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聚焦突破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聚焦突破

【摘要】: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成功的场面描写,可以让文章具体感人,会取得平中见奇的效果。动态是指描写景物在变化中的状态。既要有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同时也必须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从而做到点面结合。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

※运用描写,语言生动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场面、环境做具体入微的描摹,给人以真切的感受的一种手法。从描写对象的角度,一般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人物描写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精彩的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感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利于刻画人物个性、表现主题。精彩的景物描写,可以让读者如临其境,起到点明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成功的场面描写,可以让文章具体感人,会取得平中见奇的效果。那么怎样描写呢?

一、描写要抓住特征

(一)写好细节,突出个性

在描写人物时,可以精心捕捉细节,或者聚焦于人物肖像的某一个点,或者分解人物的动作,或者运用修辞手法,或者精心选用动词,演绎精彩的细节描写,进而突出人物的个性。

例1在上课铃声的催促下,揉了揉睡意蒙眬的双眼,模糊地看见了讲台上的一抹红色。只见他扫视了一番整个教室,把书放到讲台上,便开始在黑板上奋笔疾书。他体形偏胖,以至于给我们留下一个稳稳的背影。偶尔下面传出些许议论声,他犹如身后长了眼睛般回过头来,透过眼镜扫射说话的那一团,锐利的眼神着实让人心虚。他板书完之后,便指引着我们翻开课本,每当讲到激动处,他总会将拳头一握,眼珠一鼓,再将拳头一挥。如果有同学完美解答了某个问题,浅浅的一笑便会浮现在他嘴边,然后用极具特色与激情的声音说一声“没错”,他的教学就像一块磁铁,紧紧地吸引着我们的注意,讲台上的那抹红色,就像一抹朝阳,带给我们温暖与希望。

——廖海棠

点评这个文段写老师讲课的细节,抓住老师的一系列动作,老师的神情,把老师富有激情的个性揭示了出来。

(二)刻画景物,突出特征

首先,准确写出景物的静态与动态。静态是指描写景物在静止时的状态。动态是指描写景物在变化中的状态。其次,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景物。再次,描写要有一定的顺序,或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或由高到低,或由低向高;或以季节为序,或以早中晚为序;或移步换形,或分类描形。最后,所写的景物的声色情调要一致。不能在写愁云惨雾的黯淡时又写鲜花盛开的明丽,否则就破坏了文章的气氛和情调。

例2远远望去教学楼前的小花园,只见四株广玉兰肩并肩守卫着那片静谧,阳光洒在他们椭圆的绿油油的枝叶上,枝枝蔓蔓的阳光跃动出一簇簇光华,潇洒的桂花树沐浴着冬日的阳光在寒风中奏出一曲曲美妙的音乐,轻轻流淌在莘莘学子的心田。麦冬在冬日的爱抚下也抬起了头,脸上写满了笑容。

——张晨西

点评这个文段写校园一角冬天的景致,按照从上而下的观察顺序,选取广玉兰树、桂花树和麦冬三种景物,作者成功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景物的特征。

(三)写好场面,突出特征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怎样写好场面,突出特征呢?第一,交代清楚背景(时间、地点、环境等)。第二,要点面结合。既要有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但同时也必须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从而做到点面结合。第三,要言之有序。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比如,描写元旦联欢晚会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老师、同学的表现。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例3“砰!”枪响了,他们如离弦之箭而出。此时,长龙立刻分成三个队伍,一个队立刻散开追随奔跑的运动员并大声加油,一个队立刻向终点聚集准备为成功的运动员欢呼,一个队坚守阵地屏息观战。随着此起彼伏的尖叫,从那赤色长廊的弯道处,一道模糊的身影冲过来了。这是最后一棒了!只见他脚下的红色跑鞋宛如一对燃烧的风火轮高速旋转,他手中的接力棒也成为残影,他跑过的地方刮起了一阵风,吹起地上的尘土。他牙关紧咬,目眦欲裂,脸上的肌肉在颤抖,是为了即将胜利而喜悦地颤动吗?他额前的发被风高高吹起,像面竖立的黑色旗帜向终点招手。近了!近了!冲线!这是怎样的速度啊,甩掉,对别人一百多米的速度!欢呼声如潮水般涌来,人们纷纷去搀扶因劳累而倒下的他,而他则向人们比了一个大大的“V”,连在阳光下蒸发的汗水也因而舞蹈

