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武汉青年心灵成长记-青春蝶变 湖北武汉新时代青年心灵成长记

武汉青年心灵成长记-青春蝶变 湖北武汉新时代青年心灵成长记

【摘要】:救护车来了,见产妇只有丈夫一人陪伴,贾青青将他们护送至医院,帮忙办理入院手续、购买新生儿用品等。2019年,贾青青的爸爸突发重病,医护人员穷尽了所有抢救方式,结果她的爸爸还是离开了人世。2020年,武汉遭遇前所未有的疫情,贾青青只好接过生活抛过来的一个又一个挑战。经历过疫情洗礼后的贾青青比以前更成熟了,她说,即使困难再大,只要勇敢面对,一个个去解决,没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

2008年,贾青青从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在武昌车站工作了一段时间。2009年12月26日,武汉站启用,她调往武汉站。那天,新车站周边还有淤泥,22岁的她穿着套鞋,脚踩着泥巴来上班。

十余年间,她与同事们一起,见证了车站每日到发旅客从2000人次升至20余万人次,成为全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

从为旅客检票做起,贾青青一直在车站做客运值班员工作,练就了眼勤、嘴勤、腿勤的“必杀技”。2019年,她成长为车站“五星服务组”负责人。

“旅客有困难,要用最快的速度去响应,给出最优解决方案。”客运服务工作很琐碎,贾青青一直要求自己“用心”。2018年、2019年,她连续两年获评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

每次荣誉的获得,都是她真情付出的结果。

2019年5月10日下午,贾青青正值班,一名男子慌慌张张跑向服务台:“帮帮忙!我老婆快生了!”

这对夫妻原准备乘坐高铁回孝感老家待产,没想到妻子在候车室突然临盆。贾青青赶紧边拨打120,边广播寻医,然后和同事拿起毛毯、医药箱赶往现场。旅客中正好有3名护士,也赶来帮忙。

贾青青边维持现场秩序,边为产妇撑起几把雨伞,搭建起临时产房,同时陪她说话、稳定情绪。所幸孩子顺产,母子平安

救护车来了,见产妇只有丈夫一人陪伴,贾青青将他们护送至医院,帮忙办理入院手续、购买新生儿用品等。

两天后,她利用休息时间,带着营养品再次来医院探望。看到这对母子各项体征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2020年8月,贾青青被任命为武汉站客运车间三班值班站长。每天8时30分,她准时召集班组80多名小伙伴,清点发放防疫物资,部署一天的工作。

从进站电梯楼梯处如何引导控流,进站口如何设置引导旅客有序进行绿码核验,如何提醒旅客正确佩戴口罩等重点防控事项,再到大客流站台列车交会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她了然于心,提前做出提示和组织安排。

疫情在每个人身上打上了新的烙印。”每天穿梭在车站巡逻,贾青青注意到,旅客们候车时更有序了,人们之间多了相互礼让。

2021年1月28日,春运大幕开启。贾青青和同事们每4小时就要对扶梯、扶手、栏杆、座椅等重点区域进行盯控消杀。在出站口处设置隔离室、医疗室,如有体温异常情况,确保能及时处理。“或许正是去年那场刻骨铭心的经历,让我们对做好客运服务的本职工作倍感珍惜。”

贾青青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不再害怕挑战,遇事更平静了。“人有时就是在困难时刻成长起来的。”她说。

2019年,贾青青的爸爸突发重病,医护人员穷尽了所有抢救方式,结果她的爸爸还是离开了人世。2020年,武汉遭遇前所未有的疫情,贾青青只好接过生活抛过来的一个又一个挑战。“从没有这样措手不及过,但又不得不去承担,这是我的责任。”

76天驻守车站,付出同样带给她收获。她记得以前,有时遇到故意刁难的旅客,自己哭过鼻子;有时不懂得换位思考,为一件特别小的事而生气。现在来看,跟生命比起来,这一切太微不足道。正如契诃夫所说:“困难和折磨对于人来说,是一把打向坯料的锤,打掉的应是脆弱的铁屑,煅成的将是锋利的钢刀。”

经历过疫情洗礼后的贾青青比以前更成熟了,她说,即使困难再大,只要勇敢面对,一个个去解决,没有什么坎儿是过不去的。

(朱娟娟 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