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湖北武汉新时代青年肖帅:成长记中青年心灵蝶变

湖北武汉新时代青年肖帅:成长记中青年心灵蝶变

【摘要】:在那“被遗忘的角落”,肖帅既是工人又是“经理”。听完建议,肖帅觉得“这想法蛮好”。此言一出,有人嘀咕:“获得荣誉的肖帅开始骄傲了?”“做好标杆真的好累”,这些经历冲击着他过去多年的成长思维,以前总认为只要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要在不断向前进步就行,现在发现,自己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会被无形之中放大。“企业总需要迈出第一步的人。”一个“冲”字,成为他稳扎稳打的价值信念。

在那“被遗忘的角落”,肖帅既是工人又是“经理”。现在回想起来,他完全靠着一股韧劲儿咬牙坚持,没有太多的“关心与指导”,反而给了他“大展身手”、锻炼能力的机会。他一度是整个工地上的“大总管”,既锻炼了专业能力,也提升了组织管理水平,这为他担任火神山医院青年突击队队长并出色完成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从泉州到火神山,肖帅认为自己就是在“面对需要被迫成长”,“每当迈出第一步后,就不得不硬着头皮努力前进了”。

和身边“95后”“00后”新同事相比,肖帅发现他们满身朝气,创新性思维活跃,对信息的敏感度和抓取能力特别强。

有一次公司讨论如何把党建融入日常工作,有“00后”建议拿自拍杆在工地上直播讲党课,通过自媒体让每个人都当主持人。

“我怎么就想不到。”听完建议,肖帅觉得“这想法蛮好”。

然而他也不如“70后”“80后”成熟。有一次,他本想表达青年人要勇于担当,却无意中说成“领导们都会老的,我们要顶上去”。此言一出,有人嘀咕:“获得荣誉的肖帅开始骄傲了?”

“做好标杆真的好累”,这些经历冲击着他过去多年的成长思维,以前总认为只要搞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要在不断向前进步就行,现在发现,自己的为人处事、一言一行都会被无形之中放大。他一改从前总喜欢说说笑笑的习惯,如今更偏向于沉默做事。

复工复产后,他奔赴“武汉梦时代”项目施工一线,“丝杆统一高度,风管拼接缝不能超一厘米,垫片不能外露,既要保质保量又要美观……”事无巨细的要求令工人抓狂。

白天跑现场、抓进度,晚上做深化、编方案,在这个华中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零售综合体项目上,他带领团队7个月完成产值5.6亿元。

“别人都向你看齐,如果不能出色完成任务,岂不是打脸吗?”肖帅说。

“工作很积极,态度很主动”是同事李雁对肖帅的评价。他们二人相识于火神山,之后又在同一个党支部参会,在李雁印象中,“不管什么工作,只要问他愿不愿意,他只会说我愿意,永远都冲在前面”。

“企业总需要迈出第一步的人。”肖帅看来,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对待工作,所谓的“牺牲”根本就不算牺牲,而是人生成长的一种历练。

后来,肖帅调往武汉市中心医院杨春湖院区建设项目并担任副总经理。

这是一个集预防、医疗、重大疫情救治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甲医院,是疫后武汉市5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项目之一。

一年前,新冠肆虐,此前从未在武汉生活过的肖帅从广州千里逆行武汉火神山医院。他临危受命担任火神山医院建设项目青年突击队总队长,并在医院交付使用后留守维保直至休舱,70多个日夜献给了抗疫前线。

中国建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国建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共产党员”……荣誉接踵而至,刚刚工作两年多的肖帅一下子成了公司的重点培养对象。

不到半年,疫情彻底扭转了他的成长轨迹,将一个原本整天和钢筋、水泥、图纸打交道的普通职工,一举推到了聚光灯下。

肖帅则用一个“冲”字表达了他对抗疫精神的理解——在最困难的时候冲锋在前,在最危险的地方冲锋在前。“就像把石头扔进水里会打破平静的水面,只要有人勇敢站出来了,就会有更多的人挺身而出。”

而今,他已把冲劲融入了工作中。

一个“冲”字,成为他稳扎稳打的价值信念

(刘振兴 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