——杨斯琪

点评这是一段描写接力赛的场面描写。作者先简洁地写几组选手开始跑的情景,再写观众的表现,这是写的“面”,再浓墨重彩写一个选手冲刺的情景,这是写的“点”,最后写服务队的同学和他获胜后的表现。这样,点面结合,极真切地写出了比赛的紧张气氛。

二、描写要有感情

(一)情注笔端,寓情感于人物描写之中

在描写人物时,根据表达的需要,或褒扬,或贬抑。精心选用词语,或表达赞美之情,或表达厌恶之情。

例4她拿着“小蜜蜂”稳稳地站在讲台上,教室瞬间安静下来。“上课”,她深深地向我们鞠了一躬,才翻开了书。她的手一直在调节扩音器的音量,她一手拿着耳麦,一边全神贯注地调弄着扩音器。她的脸上变换着不同的表情,一会儿轻蹙黛眉,一会儿轻挑舌头,她是在用纤细的手指谱写一曲曲优美的歌,是在用“小蜜蜂”传播又多又广的知识啊!

——文霞

点评作者怀着对老师的敬意,选取了老师上课时的一个细节,集中写老师的动作,丰富的表情,赞美老师个性化的教学!

(二)主客观结合,寓情感于景物描写之中

所谓客观描写,就是比较真切地再现景物的原形,即借景抒情、借景言理的写法。主观描写就是作者带着主观情感去描写客观的景物,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观情感熔铸到客观景物中去,即寄情于景的写法。

例5下课的铃声在笑,漫步在刚睡醒的校园。阳光在肩上跳跃,微风随发丝起舞。愕然间,一地金黄映入眼帘。抬起头,那翠绿一夏的银杏不知何时已换上冬装。一袭金衣,在阳光下煞是好看。蔚蓝的天空下,每一缕空气都带着清新的香甜。所有收获的梦境都在这金黄的叶中沉淀。落叶也不甘示弱在空中舞蹈,张牙舞爪的虾,跃跃起飞的鸟,纵身一跳的虎,都在树上定格。他默默地伫立着,如一位慈祥的老人,看人来人往,撒下一片片金黄,让它们投入大地的怀抱,叶子在空中嬉戏,似一阵阵银铃似的笑声在耳边萦绕。

——周媛

点评作者寓情于景,把自己积极的情感寓于银杏树中,所以作者眼中的银杏如一位慈祥的老人,黄叶成了金衣,银杏树叶的飘落分明是在空中舞蹈。

(三)场面描写,寓浓墨于气氛之中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如庆祝场面(欢乐)、比赛场面(紧张)、送别场面(难舍难分)。

例6运动场上,大家像包粽子一样,一层又一层地围着。人群中时不时地爆发出一些掌声和些许呐喊声。你看了看那不远处的横杠,快步冲过去,抬腿,横跨,可就差一点便成功了。你微笑不语,毫无沮丧之情,走到一边,等待下一次机会。你再一次热了热身,瞧了那似乎难以跨越的横杠,吸气,埋头,再猛地一抬,向前奔去。抬脚,跃起,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在万众瞩目下,你横跨而过,向下而踏,收脚,稳住重心,帅气的动作如一气呵成般展现在眼前,时空似乎凝固了几秒,忽地,掌声、呐喊声、狂叫声不约而同地响起,也许就差鲜花了吧!然而,你仍然笑了笑,笑得是那么自信,在欢呼中退到了一边。

——刘玉雄

点评作者选取了跳高比赛的场面来描写,作者略写“面”,详写“选手跳高”这个点,抓住选手的神情与动作来细腻刻画,写出了选手的淡定和观众的紧张。

※精心选点,写好细节

精心选点,写好细节,就是在行文时,用心选择感人的点,以之作为细节,精雕细刻,成为文章的亮点段。

高考场上,如果选择写记叙文或散文小说,往往会给阅卷老师带来惊喜,如果又有精彩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个性,更能得到阅卷老师的赏识。细节,是指事件过程及人物外貌、语言、举止等细微环节。个性特征是指一个人思想、品质、行为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征。叙事的动人处正在于细节的展现。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其实,一个动人的细节往往能带给人们震撼,比如孔乙己境况好时“排出九文大钱”,境况不好时“摸”钱;葛朗台看到梳妆匣的“一纵”“扑”,他临终时告诉女儿“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这就是“精心选点,写好细节”。

那么如何“精心选点,写好细节”呢?

