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湖北武汉:一条微博引发的青春蝶变

湖北武汉:一条微博引发的青春蝶变

【摘要】:次日,华雨辰意外接到一个领导电话,通知她参加一个活动。也是在当晚,“最美志愿者”华雨辰,正式被推到了流量的顶峰。华雨辰欢喜地去看,高兴劲儿像太阳一样还没有出来,迎接她的却是暴风雨,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被骂到热搜第二了呢”?“武汉志愿者华雨辰”的微博阅读量一度高达1.5亿,讨论7804条。新浪微博工作人员建议她可以设置不可评论,华雨辰拒绝了。带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华雨辰继续从事志愿者抗疫工作。

新闻媒体对普通人的善举,总是在第一时间快速传播。华雨辰亦不例外,从省级媒体到中央媒体,对她的报道从“抗疫中最美‘90后’教师”到“武汉战疫全能志愿者”;赞誉从“凡人英雄”到武汉抗疫“巾帼英雄”。这些新闻,像爱的火炬迅速传遍祖国的四面八方。

人们通过新闻报道,认识了这位美丽、奉献、无私、有担当的志愿者,她似乎成了新时代青年的代名词。

2020年2月2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用2分25秒的时间编辑了一段新闻特写,《华雨辰:做最快乐的“螺丝钉”》。次日,华雨辰意外接到一个领导电话,通知她参加一个活动。领导只是强调:“到时候如实回答就好。”

次日(星期日)下午4时,在湖北武汉举行国务院新闻办记者见面会,时任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袭艳春介绍说:“这是国务院新闻办在湖北武汉举行的第三场新闻发布活动。疫情发生以来,无数普通的工作者默默奉献,团结奋斗,为战胜疫情做出了突出贡献。今天我们就请来了五位普通工作者,走上国家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和我们分享一下他们的故事。我先介绍一下他们: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南四病区主任余亭,中日友好医院援鄂医疗队护理组组长赵培玉,武汉市公安局硚口分局局长张晓红,外卖骑手吴辉,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音乐教师华雨辰。”

华雨辰首次参加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记者见面会,她有些发蒙,在忐忑与紧张中,她迅速地调整自己,面向全国观众讲述武汉抗疫志愿者鲜为人知的一面:“我们这群志愿者们来自各行各业,不同的年龄段,可能疫情结束以后,我们脱下口罩,在街上碰到了也认不出彼此。但是此刻,我们却因为想守护家乡,自发地团结在一起。”

新浪工作人员看到华雨辰发言后,觉得她讲得平实、感人,建议她做微博认证。她给了身份证等信息,并发了一条感谢网友的话。

也是在当晚,“最美志愿者”华雨辰,正式被推到了流量的顶峰。任何事情都有正反两面,当赞誉有加的同时,裂缝也出现了。

一夜之间,质疑、谩骂、讥讽从这个缝隙里,像涌水一样喷薄而出。“作秀”“想红”的质疑声盖过了“最美志愿者”。

那天,有朋友发信息告诉她,她上了热搜。华雨辰欢喜地去看,高兴劲儿像太阳一样还没有出来,迎接她的却是暴风雨,她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怎么会被骂到热搜第二了呢”?

不懂得汹涌的舆情里,暗藏着“杀”机,倘若越想为自己辩解,等待的绝对是“万箭穿心”的下场。华雨辰亦是如此。她首次面对舆情的裹挟,决定用自己的善意去解释,结果她将一位牺牲的志愿者姓名打错了,招来更猛烈的谩骂。她的心情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从最高点,一下子坠落到了谷底。

“挺懊悔的。”华雨辰说,不是因为网友的言论,而是觉得挺对不起牺牲的志愿者。

“武汉志愿者华雨辰”的微博阅读量一度高达1.5亿,讨论7804条。有时,她忍不住拿手机翻看评论,一条条地往下读,有人说她“吃人血馒头”,有人要“新冠病毒带走她”,有人讽刺她是“假志愿者”。

被骂上热搜后,她的私信里每天有两百多条信息,但打开后无法显示。“可能是微博工作人员不想让我看到,主动帮我屏蔽掉了。”新浪微博工作人员建议她可以设置不可评论,华雨辰拒绝了。她认为,“关了反而会让人觉得我经不起别人的怀疑”。

带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华雨辰继续从事志愿者抗疫工作。有时值班,中午在路边吃盒饭,她坐在台阶上,边吃边哭,越哭越伤心;有志愿者举起手机拍她的这段视频,后来传到了抗疫志愿者的群里,很多素不相识的志愿者私信她,不要在意网民的质疑,认真做好自己手头上的每一件事情。“你是什么样的人,大家心里都清楚。”有了“战友们”的鼓励,她心里释怀了许多。

有天晚上,华雨辰在武汉绕城高速出口北湖收费站值班,半个多小时才有车辆经过。她一个人低着头,踢着路上的小石子,看着一块石头在地上滚动,从左边,踢到了右边。有志愿者知道她伤心,也跑过来跟着她一起踢过来,踢过去,小石头在两个人之间飞快地旋转、移动、跳跃。那一刻,她感到被人关爱的温暖。

“有那么几天,就感觉自己好像走到死胡同里出不来了,幸好身边有群正能量的朋友,他们一直鼓励、安慰我勇往直前,不要被流言所中伤。”华雨辰坦陈,被网友误解对她来说“是个重大的挫折”,同时也让她学会了在逆境中坚强。

在此,华雨辰呼吁网民:“即使有所质疑,也要基于事实之上,而不是通过一些臆想武断地给予评价,这样会伤害很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