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湖北武汉新时代青年心灵成长记

湖北武汉新时代青年心灵成长记

【摘要】:2020年4月24日,同济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清零。在庚子年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中,同济医院主动请缨改造两个院区,收治330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成为武汉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精细化管理”同样建立在失败的教训基础上。考虑到危重症病人容不得一点过失,同济医院率先提出落实责任医生制。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2020年4月24日,同济医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清零。在庚子年这场史无前例的疫情中,同济医院主动请缨改造两个院区,收治3300多名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成为武汉集中收治重症患者最多的定点医院。

回首悲壮抗疫路,周宁说:“作为临床大夫,病人永远是我们老师,你没见过这个病,你肯定不知道怎么治的。”

新冠病毒不断颠覆着人类的认知。

刚开始,很多人还把它当作流感治疗。包括一些专家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也有很大的偏差,譬如耳鼻喉科、眼科大夫感染率很高,因为他们检查病人时是面对面的,看眼科的时候,看眼底可能面部就是十几厘米的距离。“其实和细分专业的局限性有关系,对传染疾病危险防范意识不够。”

“我相信这一次是对专业人士——包括非专业人士——的一次全民教育。”周宁说。

在重症病人救治过程中同样走了很多弯路。

新冠肺炎危重症有多险?有专家这样形容——可能一咳嗽,肺就“破”了。危重症患者救治有多难?“有些危重症患者上午还好好的,下午病情就急转直下,接着心电图就成直线了。”

2月初,专家们对ECMO能不能用于新冠肺炎的救治,以及什么时候是个合适的指征,都在模棱两可的讨论之中。很多人觉得ECMO是最后一根救命的稻草,病情不到迫不得已,都不愿意给别人上ECMO。

“ECMO不是用来续命的,而是用来救命的。”根据临床的观测,周宁提出,在最优呼吸机参数通气情况下,如果患者还有难以纠正的严重低氧血症,导致全身多脏器功能障碍之前,把ECMO上去了,就拦住了。而一旦进入了多脏器功能衰竭,再用ECMO也很难挽回。早用ECMO给病人延长生存期,让他自己能够有机会将体内的这种抵抗力升起来,免疫能力能恢复。

后来,这成为抗疫中——“关口前移”的重要部分。

同济医院由气管插管、护肾、护心、护肝、护脑、中医药、气切等多支小分队组成的“特战尖刀连”,与来自全国的40支援鄂医疗队、5000余名精兵强将并肩战疫,哪里有危险就往哪里冲,与时间赛跑,形成了“关口前移、多学科合作、精准管理”的科学救治模式,探索出治疗危重症、降低死亡率的同济经验。

早期急救医疗队里,绝大部分的大夫来自呼吸、感染和危重症这三个专科,因为一开始认为这是肺炎,是呼吸科病,后来事实证明这个认知也是错误的。

新冠肺炎病人是以呼吸道为起始,但很快累及心脏、肝脏、肾脏各个脏器。这就需要多个学科联合诊治,包括心血管、外科、肾脏等其他专科的共同协作支持。

“一个病人,他不会是按照教科书来给你生病的,每个病人具体情况不一样。”有时病人出现心衰和严重的心肌损害,非心血管大夫敏感性和诊治能力肯定不如专科大夫。此时“多学科合作”,就成了制胜法宝。周宁说。

“精细化管理”同样建立在失败的教训基础上。

早期病房里人满为患,超出了医务人员接诊的极限。均摊到每个病人身上的医务人员的精力非常少,必然导致粗放式管理,落实不到位,落实不及时,落实得不完整。

考虑到危重症病人容不得一点过失,同济医院率先提出落实责任医生制。不管是哪个班,医生永远要对病人负责,一天24小时里就是这位医生的工作,下班以后,这个病人一定要交给其他的当班医生,每一项医嘱落实到责任个体,每天液体量、电解质、酸碱平衡等细节要牢牢记住。

对周宁医生来说,“决战重症高地的同济经验”背后的意义更加具象:一直保持联系的程春生恢复得很好,早已在工地上干活,再次扛起了一个家庭的责任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