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个优秀的统帅,定要做一个从容应变的人,临危而不乱,从容地面对一切。我以三千兵去对十五万,此时若弃城而逃,无疑会暴露实情,惟一的办法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抓住司马懿多疑的特点,以假乱真,以无代有,虚实相间,让其不战自退。做一个从容应变的人兵书有云:“将者,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就是说,凡是做大事的人,必须有着极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从容面对一切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挫折。......
2023-08-03
【对峙】
相互对立。
三国时期,蜀国的诸葛亮和魏国丞相司马懿领兵作战,对峙沙场。两个人不但熟读兵书战策,而且足智多谋,双方交战各有胜负,都想找个机会将对方除去,因此在战前都各自做好了周密的安排。诸葛亮选择祁山的有利地形,将蜀军布置成左、右、前、后、中五个大营,并在斜谷到剑阁一线接连扎下十四个大营,分别驻扎着军马,方便前后接应,防止敌人的突然袭击。
司马懿则将魏军驻扎在渭水的北面,并命人在渭水上架起了九座浮桥,命先锋夏侯霸、夏侯威带领人马镇守在浮桥附近,防止蜀军放火烧桥。司马懿又在万渡河至渭水的南岸安营扎寨,并在大营后方的东原地带筑起城池,屯军把守,做到了进可攻,退可守,力求使魏军最终能够夺取最后的胜利。司马懿领兵出征离开魏国都城时,曹睿曾下诏告诫司马懿:“你带兵到渭水河边之后,应该凭借着坚固的城墙进行防守,千万不要和蜀军交战。如果蜀军无法攻破城池,一定会假装撤退引诱你出击,你千万不要追赶。只要等到蜀军粮草耗尽,一定会自动撤退的,到时我们乘蜀军空虚时再去追击他们,取胜就会易如反掌了,如此也能使将士们免受劳顿之苦。”司马懿按照曹睿的计策,两军进行了两次试探性的交锋之后,双方不分胜负。于是,魏军便筑起深沟高垒,坚守城池。
【易如反掌】
像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极容易办。
因为蜀军远离蜀地作战,粮草无法长期供应,所以想要速战速决,而魏军选择以逸待劳,在坚固的城池中坚守不出。因此,诸葛亮主要的策略便是将魏军引诱出坚固的城池,和蜀军决一死战。但司马懿老谋深算,看出了诸葛亮想要速战速决的计策,再加上有曹睿在大军临行发下的诏书,避免了那些急于求功的部将主动攻击蜀军。
【老谋深算】
周密的筹划、深远的打算。比喻办事精明老练。
诸葛亮明白蜀军最致命的弱点便是远离蜀地,粮草供应困难。他也深知司马懿正是看出了蜀军这一致命的弱点,并打算利用这一点,设法让蜀军断绝粮草,迫使蜀军撤退或将蜀军困死在此地,然后再乘机取胜。于是,诸葛亮也想出一条妙计,准备用蜀军的粮草供给作为诱饵,引诱司马懿放弃坚守城池,领兵出击。于是,诸葛亮颁布了分兵屯田的命令,让蜀军和当地的百姓一同开垦土地,生产粮食,提供蜀军的生活需要,摆出一副准备打持久战的姿态。这就等于给司马懿一个信息:蜀军准备和魏军在这里长期消耗下去。
果然司马懿的长子司马师沉不住气了,对司马懿说:“现在蜀军在此屯田,看来是准备打持久战了,双方长期消耗下去也不是办法。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和蜀军决一雌雄。”司马懿表面上说:“我奉旨在此坚守,不可轻易发动大军出击。”其实心里也在暗暗担心。
【接济】
在物质上援助。
诸葛亮又设计了一种运粮工具——木牛流马,令工匠大量制造,用来长途运粮。于是,蜀军的粮草由木牛流马从剑阁源源不断地运到了祁山的蜀军大营之中。司马懿知道这个消息后,十分吃惊地说:“我军坚守在坚固的城池中不和蜀军交战的原因就是在等待蜀军粮草无法接济的时机,只要等到蜀军粮草供给不足,我军趁机就能取胜。现在诸葛亮建造了木牛流马运送军粮,看来是打算和我军长期对峙下去,不想撤退了。我该怎么办才好呢?”诸葛亮了解到司马懿想要破坏蜀军屯田、运粮的急切心情,便打算进一步利用司马懿的急切心理让他上当。诸葛亮想出了两种策略引诱司马懿上当:首先,命人在大营外建造木栅,在营内挖掘出许多深坑,里面堆上干柴,在营外四周的山上搭建了许多假的军营,造成蜀军兵力分散的假象。此外,蜀军还与当地的百姓一起屯田、屯粮,做出大营内空虚的假象,引诱司马懿领兵前来劫营;其次,诸葛亮在军营上方的山谷两侧的山坡上搭建了许多假的屯粮草屋,在其内安置伏兵,同时让军兵带着木牛流马,假装在谷口运送军粮。等一切准备就绪后,诸葛亮带领主力部队离开大营,到军营上方的山谷附近安营扎寨,等待司马懿亲领精兵到山谷中偷袭蜀军的粮草。司马懿尽管偷袭蜀军粮草的心情十分迫切,但依然十分谨慎小心,唯恐中了诸葛亮调虎离山的诡计,于是也想出了运用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的计策来应对。
【偷袭】
趁敌人不防备时突然袭击。
他亲自带领一队魏兵去偷袭蜀军在祁山的军营,但却一反以前作战时自己必须率领主力部队走在前面的常态,而是让手下的部将在前面冲锋,直扑蜀军大营,自己则领着援军在后面接应。司马懿这样的举动除了有防止蜀军大营做好准备,魏军中了埋伏的意图之外,他本人指挥的这次偷袭蜀军大营是一场佯攻,为的是吸引蜀军的各营主力,最好能吸引诸葛亮本人带领主力前来救援,而他自己率领魏军主力袭击山谷的上方,烧掉蜀军的粮草。
但是,司马懿设想的调虎离山之计却落空了,因为诸葛亮早就想到了这一招。在魏军攻打蜀军的大营时,诸葛亮调动事先安排好的蜀军奔走呼喊,虚张声势,造成其他各营的兵马都来援救的假象,而诸葛亮却趁司马懿的主力被吸引之际,派出一支奇兵攻打渭水南岸的魏营,而自己领着蜀军的主力埋伏在山谷的上方等着司马懿来偷袭。司马懿见蜀军从四面八方一起奔向蜀军大营救援,于是趁机领着司马师、司马昭和一支精锐部队向山谷的上方杀来。在山谷口,蜀将魏延按照诸葛亮的指示,假装战败逃进谷中,并顺势截断了谷口。此时,从山谷的两侧发射出数以千计的火箭,将假营帐中的干柴全部引燃,顿时烈焰冲天。眼看司马氏父子即将葬身火海,幸亏突来的一场倾盆大雨,将大火浇灭,才让司马氏父子三人及少数魏军死里逃生。
【虚张声势】
假装表现出强大的气势。
阅读思考
诸葛亮建造木牛流马的用途是什么?
