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青春蝶变:湖北武汉新时代青年心灵成长故事

青春蝶变:湖北武汉新时代青年心灵成长故事

【摘要】:经历了这一次自己生病以后,周宁有一个特别的感悟,“医生了解病人永远不够”。第二天早上查房的时候,老专家跟周宁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儿科医生很有爱心,能够理解病人的难受,理解家长的难受。在周宁的日记中,去年的1月21日开始发烧,高烧持续了两天。周宁经常检讨自己,时间长了是不是变成了老油条,还能不能够保持当“小医生”时敏锐地感受病人痛苦的心理状态,“做医生也要永葆初心”。

上大学的时候,老师们总是教育大家,当医生要有仁爱之心、恻隐之心、同情之心,能够去理解病人的痛苦。

经历了这一次自己生病以后,周宁有一个特别的感悟,“医生了解病人永远不够”。

几年前亲历的一个故事更是让周宁印象深刻。

医院退休的一位儿科老专家因心肌梗死住在周宁所在科室的病床上。这位80岁的老前辈,是全国非常有名的老专家,做完动脉穿刺,一晚上辗转反侧不能睡。“当时大家都觉得老专家好娇气”。

第二天早上查房的时候,老专家跟周宁说,以前总觉得自己是儿科医生很有爱心,能够理解病人的难受,理解家长的难受。直到自己做动脉穿刺,才彻底想通了——以前自己当医生的时候,对病人关爱的理解太肤浅了,病没有长在自己身上,永远不能够理解病人的痛苦。

周宁一直都把老专家的话记在心里。以前,他也总觉得自己有同情心,能够理解病人身体和心理的苦楚。但疫后回想:“病没有长在你身上,刀没有开在你身上,你是不能够真的理解病人的。除非你也病了一场,你才知道病人有多难受。”

回头去看,当医生时间长了就有些麻木——查房的时候,随口就会批评“你这么一个小口子就惊天动地地叫”;有时候看到别人说血压吓人,回一句“这算什么”。“总觉得天天给别人开这个刀,就这么一小口子,有的人坚强,有的不坚强,也不能知道他有多难受。”

而且这个职业的特点决定了,如果医生总是对别人这么同情,每天都难受,也会影响工作,再加上时间长了也会变得麻木,所以对病人的痛苦,医生很可能会选择视而不见。

这一次确实给了自己反省的例子。

在周宁的日记中,去年的1月21日开始发烧,高烧持续了两天。“那种发烧乏力、腹泻、眩晕感,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难受。”

周宁说,以前教科书描写感染以后病人出现乏力,甚至描述极度乏力。但什么叫“极度乏力”?这一次生病才真正有概念,就是小便憋得很难受了,想上厕所却爬也爬不起来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在家里隔离,摇摇晃晃爬起来的时候,摔在地上都没有疼的感觉;就是挣扎起来去上厕所,一个文明人连厕所都不想冲了的感觉。

“所以去感受病人的痛苦,然后用语言或文字把它记录下来,再传承给下一代的医学生看,这中间不知道被过滤了多少信息,怎么描述这种生命的感受和体会呢?”周宁经常检讨自己,时间长了是不是变成了老油条,还能不能够保持当“小医生”时敏锐地感受病人痛苦的心理状态,“做医生也要永葆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