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全市教育系统校医和保健教师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1次,对成员部门防治骨干培训1次,开展性病诊断标准培训1 次。在《吉林日报》(农村版)、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梅河口教育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致全市人民一封信》《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及肺结核防治的科普小常识,详细介绍了肺结核的相关症状、传播途径及注意事项等,向广大民众普及肺结核的基本常识。......
2023-08-02
【概况】2020年,青铜峡市制定印发《青铜峡市健康青铜峡行动实施方案》,将健康青铜峡建设行动纳入年度效能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完善健康青铜峡建设制度体系和评价体系。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青铜峡16个专项行动的实施。全市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健康素养水平为19.3%;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4.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8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3.2%,卫生健康服务群众满意率达93.4%。健康青铜峡考核取得全区二等奖。截至2020年年底,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64家,其中公立二级综合医院1家、二级中医医院1家、二级妇幼保健机构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所1家、健康教育机构1家、镇卫生院9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服务站3家、村卫生室87家、民营医疗机构57家(民营医院3家、个体诊所54家),从业人员1955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21人,人均预期寿命77.3岁(2019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19.31%。
【加强领导】2020年,青铜峡市及时调整健康青铜峡行动领导小组,从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具体负责健康青铜峡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和科普专家库,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咨询、建议和技术支持。构建镇(街道)、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组织,形成市委统筹、人大监督、政府落实、政协助力、纪委监委问责、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制定《青铜峡市2020年度健康青铜峡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将健康青铜峡建设行动纳入年度效能目标考核,明确考核办法和考核细则;召开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健康青铜峡建设工作,召开部门联席工作会议3次,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分别与33个成员部门和12个镇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定期检查与督促整改相结合、自查互查与抽查暗访相结合,对重点、难点问题逐个排查处理,下发督导通知书、通报,建立督查台账并限期整改。全年开展集中督导4次,下发工作通报5期,督办通知及整改通知书7份。投入资金7.27亿元,扎实推进健康青铜峡建设。
【宣传教育】2020年,青铜峡市建立完善媒体宣传教育网络,在市电视台开设卫生与健康栏目,设立“健康青铜峡”微信公众号和《健康青铜峡行动》专栏,加强疫情防控、医疗服务、环境保护、健康知识宣传,增强广大市民卫生意识和保健技能。借助“青铜峡新闻网”“云上青铜峡”“文明青铜峡”平台,定期发送健康信息。全年纸媒(党报党刊)、网媒(网站、政务新媒体)刊发信息200余次。打造健康公园(广场)4个,健康步道6条,健康街(步行街、龙海商业街)2个,在重要交通路口以及人员密集场所设置大型宣传喷绘标识牌、健康城市宣传牌、健康知识温馨提示牌上百个,利用市区公交车载电视、出租车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健康教育知识。在机关、社区、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组织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演出200场次,健康教育宣传覆盖率达99%,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卫生健康、参与卫生健康活动良好氛围。
【实施医改工程】2020年,青铜峡市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工作和公立医院综合医改工作,加强与区内外三级医疗机构合作,构建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开展双向转诊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落实分级诊疗,市域内就诊率逐年提高。组建家庭医生团队79个,签约12.7万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为42.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率为72%;提供双向转诊服务4084人;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分别为92.2%、91%,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为12.27%;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料21.86元,较上年下降0.18元;门诊次均费用154.53元,较上年增长2.2%。
【实施“互联网+医疗健康”工程】2020年,加快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信息化系统建设,网速最高提至1000兆,公立医疗机构信息专网覆盖率达到100%,居民电子健康档案HIS系统共享调阅健康档案数据达到100%,公立医疗机构电子健康码用码环境改造覆盖率达到90%,实现在线建档绑卡、预约挂号、门诊缴费、检验结果、住院清单等功能。搭建远程影像、远程心电、远程会诊平台,推动市级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服务模式逐步完善。截至2020年年底,接受基层医疗机构远程影像诊断316例、远程心电诊断117例、远程会诊16例。
【实施健康产业发展工程】2020年,青铜峡市充分发挥富硒土壤面积优势,在重点富硒核心区建立富硒粮食生产基地,打造塞外香、法福来等富硒优质品牌企业。推进15个城镇社区日间照料中心、9个农村老年饭桌和67个农村幸福院建设,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病、慢性病诊疗、合理用药指导等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为养老机构开通快速就医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就医和优先住院便利服务;在养老机构开展免费老年人健康体检。实施面向社会大众的普惠性托育服务项目,为婴幼儿家庭提供托育服务,1家托育服务机构(青铜峡市优贝乐有限公司)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2020年,青铜峡市建成85家标准化村卫生室,新建6家社区服务站,配备160名村级医务人员,基本药品120种以上。投入1395万元为公立医院购置螺旋CT、四维彩超等大型医疗设备,为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增配心电监护仪、全科诊疗仪103台;市人民医院设置“健康管理中心”,同乐村设置“残疾人康复理疗中心”。建立完善公共卫生和应急体系,新建改建发热门诊2个、预检分诊点19个、核酸检测实验室1个,组建流调、检测、消杀防疫队伍12支,口罩、测温仪等医疗物资储备充足(可以满足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在市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中心1个,建设镇级中医馆10个,镇级卫生院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实现全覆盖,村级卫生室提供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达到80.21%。在市人民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门诊,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完成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14类54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生儿多种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率为101.6%,婴儿死亡率为4.91‰,产前筛查率为70.39%,农村适龄妇女“两癌”筛查覆盖率分别为99.99%、82.47%,常规疫苗接种率达到99.91%,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报告接种率为99.93%。
