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周瑜巧用三十六计,利用曹操借刀杀人成功除掉蒋干

周瑜巧用三十六计,利用曹操借刀杀人成功除掉蒋干

【摘要】:周瑜身为东吴的大都督,拥有东吴军队的最高指挥权。周瑜心知蒋干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此行的目的肯定是准备招降自己,于是决定顺水推舟,借曹操的手除掉对自己威胁最大的蔡瑁、张允二人。酒席一直持续到深夜,周瑜假装醉得不省人事,将蒋干拉入自己的营帐中休息。等曹操冷静下来,回想其中的细节,才发现自己中了周瑜的借刀杀人之计。

三国时期,曹操凭借着官渡之战打败了他最大的劲敌——袁绍,之后又陆陆续续将一些小诸侯收服。在建安十三年,曹操基本上平定了中原。随后,曹操率领着八十万大军,攻占了荆州,准备趁机顺江东下,吞并东吴。

东吴的文武官员见曹操领着八十万大军来犯,一时间人人自危,纷纷劝说吴主孙权向曹操投降,这样起码还能保全性命,获得一个爵位,不至于颠沛流离。孙权少年得志,意气风发,知道曹操手下的兵士都是北方人,不熟悉水性,而东吴的将士都深谙水战,如果运用得当,一定会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打败。于是,孙权听取周瑜鲁肃等人的建议,与刘备结成联盟,一起抵抗曹操。

【颠沛流离】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周瑜身为东吴的大都督,拥有东吴军队的最高指挥权。他率领吴军在江边驻扎,准备选择时机和曹操决一死战。在某天夜里,周瑜在军营中巡视,向对岸望去,发现曹军的将士们正在操练水战,而且战法相当精熟。周瑜看后心里大吃一惊,急忙派探马去对面打探消息,探马回来报告说:“曹操在占领荆州之后,招降了荆州善于水战的将领蔡瑁、张允两个人。这两个人为表忠心,帮助曹操日夜操练水军。”而与此同时,曹操也担心手下的将士们不习惯水战,于是派了谋士蒋干到东吴暗中招降周瑜。

周瑜心知蒋干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此行的目的肯定是准备招降自己,于是决定顺水推舟,借曹操的手除掉对自己威胁最大的蔡瑁、张允二人。因为蒋干曾是周瑜的同窗,周瑜便假意亲自迎接蒋干,摆下酒席款待他。周瑜在酒桌上大谈他们读书时的趣事,让蒋干没有时间将招降的事情说出口。酒席一直持续到深夜,周瑜假装醉得不省人事,将蒋干拉入自己的营帐中休息。睡到半夜,蒋干发现周瑜已经睡熟了,便偷偷起床,在周瑜的帐内找到一封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书信。蒋干打开看后大吃一惊,原来上面写明了蔡瑁、张允准备杀了曹操,归降周瑜的事。

【顺水推舟】

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方便说话办事。

【娴熟】

熟练。

蒋干知道此事事关重大,急忙连夜坐船离开东吴,回到曹营,向曹操汇报了这件事情。曹操马上命人叫来了蔡瑁、张允,说:“我想派你二人立刻率领水师攻打东吴。”蔡瑁、张允不知道其中原因,只好如实回答:“现在水军操练还不娴熟,没到和东吴水军决战的时机。”曹操听后大怒,马上命帐外的刀斧手将二人拉出去斩了。等曹操冷静下来,回想其中的细节,才发现自己中了周瑜的借刀杀人之计。

东吴探子将曹操斩杀蔡瑁、张允的事情回报给周瑜之后,周瑜继续加紧操练自己的水军,并在风向变为东风的夜晚采用火攻将曹操杀得狼狈逃回北方。

【狼狈】

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

阅读思考

1.蒋干是怎样上当的?

2.曹操为什么会中计?

词语积累

贪赃枉法 以德报怨 颠沛流离顺水推舟 娴熟 狼狈

阅读笔记

周瑜巧妙运用蒋干的误会和曹操的多疑,诱使曹操杀掉了蔡瑁和张允,为自己解除了在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