一、聚焦于点

围绕人物个性,精选一个点加以描写,这样集中笔墨,犹如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能够突出人物个性。可以聚焦于人物的目光,可以聚焦于人物的表情,可以聚焦于人物的动作,可以聚焦于人物的语言。

例1只见他的眉毛像两只玩得正开心的蝴蝶,你追我赶,讲到高潮时,两眉一皱,眼看“两只蝴蝶”就要碰到了一起,一只来个“急刹车”,另一只退一步,这才“化险为夷”;他那双眼睛随着故事的展开而忽大忽小,像一台永远散发不完激情的目光机器;脸上的肌肉也禁不住同伴的诱惑,活跃了起来……

——方海燕

点评这个片段将笔墨聚焦于老师讲到动情处的脸部表情这个点,形象地写出了老师上课很有激情的特点,给人深刻的印象。

二、细化动作

细化动作,就是要把能表现人物个性的动作进行分解,写出详细过程,在过程中表现人物个性。

例2只见她拄着拐杖艰难地走下楼。她先将拐杖拄在下级台阶上,再用腋下顶住拐杖,用力地将那条独腿挪到下一级台阶。她的双手紧紧抓住拐杖,手上的青筋清晰可见。她要做什么?她一手抓住栏杆,一手将拐杖放下来,接着,她蹲下身……她竟将香蕉皮捡了起来。

——《好奇心

这个细节描写成功地将“她捡香蕉皮”进行分解,写她“将拐杖拄在台阶上”,“顶住拐杖”,“挪到下一级台阶”,“抓住拐杖”,“一手抓住栏杆,一手将拐杖放下来”,“蹲下身”捡香蕉皮之艰难。震撼之余,“她”坚强的个性,良好的文明素养也展现出来。

三、巧用修辞

巧用修辞,就是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来表现人物个性,包括比喻、排比、夸张、通感、反复等修辞手法。

例3您脸上带着甜甜的微笑,亲切地对我说:“我相信你会成功!”望着您脸上那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我坚定地说:“我会努力的!”您又笑了,您的笑似黎明前的第一道曙光,似雨后初晴的第一道彩虹,似天空中一群活泼的鸟儿在自由飞翔。

点评这里作者运用比喻,写出老师微笑之美,表现老师关爱学生、亲和力强的特点。

一言一行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能够反映人物的个性,只要细心观察,运用恰当的细节描写方法,就可以写出让人怦然心动的好文章,下面我们就运用“精心选点,写好细节”之法,用我们的笔写出漂亮的文章吧!

【题目一】请以“总想为您唱支歌”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除诗歌文体不限,书写规范。可以写老师,可以写对自己有积极影响的长辈。

【写作导引】这是一个比较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或小说的文题,仔细审题,“您”表明写的对象是长者,“总”是题眼,“为您唱支歌”揭示立意方向。可以写老师,可以写对自己有积极影响的长辈。这样,可以调动自己的积累,选好写作对象,精心选好一个个感人之点,浓墨重彩,演绎成文。

例4

总想为您唱支歌

李彦

“您去的地方很远,爱的呼唤已听不见。”掩盖破碎的心,风干交错的泪,在回忆里,您占据的只有永恒的区域。耳机里的歌声,又带着您的气息,钻入我的心室壁里蛰居。

时光用那双粗糙而巨大的手蛮横地推着我们向前,即使我们固执地停下不愿再走,也停不下人间的世事无常、悲哀与绝望。我想回首,却再也找不到你有些高大又有些沧桑的身影,在某个地方默默支持祝福着我们。唯一感受到的,是您从千万里之外传回我内心,反复激荡徘徊的声响。只有心里,还能找到您给予我们的温暖,您那熟稔的味道。