【健康惠民保障】截至2020年年底,青铜峡市在城市规划中增设市民休闲活动场所32处,建设健康公园、湿地公园及绿化公园15个,新增绿化面积达8万平方米。全市优良天数累计291天,优良率为82%;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9.2%,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4.3%,84个行政村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2%;黄河流域叶盛段国控断面水质达到Ⅱ类目标;食品药品国抽、省抽、风险监测和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99%;全市学校食堂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38家,完成率100%。
【健康素养行动】2020年,青铜峡市加强中小学生、社区家庭、高危群体生活方式和行为干预指导,开展职业病防治健康知识宣传,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成立青铜峡市健康教育宣讲团、健康知识巡讲专家库,设立健康教育咨询点117个,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知识大课堂402场次,参与人数达2万人次。按照《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开齐开足健康课,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53人,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56人,各中小学健康教育开课率达100%,在校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6.99%,健康行为形成率达96.15%。中小学校保证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校内体育活动比例达100%。
【健康行为促进】2020年,青铜峡市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普及膳食营养,开展“三减三健”行动(即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引导居民形成科学、营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依托健康促进场所建设,累计打造健康单位44个、康社区(村)22个、健康学校15个、健康家庭200户,均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目标任务。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全市75家单位创建“无烟党政机关”,创建覆盖率达100%。市人民医院设立戒烟门诊,公布戒烟咨询热线,完善医疗干预戒烟措施。
【全民健身普及】截至2020年年底,青铜峡市建成兰馨苑体育广场、青秀园健康步道、社区多功能运动场,投放健身设施105处,新增体育场地面积5.6万平方米,城市健身路径覆盖率达到80%,行政村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形成市、镇(街道、农林场)、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大力发展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举办全民主题健身活动和体育运动会114场次,健身操比赛16场次,承办西鸽酒庄贺兰山东麓山地自行车挑战赛、自治区第七届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赛,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为43.2%,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为89%,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5平方米。
(马淑宁)
有关青铜峡年鉴.2021的文章
对全市教育系统校医和保健教师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1次,对成员部门防治骨干培训1次,开展性病诊断标准培训1 次。在《吉林日报》(农村版)、卫生健康局微信公众号、梅河口教育公众号等平台发布《致全市人民一封信》《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及肺结核防治的科普小常识,详细介绍了肺结核的相关症状、传播途径及注意事项等,向广大民众普及肺结核的基本常识。......
2023-08-02
2020年,青铜峡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加强项目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完善监督工作机制,深化专项治理,严格监督执法,落实五方责任主体的质量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全市建设工程质量水平。全年,未发生较大工程质量事故。2020年,青铜峡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开展标准化示范工地创建工作,提升建筑行业整体水平,促使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2020年,青铜峡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加强商品砼质量控制,防止质量问题发生。......
2023-08-07
2014年,遂宁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图9-7遂宁市观音湖国家湿地公园2017年,遂宁建立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领导责任体系,实现了河长制全覆盖。同时,遂宁市进一步抓好河湖治理,大力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仅观音湖湿地全年接待游客达到1 065万人次,成为遂宁市批滨水产业和价值高地的代表。三仙湖水库就是遂宁市骨干水网调蓄工程的一个典型代表。......
2023-11-17
年内,公共机构共255家,申报创建224家,验收通过201家,覆盖率达85%,合格率达89%,申报创建吴忠市节水型企业4家,规模上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到20%。宁夏大唐国际大坝发电有限公司和宁夏大坝发电有限公司被列为自治区级节水型企业;市水务局被自治区水利厅评为第二批节水机关。全力以赴、做好违法违规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管工作,完成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信息录入工作。......
2023-08-07
经过反复论证,市委宣传部、文化局领导及专家一致认为,在天津设卫建城600周年之际推出京剧《妈祖》,以展示天津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天津青年京剧人才团队建设成果,扩大他们在全国的影响力是合适的。由此,京剧《妈祖》的付排进入倒计时。2004年初,经过专家多方论证、反复修订的京剧《妈祖》在天津京剧院开排,该剧仍由曾经成功执导《华子良》的谢平安担任导演,并于2004年8月初在滨湖剧院完成首演。......
2024-04-17
开展对成吉思汗文化的研究[1]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也客·蒙古·兀鲁思”,蒙古族作为民族共同体登上历史舞台。对于成吉思汗的评价,似乎是一个永恒的研究题目,过去和现在一直在进行,今后还要继续下去。实际上,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早就在进行着,并且积累了很多成果,但作为“成吉思汗文化”这一特定的领域的认识和界定还是初步的,显然还需要深入展开研究、探讨和完善。......
2024-09-06
至2019年,累计完成脱贫销号2898户13400人,青铜峡镇同兴、同进和邵岗镇同富3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市委、市政府、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领导小组会议等20次,及时研究部署2020年脱贫攻坚收官、“四查四补”工作。青铜峡镇、邵岗镇各明确分管领导1名、扶贫专干2名,其他镇(场)明确分管领导和扶贫专干各1名,连湖农场、邵岗镇大沟村派驻扶贫工作队。实施扶贫项目15个,完成14个。......
2023-08-07
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为马克思主义在云南传播做好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整合准备,而如何有效地启发和引领群众参与革命实践则是传播的首要问题。正是源于传播对象的精准化,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云南得以广泛传播。其后,无论是王德三的《苗裔三字经》、赵祚传的《农民四字经》,还是李鑫针对矿工编写的20多首歌谣,都是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对象精准化实践经验的后续运用。......
2023-08-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