黑前赶到潜江。晚上8点,疲惫至极的甘如意,终于在绵绵小雨中到达潜江。
有关青春蝶变 湖北武汉新时代青年心灵成长记的文章
救护车来了,见产妇只有丈夫一人陪伴,贾青青将他们护送至医院,帮忙办理入院手续、购买新生儿用品等。2019年,贾青青的爸爸突发重病,医护人员穷尽了所有抢救方式,结果她的爸爸还是离开了人世。2020年,武汉遭遇前所未有的疫情,贾青青只好接过生活抛过来的一个又一个挑战。经历过疫情洗礼后的贾青青比以前更成熟了,她说,即使困难再大,只要勇敢面对,一个个去解决,没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
2023-08-07
1月26日下午,四川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的138名医护人员抵汉后立即进驻红会医院,开展定点援助,所有人的感觉是救星到了。“病床早就住满了,病人已过度饱和。”“花了5天左右的时间区分开了,比武汉市相关文件规定的还早10天。”疫情期间,红会医院总共转了2000多例。“协和本部支援队、四川援鄂医疗队以及北京、上海、陕西的志愿者给我们提供了巨大帮助,如果不是他们,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扛过来!”......
2023-08-07
经历了这一次自己生病以后,周宁有一个特别的感悟,“医生了解病人永远不够”。第二天早上查房的时候,老专家跟周宁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儿科医生很有爱心,能够理解病人的难受,理解家长的难受。在周宁的日记中,去年的1月21日开始发烧,高烧持续了两天。周宁经常检讨自己,时间长了是不是变成了老油条,还能不能够保持当“小医生”时敏锐地感受病人痛苦的心理状态,“做医生也要永葆初心”。......
2023-08-07
1月5日下午,在医院接受检查后,涂可蔼直接被隔离在协和医院感染科。涂可蔼回忆,“凌晨4点,区里做出决定,封闭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服用感冒药无果后,1月3日,涂可蔼请假到社区医院打吊针。“当时我一个人在医院,感觉到非常的孤独和无助,那时候诊断我为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一切都是未知的,加上我症状不断加重,我心里感到了一丝恐惧。”......
2023-08-07
当四川医疗队的专家走进武汉红会医院的ICU时,发现这里居然没有负压隔离病房的条件,被认为“简直是在病毒中‘裸奔’”。小心谨慎的熊念在疫情期间却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关停门诊48小时。对这位“80后”院长而言,关键时刻的决策可能危及自身的风险也不少。武汉红会医院的发热门诊临时关停的消息一度引来上级的调查,最后还是认可医院的做法。......
2023-08-07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熊念事先制订的陪家人度假的计划。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成为首批发热患者定点诊疗医院之一,1月22日,武汉红会医院的门诊量达到单日1700人次。1月23日下午3点左右,武汉红会医院迎来第一批住院的新冠肺炎病人。......
2023-08-07
基层成了熊念汲取营养的沃土。2015年,熊念参加湖北省委组织部、共青团湖北省委的第四批博士服务团,担任秦巴山区十堰市茅箭区人民医院副院长。基层的经验又被带到了协和东西湖医院。35岁的海归博士、神经内科专家熊念出任院长。......
2023-08-07
远在广州与父母过年的中建三局员工肖帅,尚未察觉疫情的严重性。考虑到他远在千里之外,公司婉拒了他。肖帅一再解释,最终获得批准。他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武汉已成为疫情突发地区。父母在广州买房后准备接他到身边,他却坚决留在村里陪奶奶。1月29日下午,几乎没任何准备,还穿着过年时的皮鞋,肖帅独自驾车“逆行”武汉。17个小时,1400公里路程,次日上午10点,肖帅出现在火神山医院施工现场。......
2023-08-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