三百余天的日子迅疾地闪过。那一天的画面早已定格,快一年后的今天一一忆起,那历历在目的场景仍如针刺般冲向我来不及闭上的双眼,剧烈的疼痛总是让我瞬间堕落于回忆,眨眼崩溃。从毕业以来,就不怎么主动联系的小Z在那天突然出现在我的教室门口,面色凝重地把我喊出教室,我的心就不由地沉重起来。

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是怎样的欲哭无泪。当时还有同学为了缓和气氛拿我打趣说,看吧,我就说她不会哭的。换作先前,我应该早就追着揍他了吧,可那时的我一句话也没说,我的身体已被冻结,连动弹一下的力气似乎都没有了。下午,我们都请了假,渴望再见您一次。去公墓的路是泥泞,深一脚浅一脚的道路没有任何车辆愿意前往,我们只有步行。找不到路,就走一段问一次。路上我们仍能天南地北地谈论,一切终结在那白色的大门映入眼帘之时。

不约而同地,寂静的气息充盈在我们每个人的周围。不由地,我们都放缓放轻了脚步,如误闯入一片圣地的外侵者般小心翼翼。小行几步,一座适中的白色建筑前,我们看见了师娘疲惫不堪而愈显落寞的身影。走到师娘跟前,轻唤一句“王阿姨,我们,来看唐老师……”话未落音,唏嘘的哭声早已交织一片。

迫不及待地,我步入那个快令人窒息的狭隘空间里。屋子中间是您闭目凝神安然睡着的样子,一层轻笼的白纱,浅浅地盖满了您的全身,周围各色的鲜花被细细地剪裁后乱而有序地伴着您长眠。此刻,我已不能清晰地看着您棱角分明的轮廓,望见您慈祥而又被岁月留痕有些沧桑却依旧温暖的脸颊。我们排着序,一一从您躺着的冰冷的柩木边绕过,三百六十度感受着空气中您残余的气息。我走在最前面,拖着蹒跚的步履坚持着绕完一圈,正面对着您,我和小丫“扑通”一声跪在了您面前的两个布垫上。适才,小丫的啜泣声已变成现在的放声而哭。闭上眼前的瞬间,我的余光瞥见了小丫因痛苦悲伤而扭曲的面孔,那曾经令我们都艳羡不已似婴儿的脸般的光润的肌肤,这一刻却若沟壑的风肆意填满峡谷一样任泪水勾勒出一道道万丈深渊。而我,竟一滴泪也没有掉落!我只是孤苦地紧闭上双眼,那个瞬时里,我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到“死亡真的好静,好近!而我竟是这般‘无情’”。我感受不到一丁点儿心脏跳跃的振动,心室壁血管麻木的分裂,心里的根被残忍拔出的痛,对我也已是无效。唯一一次的,心,原来可以这般静,静得无痛无果,无声无息。我忍住一切,默默为您祷告着,祝愿着,忏悔着。而曾经您陪我们度过的鸟语花香,菊落梅飘,曾经你伴着我们每一个清晨的书声琅琅,曾经您寄予我的希望,给予我的关怀的场景,在我未来得及睁眼前,似飞蛾扑火般猛烈地扑入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良久,我和小丫都立起身,把位置让给后面的同学。我们一左一右地伴着师娘。我伸出手紧紧握住师娘的双手,小丫则轻轻地把一只手搭住了师娘的肩上,另一只缓缓穿过师娘的臂肘,静静地挽着。我的目光落在师娘花白的发鬓上,几个月前那可是满目的青丝啊!师娘靠着我们,叙叙地念着,念着您念叨的我们,念叨着最后的您……我们不敢言语,唯有倾听。

唐老师,我们不敢许诺什么,我们只能向您承诺:我们会活得如您曾期望的那般!

