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学科在内容图谱的构建上存在一定差异。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各核心内容在学科能力点上再进行进一步细化。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看似零散,但清晰地呈现出优秀诗文阅读这个核心内容的具体学习要求。将这些学习要求进行归类组合,由此形成内容图谱。......
2023-08-06
李卫东、王屏萍等认为:“随着信息获取路径的增多,学习自由度的加大,以教师面授为主的单一化传统课堂必然向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并存的课堂发生转变,否则将无法适应时代和学习者的需求。”[3]
网络课堂的教学过程和收效彻底颠覆了教师长久以来形成的“完成教案”的教学思路,推动教师必须做出多方面的改变。胡卫萍指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与周围社会环境交互,自主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4]因此,合作式、交互式的学习模式成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重要的提议之一。打破时空限制的虚拟课堂教学与其不谋而合,切实地实践了这个设想,弥补了实体课堂中难以充分实现的生生交互、多点交互、随时交互等诸多遗憾,让教师得以了解每个学生的认知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目标和过程。
在教学中,教师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策略,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教学前期,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前测,了解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提前把握学情。在备课中,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知识点、能力点相结合,形成教学设计。当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前设的情况发生冲突时,教师可以不断调整修正教学思路,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更具个性化。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网络使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教学事半功倍。同时,我们会发现,教师不再是学术权威,而是和学生同步获得课程资源。在学生借助互联网解决学习过程中的浅层问题的基础上,教师重点处理深层问题。
互联网时代,余胜泉教授指出:“教学将从‘教师讲学生听’单向知识传递的教学范式,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促进学生知识建构的教学范式,再进一步转变到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表达和作品创作,实现知识创新的教学范式。整个演化趋势使得学生从解决书本上的良构问题,转变到解决蕴含知识的情境问题,促进学生从浅层次认知到深层次认知。教学要从‘双基’关注到‘四基’‘四能’,即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让学生理解基本的学科思想、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
以多媒体平台作为学习载体,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但多媒体学习平台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支持及较为完善的组织和管理功能。教师在这里需要采取的做法是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任务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把控,将学生学习中需要的庞大、零散的学习材料进行细分、归类,使之成为数量适合、易于接受和完成的细小的学习资源。学生认为自己已经解决了小的学习问题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并提供结果反馈,以便学生更好地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开启新学习内容的条件是必须完成上一个学习任务,这样的设定能够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并保持继续进行下一步学习的热情。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在这些原则和特征下会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不再是所有的学生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而是不同个体会拥有针对自身的多样化学习内容供其分配与选择。这样的设计能够彰显出个性化学习的优势与特征: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掌控自己的学习进度,决定学习的时间和内容,并获得针对性、个性化的诊断和反馈。
综上观之,“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不再是传统的教师面授、学生聆听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在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成果的前提下,师生有效互动。教师由传授者逐渐转换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更倾向于解惑功能,在师生交流、讨论和碰撞中,在真实的语言情境和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新型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解脱与提升,教师不再是单纯的输出者,在讨论碰撞的过程中,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也会有更新和突破。
有关语文评学教系统的重构的文章
不同学科在内容图谱的构建上存在一定差异。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学段目标与内容”,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各核心内容在学科能力点上再进行进一步细化。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看似零散,但清晰地呈现出优秀诗文阅读这个核心内容的具体学习要求。将这些学习要求进行归类组合,由此形成内容图谱。......
2023-08-06
“整合”这一测评使统编教材指向更为科学的、系统性的语文课程建设,其课程理念的变化、编排体例与课程内容的重构,改变了原先教材所存在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互联网平台的应用更加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内、学科间甚至跨学科的联系与整合,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有效发挥考试评价的引领作用,有力地推进统编教材的教学。......
2023-08-06
借助网络平台提升教育质量,以教育大数据改进教与学,逐渐成为世界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数据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精准的诊断。“智慧学伴”以学科能力构成模型为基础,选取具有学科能力发展价值的核心知识和活动经验构建学科知识图谱,研发核心知识和活动经验的学科能力表现指标体系,开发系列测评工具和微课资源,并从核心概念、学科能力指标体系、认知方式、学科核心素养和问题情境等多个维度编码。......
2023-08-06
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和语文学科特色,评学教系统指标体系框架由语文学科内容图谱与语文学科能力图谱共同构成。此框架将学科内容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划分,有利于教师明确评价的领域与具体内容,据此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三大国际学生测评项目PISA、PIRLS、NAEP对阅读素养几项关键要素的界定,也为本框架的建构提供了支持。......
2023-08-06
关键能力是一个人某一方面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又是在实践中才可能表现出来的知识、素养、意识的集合。对学科关键能力活动的“可视化”研究是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议题,也是本书后面聚焦研究的内容。高精尖“智慧学伴”平台正是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进行建模与可视化,把学生的能力结构可视化展现出来,由此可以有针对性地制订个性化方案,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改进教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学科优势,实现个性化教育服务供给。......
2023-08-06
评学教系统中的教与学我们并不陌生。近年来,以评价推动教育改革的方式在很多国家受到青睐。国际上的大规模相关测试主要有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等。PISA的“阅读素养”评价关注学生为了达到个人目标、增进知识、发展潜能以及参与社会活动,理解、运用、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以及投入阅读的状况。PIRLS对四年级学生的阅读素养进行评价,侧重于关注学生由“学习阅读”向“为学习而阅读”这一重要转折所需的素养。......
2023-08-06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学习方式的变革,需要教师随之改变教学观念,该课程标准强调以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为基础,用具体的语文学习任务引导和组织学生的语言实践。线上线下的融合使得情境创设完成了从学科本位到实践取向的转变。......
2023-08-06
过于偏重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文学作品内在的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被认为是传统语文教育最大的弊病。[10]不难看出,单一的教学样态在促进学生素养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2023-08-0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