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能力是一个人某一方面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又是在实践中才可能表现出来的知识、素养、意识的集合。对学科关键能力活动的“可视化”研究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议题,也是本书后面聚焦研究的内容。高精尖“智慧学伴”平台正是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进行建模与可视化,把学生的能力结构可视化展现出来,由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制订个性化方案,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改进教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学科优势,实现个性化教育服务供给。......
2023-08-06
设计有效的测试情境,准确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水平,是建立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的关键。创设好的命题情境,不仅要建立与现实生活的有效链接,还要设计真实的任务;不仅要贴近真实的生活情境,还要能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在动态的语文实践中转换为感性的语文能力;不仅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还要注意封闭性和开放性的关系;不仅要在有效的测试情境中考查学生真实的言语实践能力,还要有恰当的评分标准。
相应地,为了能真正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我们会在测试中设置相关情境,命制系列性问题或任务。以浙江省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为例,情境设置一般有三种形态:一是整份试卷构成一个主题式大情境,二是根据不同内容板块设置不同主题的板块情境,三是一些单个试题的特有情境。当然,这三种情况也会有交叉出现的可能。
目前阶段,基于板块内容和单个试题的情境设置比较普遍。比如古诗文默写的命题,已经从上下句的机械性默写走向了基于情境的理解性和应用性默写。命题者已经具备情境考查的意识,将单个或相关的多个语文知识融入情境中考查已经成为常态,并且发展成设置相对较大的专题性情境,以综合考查同一板块的知识内容。基于整份试卷的主题式大情境,其设计意图是将语文知识积累、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考查整体纳入语文系列活动中,检测学生在动态、复杂的情境中自觉、综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类型的考查,其试卷结构不再以知识内容为线索,而是以情境任务为线索。在试卷结构和形式上,渐渐打破以往的知识模块组合,试卷整体上不再按照积累、阅读、写作的知识板块顺序,而是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在活动化的任务中搜寻、筛选、整合相关语文知识,综合考虑相关情境因素,合理地解决现实问题。这是语文考试与评价的发展趋势。
评学教相互勾连,预示着课内外学习综合于一体,这也是语文命题考查的重要特点,其要旨是引导学生注重语文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要能在变化的真实情境中解决较为复杂的问题。知识迁移的前提是对知识真正地理解和充分地内化,而理解和内化往往要借助实践活动与真实运用。因为现实情境纷繁复杂,能够解决问题的知识必定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方面知识的综合与跨学科知识能力的积累和培养。比如,2019年湖州市中考卷要求学生针对新闻通讯文本中某教授的回答,还原记者的采访提问。该题目与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新闻单元的学习有关,统编教材将新闻单元的学习方式定位为“活动·探究”,通过新闻阅读、新闻采访、新闻写作系列性活动,完整地引导学生认识新闻、搜集素材、写作文稿和发布新闻。要自如地完成这道题,学生须根据某教授的回答,还原并再现这个模拟的采访过程,“走进”这个采访的“模拟情境”,合理地推理出记者的问题。如果从没经历过采访的实践活动,学到的新闻知识没有经过真实情境的过程“洗礼”,那些知识就缺乏与其他语言融合运用(如语言得体的表达等)的土壤,难以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充分的内化;同时,学生在考试解答中也就可能因缺失“还原”采访情境的基础,而影响作答的效果。
有关语文评学教系统的重构的文章
关键能力是一个人某一方面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又是在实践中才可能表现出来的知识、素养、意识的集合。对学科关键能力活动的“可视化”研究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议题,也是本书后面聚焦研究的内容。高精尖“智慧学伴”平台正是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进行建模与可视化,把学生的能力结构可视化展现出来,由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制订个性化方案,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改进教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学科优势,实现个性化教育服务供给。......
2023-08-06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教师随之改变教学观念,该课程标准强调以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为基础,用具体的语文学习任务引导和组织学生的语言实践。线上线下的融合使得情境创设完成了从学科本位到实践取向的转变。......
2023-08-06
不同学科在内容图谱的构建上存在一定差异。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各核心内容在学科能力点上再进行进一步细化。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看似零散,但清晰地呈现出优秀诗文阅读这个核心内容的具体学习要求。将这些学习要求进行归类组合,由此形成内容图谱。......
2023-08-06
“整合”这一测评使统编教材指向更为科学的、系统性的语文课程建设,其课程理念的变化、编排体例与课程内容的重构,改变了原先教材所存在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更加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甚至跨学科的联系与整合,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有效发挥考试评价的引领作用,有力地推进统编教材的教学。......
2023-08-06
学科知识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经过学习理解、实践应用、迁移创新等关键能力活动,培养其在解决真实的专业领域和现实生活问题时所需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或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具有普适性、迁移性、整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它与我国的核心素养内涵是一致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关键能力,需要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目的,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
2023-08-06
在备课中,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点、能力点相结合,形成教学设计。教师由传授者逐渐转换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倾向于解惑功能,在师生交流、讨论和碰撞中,在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与提升,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输出者,在讨论碰撞的过程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也会有更新和突破。......
2023-08-06
借助网络平台提升教育质量,以教育大数据改进教与学,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精准的诊断。“智慧学伴”以学科能力构成模型为基础,选取具有学科能力发展价值的核心知识和活动经验构建学科知识图谱,研发核心知识和活动经验的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开发系列测评工具和微课资源,并从核心概念、学科能力指标体系、认知方式、学科核心素养和问题情境等多个维度编码。......
2023-08-06
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和语文学科特色,评学教系统指标体系框架由语文学科内容图谱与语文学科能力图谱共同构成。此框架将学科内容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划分,有利于教师明确评价的领域与具体内容,据此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三大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PIRLS、NAEP对阅读素养几项关键要素的界定,也为本框架的建构提供了支持。......
2023-08-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