“我想您已经化成天使/张开双翅/是笑着离开的/这短暂的旅程/温暖缤纷……”随着旋律地起伏,我不由地哽咽出了声……

点评本文构思新颖,文章以许嵩的《天使》歌词开头,以许嵩的《天使》歌词结尾,结构精巧。特别是写告别老师最后一面的细节,作者精雕细刻,写我和同学们的动作,写场面,细腻,真切,感人!

※聚焦于“意”,依“意”行文

——作文修改之立意篇

【病文诊治】

终于等到通车这一天了,爸爸终于答应用车送我上学。这在我眼里是很自豪的事,因为不少城里的同学都是坐着父母的车来上学的。我看着表,不过十分钟,爸爸就到了学校,雨也停了,这两天考试的焦虑也因这雨带来的凉爽减轻了许多。可当我从考场出来的时候,豆大的雨点又落了下来。不过我不怕,我有车。回家的时候,我让爸爸开慢点,我想看看故乡的新貌,昔日的羊肠小道已退出历史舞台,看着宽阔平坦的普州大道,路两旁葱茏的绿树一闪而过,心里感到特别舒服。道路两旁,像绿地毯的草坪上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翠绿的柳树与小河做伴,细长的柳枝在风中翩翩起舞,轻轻掠过濛溪河的水面,山上的棵棵柠檬穿上了绿色的外套,“魅力柠海”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远看真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啊!路旁的柠都大厦、温州商城已经竣工了,丽都花苑、明珠新区都穿上了漂亮的外衣,敞开的大门外还有小孩子在跑跑跳跳。可惜啊,那排旧房子不见了!那片竹林不见了!那片稻田不见了!

这段文字是某同学的作文《故乡,在变》。作者借父亲接我回家所见所感,来表现故乡的变化,切入点选得好,作者能聚焦于时代,传递时代气息,讴歌故乡新貌,值得称赞!但在行文时折射出立意上的问题,行文时有两处没有扣住主题行文。一是写父亲到学校后自己考试后心态的变化,二是对故乡的可喜变化流露出惋惜的情愫。前者与主题无关,可删去;后者与主题情感基调不符,可做调整。

【病文修改】

爸爸终于答应用车送我上学。这在我眼里是很自豪的事,因为不少城里的同学都是坐着父母的车来上学的。我看着表,不过十分钟,就到了学校,雨也停了。回家的时候,我让爸爸开慢点,我想看看故乡的新貌,昔日的羊肠小道已退出历史舞台,看着宽阔平坦的普州大道,路两旁葱茏的绿树一闪而过,心里感到特别舒服。道路两旁,像绿地毯的草坪上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翠绿的柳树与小河做伴,细长的柳枝在风中翩翩起舞,轻轻掠过濛溪河的水面,山上的棵棵柠檬穿上了绿色的外套,“魅力柠海”几个大字格外醒目,远看真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啊!路旁的柠都大厦、温州商城已经竣工了,丽都花苑、明珠新区都穿上了漂亮的外衣,敞开的大门外还有小孩子在跑跑跳跳。没错,这里在变!

【方法指津】

文章的立意就是确立和提炼文章的主题思想。“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千古文章意为高”,可见立意在作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修改文章立意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一般可以从五个方面入手,要做到五看。

一、看是否依题立意

“意”,即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意”,从何而来,只能是文章题目。这样,就可以看是否从整体上思考,依据文章题目(材料、话题),选准切入点,确定立意。如果是命题作文,看是否抓住关键词语立意,比如,“总有一种期待”的关键词是“总有”,这种“期待”是他人或者自己长期萦绕于胸的情愫,很久未得纾解。或者是历经人生挫折,依然期待常驻心间;或者是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美好期待依然不变……如果是材料作文,要看是否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立意。高明的作者会根据文章题目,选取最熟悉而又理解最深的一点去立意。

二、看立意是否深刻

深刻,就是主题能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作文时,对事物认识的深浅决定着立意的高低。仔细审视作者是否掘得深,见得真。小中见大,可以让作文立意深刻。生活中有些材料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却包含深刻的意义,只要善于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把小题材放到广阔的社会及历史背景前面展开,并深入开拓,就能收到“一滴水反映出太阳光辉”的表达效果。