词语积累
对峙 易如反掌 老谋深算 接济偷袭 虚张声势
有关三十六计的文章
要做一个优秀的统帅,定要做一个从容应变的人,临危而不乱,从容地面对一切。我以三千兵去对十五万,此时若弃城而逃,无疑会暴露实情,惟一的办法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抓住司马懿多疑的特点,以假乱真,以无代有,虚实相间,让其不战自退。做一个从容应变的人兵书有云:“将者,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就是说,凡是做大事的人,必须有着极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从容面对一切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挫折。......
2023-08-03
六出祁山,之所以大败司马懿,是因我能识破郑文诈降,遂能将计就计。五出祁山未果,不觉三年已过。魏主曹睿知我六出祁山,即令司马懿为大都督,凡将士皆听其量才委用,各处兵马悉听调遣。司马懿欲乘此天时劫寨,命魏军人尽挟枚,马皆勒口,长驱大进。魏军大败,十伤八九,四散逃逸。司马懿苦战,引兵败退。说到识人我则有以下体会:见微知著,慧眼识人事之至难,莫如知人。......
2023-08-03
司马懿知道这个消息后,认为夺取政权的时机已到,于是立刻调集家将,召集自己的老部下,迅速攻占了曹氏的兵营,然后带兵进宫逼迫太后,数说曹爽的罪过,要求太后下旨诛杀曹爽。接着,司马懿又派兵占据了武库,防止曹爽反扑。司马懿便以篡逆的罪名,将曹爽一家诛杀。至此,司马懿在朝中独揽大权,而曹魏政权已经名存实亡。......
2023-08-06
诸葛亮设“空城计”靠的是城楼抚琴,使司马懿疑中生疑;毛泽东设“空城计”使用的武器有时却是一纸新闻,使敌人惑中更惑。新闻稿端出了敌人的偷袭计划,也宣布了我们总动员的要求,表明军民做好了准备。在新闻攻势面前,傅作义的十万人马军心涣散……虽然西柏坡没有多少兵力,但毛泽东一方面调兵遣将,迎击敌人;一方面发布新闻,笔笔揭露敌人兵力空虚,自身难保。......
2023-11-27
刘备和诸葛亮来到营前观察地形,商量如何打退曹兵。到了深夜,诸葛亮发现曹营灯火暗淡,知道他们已经歇息了,于是命令蜀军大营鸣炮。诸葛亮巧妙使用“打草惊蛇”的计策逼退了魏军,乘势率领蜀军渡过汉水。诸葛亮深知曹操的这种心理,故意用这一险招来让曹操产生疑虑。词语积累稳操胜券 诡计阅读笔记诸葛亮连续运用“打草惊蛇”的计策,让曹操坐卧不宁,而且布下险局,让曹操产生疑惑,最后通过佯装败走,让魏军不敢贸然追击。......
2023-08-06
我让军士将三十只船用长索相连,径往北岸进发。这时那二十只船两边的束草上都已扎满了箭。十万支箭,如数交纳。而“草船借箭”,我总结了以下两点:借风使力,借势发挥“草船借箭”,是借力之计。“借东风烧赤壁”与“草船借箭”虽形式不同,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势发挥。借力之效,在我看来,尤借他人之力为己所用为最佳。......
2023-08-03
一旦刘表逝世,荆州大权将落于蔡夫人等人之手,刘琦性命危在旦夕。却不料,刘备坚决推辞,不管我怎样向其示意。第二天,刘备身体不适,嘱我代往回拜刘琦。其间,我仍闭口不说刘琦与后母之事。回来后,我向刘备就其伙同刘琦算计我一事提出了强烈抗议,并告知我的立场:下属不宜管领导私事。非迫不得已,不管领导私事记得在我答应刘备出山之后,我去拜别庞德公,顺便去看我的姐姐,告诉他们我欲追随刘备之事。......
2023-08-03
蜀军来到南蛮之地,一战就击败了南蛮叛军,抓获了南蛮的首领孟获。孟获心中不服,认为胜败是兵家常事。孔明用激将法第二次将孟获擒获。孟获依然不服,诸葛亮二话没说,又把他放了。孟获此次仍不甘心,孔明便第三次放了他。孟获知道后十分高兴,急忙领兵前去捉拿诸葛亮。孟获第五次被擒心里还是不服,认为是内贼陷害,并不是诸葛亮的本事。乌戈国被攻破后,孟获第七次被擒。......
2023-08-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