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马前卒之背后的集体力量:湖北武汉新时代青年心灵成长

马前卒之背后的集体力量:湖北武汉新时代青年心灵成长

【摘要】:在这次疫情期间,医患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融洽程度。疫情对整个公立医疗系统的考验是史无前例的。“更重要的是集体的力量,国家的力量!”武汉“封城”后,天河机场第一架飞机降落的消息传出,正在隔离期的周宁当时眼泪就下来了。“如果没有外地的援鄂医疗队,单凭武汉或湖北本地的医护人员,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武汉“解封”前后,周宁曾多次就疫情防控与多国专家交流经验感受。

周宁坦言,最开始接到要求做事迹报告的通知,是有点纠结、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的。正是武汉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如火如荼的时候,因为要去做报告,要去各个地方跑,自己的门诊要停掉,老病号就找不到医生了;病房工作也会耽误,手术也得停。

“但你现在好歹是个小名人,组织上信任你,交给你的工作你得完成呀。”周宁说。

一旦投入其中,他很快发现其中的意义。

“一次梳理对整个人生节点,是很重要的一个总结。”周宁说,甚至还能发现自己在那些琐碎的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还有一些闪光点,其实还是挺好的。“就像现在挺后悔,当时在抗疫过程中很多珍贵的史料或者瞬间或者画面,没办法把它拍下来写下来,似乎已经开始慢慢淡忘了一样。”

“后来再一想,你讲的是周宁吗?不是的。你讲的是以周宁为代表的一大片医务人员,你只是很幸运地被组织上挑出来做一个代表。”周宁说,意识到这一点,心里就释然了,“在抗疫过程中你到底做了什么,你同行做了什么,为他们代言了,这其实也是我抗疫收尾阶段的工作之一。”

在这次疫情期间,医患互信达到前所未有的融洽程度。病人相信医生,医生也相信病人。

但其中的互不了解是需要正视的。尤其是公众对医生这个行业、医生这个职业了解得少。一个典型的例子,自己管的病人有时感慨:“周医生,我在医院住了三天了,就见了你两面,你们当医生真是太舒服了。”

“但其实他见到我三天来查了两次房,他没有见到我在查房之外,花了多少时间在看门诊,在做手术,在带学生做实验,在开学术会议,他不了解他没看到的。”

不了解就会产生误解,误解就会产生矛盾,矛盾来了,就会产生医患之间的你防着我、我防着你这种状态,这也是周宁想在报告中传递的内容。

一次一次的报告和互动交流中,周宁觉得自己的认知也在不断上台阶。

对于“伟大抗疫精神”,周宁说,立足行业理解,说一千道一万,这么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第一责任主体就是医生和护士,最应该冲在前面的是医生和护士,这是职责所在。

疫情对整个公立医疗系统的考验是史无前例的。作为华中地区最好的医院之一,周宁所在的同济医院甚至将两个崭新的院区全部捐出来,改造成发热门诊和收治新冠肺炎的病房。每次听到总书记说“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躬身入局的周宁总有一种心潮澎湃的感觉,“责任主体没有垮掉,冲上去了。我也觉得这次疫情中同行的表现,可以说在全世界都是最好的”。

如果给抗疫中的自己画一幅像,会是什么样子?周宁说,挺喜欢当时的一张照片,穿防护服的照片。

那是2月20日左右,正在非常艰难的一段时间。30个床,躺了二十几个气管插管的,每天老是想着这个病人怎么搞,今天还能不能活下去。“到ICU都是心情沉重地进去,心情沉重地出来。”

“有的患者刚才还在吃饭,一转眼,病情就急转直下,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心电图就成了直线。”周宁说,心里全是无力感和挫败感。

当时正在换床,记者抓拍了一张周宁的照片,脸色很阴沉,眼神里却有坚毅的感觉,“明知艰险还要努力一把,最后再试一把那种感觉”。

危险总是无处不在,不管在抢救病人中有暴露风险,或者是其他的各种意外暴露。周宁说首先觉得自己不怕,有一腔热血,但是也有科学防范意识,“你要怕的话就不敢去,不敢说自己有多英勇无畏,至少是一个不怕牺牲的马前卒,你该往前冲,也敢于冲锋”。

“更重要的是集体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在周宁看来,医生护士冲在一线的同时,警察、社区、交通、媒体、志愿者各个领域都参与其中,各行各业都有序地协调,都全部跟上去了,这是个系统工程

武汉“封城”后,天河机场第一架飞机降落的消息传出,正在隔离期的周宁当时眼泪就下来了。虽然武汉封闭离汉通道,但是武汉没有被抛弃,没有被整个国家所遗忘,这可能是当时身在武汉的人都有的感受和体验。“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处于危难之中的时候,你能找到主心骨,你就有安全感。”

早期出现医疗挤兑时,周宁的感受更为直观。同济医院发热门诊日常最多接诊二三十个病人,而当时一天要接诊七八百甚至上千个病人。“如果没有外地的援鄂医疗队,单凭武汉或湖北本地的医护人员,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月4日晚,周宁受邀向意大利同行分享防治经验。在1个多小时的交流中,他就病房标准、炎症风暴处理方案、新冠肺炎治疗方案、医护人员防护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意大利专家说:“你们的经验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作为中国最早一批与国际同行交流抗疫经验的医务代表,周宁说:“一线临床医生的救治经验值得与全球同行分享。”

武汉“解封”前后,周宁曾多次就疫情防控与多国专家交流经验感受。在他看来,武汉抗疫的成功,除了个体的努力之外,更多是整个社会能够拧成一股绳,撑起一张网;从全世界范围来讲,美国有很多优秀的医务人员,却没有控制好,不是个体不努力,而是缺了这张网,“这是他们至今仍然深陷新冠疫情的泥淖中不能自拔的一个最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