三、看立意是否新颖

立意新颖,就是提炼出的主题不落俗套,能独出心裁。文贵新,主要就是“立意新”。新颖的立意可以吸引人,让人怦然心动。角度好,立意就可能新颖,因此可以看立意角度是否新颖。比如,面对“总有一种期待”一般人都是从总期待一种物化的东西来立意,这就显得平庸,而如果从期待精神的角度来立意,就能让人耳目一新,比如立意为“总有一个期待,期待独守心灵的宁静”,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先描写被人遗忘的角落里的青苔不羡慕花的艳丽,不羡慕树的高大,不羡慕小溪的喧闹,坚守心灵的宁静。再由物及人,联想到时下的各种选秀,联想到季羡林,对比鲜明,真切表达作为人唯有像青苔那样独守心灵的宁静,才能宁静以致远,才能获得长久的掌声,才能厚积薄发。这样行文就能出彩!

四、看立意是否聚焦时代

文章来源于生活,好文章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关注现实,留心生活,再现生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可以看文章是否站在时代高度,是否融入广阔的社会背景,是否跃动时代脉搏,是否传递时代信息,是否表现时代精神。

五、看立意是否集中

集中,即一篇文章的主题要单纯明确,文章要“依意行文”,做到不蔓不枝,重点突出,紧紧地围绕中心来写。“意多乱文”,一篇文章表达一个中心就可以了,有些内容是正确的,但不能服务中心,那就要忍痛割爱。比如写“成长的风景”时,就要集中写成长过程中让人心动的画面,不能见成长中的事就写。

※起承转合总有方

——文章修改之段落修改篇

【病文诊治】

我率先来到桥旁,双手趴在桥上,对着这突然的美景惊奇不已。桥的两旁的树袭了一身墨绿的袍子,身上白色的流星转瞬即逝,周而复始。桥与树的影子倒映在细雨溅起丝丝涟漪的水中,一直延伸视线的尽头。我静静地看着,心也慢慢地舒缓,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美丽的新世界。我兴奋地拉你的手,告诉你静静地往这里看,会忘记所有的烦恼,好像能看到另一个世界。于是,我们静静地站着,凝望着,世界仿佛变得宁静了,而细雨是我们身前、身后绝美的背景……你的眼黯然失色,轻声说道:“我爸爸就是得的癌症。现在家里为了给他治病花去了大量的积蓄,而我好像成了他们的负担。不知如何是好?”我紧紧握住你的手,告诉你一切都会过去。你苦笑着说:“我们都还是孩子,有些事是真的无能为力!”我的朋友,一场苦难真的改变了你很多很多……

这是记叙文《为你守候常名桥》的一个段落。写了与好朋友相聚于常明桥的事,作者善于借助景物描写来烘托气氛,借助语言描写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但是写来到常明桥的时间未作交代,这是记叙的一个要素,不应该缺失。由写桥两旁的树到桥与树的影子缺少衔接语,层次不清晰。由写我和朋友凝望到对话也缺少必要的衔接语,以致层次间不够连贯。加上必要的记叙要素的交代,加上必要的层次间的衔接语,行文就合情合理,段落结构清晰严密。

【病文修改】

来常名桥时,已是天黑了,但灯光的倩影将我们深深地吸引。我率先来到桥旁,双手趴在桥上,对着这突然的美景惊奇不已。桥的两旁的树袭了一身墨绿的袍子,身上白色的流星转瞬即逝,周而复始。更妙的是桥与树的影子倒映在细雨溅起丝丝涟漪的水中,一直延伸视线的尽头。我静静地看着,心也慢慢地舒缓,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幻、美丽的新世界。我兴奋地拉着你的手,告诉你静静地往这里看,会忘记所有的烦恼,好像能看到另一个世界。于是,我们静静地站着,凝望着,世界仿佛变得宁静了,而细雨是我们身前、身后绝美的背景……当我们绕着常名桥走时,你的眼黯然失色,轻声说道:“我爸爸就是得的癌症。现在家里为了给他治病花去了大量的积蓄,而我好像成了他们的负担。不知如何是好?”我紧紧握住你的手,告诉你一切都会过去。你苦笑着说:“我们都还是孩子,有些事是真的无能为力!”我的朋友,一场苦难真的改变了你很多很多……

【方法指津】

段落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如果段落精彩,就会有助于整篇文章的表达。那么,修改文章段落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要做到四看。

一、目中有“主旨”,看段落的表达是否扣住主题

尽管段落是文章的重要组成成分,但是它必须服从于文章的主旨,即段落是一粒粒珍珠的话,那么主旨就是贯穿段落内容的红线。因此,首先要明确主题,再看段落是否围绕主题展开。

二、目中有“结构”,看段落的表达是否结构清晰

记叙性段落展开时,可以采用多种结构方式,比如,并列式、承接式、总分式等等。其中,并列式、承接式最常见。无论采用哪一种结构方式,都要注意结构内层次间的衔接,修改时要注意层次之间是否有衔接语,结构是否清晰。

三、目中有“顺序”,看段落的表达是否言之有序

记叙性段落在做到言之有物的前提下,还要追求言之有序。一般而言,段内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三种,可以看内容而定顺序。如果是记叙事情,看是否按时间顺序展开;如果是描写景物,看是否按空间顺序展开;如果是就事析理,看是否按逻辑顺序展开。

四、目中有“语言”,看段落的表达是否有亮点

记叙性段落的表达要做到叙事清楚,描写生动,而生动的描写就能构成文段的亮点,特别是细节描写运用成功,文段就容易出彩。在写人时,写好了细节,就能突出人物的个性;在写景时,写好了细节,就能突出其特点。因此,修改时先看文段是否有生动的细节描写,审视文段语言是否有亮点。

总之,我们在审视一个语段时,要看它是否围绕主旨展开,做到言之有物;还要看它是否结构清晰,层次清楚,做到言之有序;还要看它是否语言亮丽,是否有文采。

※针锋相对,驳倒对方

写驳论文,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反驳论点,或反驳论据,或反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反驳论点:就是对论敌的论点进行批驳,指出它的荒谬和虚假。反驳论点的方法有两种:直接驳斥和归谬法。

直接驳斥,即用正确的论点和事实直接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可以通过例证反驳,即提出新的事实论据,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

例1洋节真的能冲淡我们的传统节日吗?这么想未免太缺乏文化自信了。承载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节日,表达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盼,何曾中断?洋节对中国传统节日观念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消费行为上面。其实,各种各样的洋节在中国的火爆,正是得益于很多商家把洋节包装得无比热闹,助推了洋节在中国的流行。中国年轻人过的圣诞节,是舶来品,没有虔诚的宗教信仰,只有热销的平安果;没有安详和宁静,只有喧闹和沸腾,又何谈文化冲击?

点评这段文字先针对原论点提出疑问,在剖析持原论点的人缺乏文化自信后,进而提出一个与原论题相反的新论点——“传统文化节日”不曾中断。再分析洋节火爆的原因及本质,有力地反驳了论点。

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真的,然后以它为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非常荒谬的结论,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

例2近段时间以来,一提到领导干部做什么事,往往就用“亲自”二字,什么“亲自下到基层”“亲自检查工作”“亲临现场”等等。倘若报纸有一天出现下面的字样,不知读者该做何感想:

“某地农民,亲自拿起农具到田间锄地……”

“某校教师,亲自到教室给学生讲课。”

“某餐馆厨师亲自掌勺……”

点评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是每一位干部分内的事。但有些新闻对这类事情做了过火的宣传。上面的片段对这种现象按照这种逻辑进行推理,使人们一眼就看出这种说法的荒谬,原来的观点也就不攻自破了。

反驳论据,就是针对虚假的论据进行批驳,指出这些论据是错误的。论点是由论据来支撑的,驳倒论据,犹如釜底抽薪,对方论点也便颓然倒塌。反驳论据常常要揭露其事实虚假、数字含混或理论的荒谬。

例3孩童的世界是天真无邪的,出演广告的孩子不会消解那份纯真。秀兰·邓波儿在美国经济衰退期间所出演的广告均以无邪的笑容减轻了高压人群的重负,温暖了人们的心灵,鼓舞了人们振兴经济的信心。不到十岁的她让许多濒临崩溃的工人收获了一丝慰藉,让许多吵架的父母重归于好,令顽固的父亲原谅了因爱出走的女儿,令海盗船长柔情无限。她从未跳进世俗的染缸,染上令人生厌的俗气。

点评片段先针对原论点提出截然相反的论点:代言的孩子不会消解那份纯真,再从揭露对方论据虚假入手,秀兰·邓波儿出演的广告带来的是积极的效果,没有染上俗气,没有消解纯真。

反驳论证,就是指出论敌的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错误,进而指出其论点错误。或指出演绎过程中大小前提与结论不合逻辑;或指出作者在一篇文章内的观点自相矛盾;或指出论点与论据之间推理不妥……。

例4一个英国记者对周恩来总理说:“中国由于人口众多,将来一定会向外国扩张。”

总理说:“美国的人口还不及中国的五分之一,但是美国的军事基地遍及全球,在海外驻军达150万人。中国人口虽多,但是没有一兵一卒驻在外国领土,更没有在外国建立一个军事基地。可见,一个国家是否向外扩张并不决定于人口多少,而决定于它的社会制度。”

点评周总理指出对方论点和论据之间推理不妥,进而驳倒了对方的论点。

【佳作范例】

拒绝“师生同堂考”

李彦

统率千军万马的将领能指挥军队赢得一场又一场的战斗,是不是其本身就一定具有冲锋陷阵的能力,就必须亲自上战场一试身手?奥运会冠军的教练教出了世界第一的水平,是不是其自身就一定具备比赛的能力,就必须亲上赛场一决高低?古有诸葛亮以文人之姿料敌如神,指挥若定,睥睨风雨;今有陈忠和凭绿叶之态执掌女排,东山再起,反败为胜。古今仁人志士的精彩演绎就是对前面问题的绝妙回答!

故而,当我听闻某中学安排青年教师与学生同场进行模拟考试的消息时,直感震惊异常。而当我又知不少教师交空白答题卡,甚至一名教师甩笔而去时,却只觉是情理之中。正是无形而巨大的压力,才导致这极端的决定。

诚然如校方所言,这只是学校教学计划的一次业务练兵。但我们不难窥见,这次练兵背后暗藏着学校对青年教师能力的不信任。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先哲的箴言在这里荡然无存。在岗教师无疑都是经过层层选拔与考核才站上三尺讲台,而被迫与于学生同场竞技,或多或少都影射出学校对教师水平的质疑。师生同堂考试,让平日里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教师如今威严何存?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师说》中如是说。而在今天,教师的三个职责是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德工作、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唯独没有与学生同堂考试,在考场上与学生一较高下这项职责。

纵观当今社会,技术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广,吸取知识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正如部分教师的担心,不言与学生同堂考试已“没面子”,然而,万一没考赢学生定更“没尊严”。语文覆盖面广,数学计算量大,教师们只一个不留心,与满分擦肩而过,即使完胜学生,也难免落下笑话。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作为教师,其水平高低,并不取决于做试卷能力的大小,更多的是传授学习方法、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等。即便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不一定知道每道题的最简解法,而教师多年的经验却足以填补这一空白。聪颖如开普勒,若没有导师第谷多年积累的大量数据作底,何以发现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学生自然不会因为考场中老师的失误而质疑老师,不尊敬老师,但老师心中的沟壑将难填平。师生同堂考试,只会阻碍教学进程,打乱教学秩序,绝不可取!

然则,亦有人说,打铁需要自身硬,让教师体验考试氛围,才能更理解学生,更科学地进行答题。但他们似乎忘记了最重要的一点——最终参考的是学生,不是教师。教师再懂得怎样适应考场,稳定甚至超常发挥,也很难让学生领悟到教师的心得体会。仅凭教师的告诫之语,而不是学生本人的真实体会,就让学生改变自我,快速学会如何调整心态,想来也是天方夜谭。师生同堂考试,不过多此一举!

给予他人信任,是对他人最根本的尊重!

拒绝师生同堂考试,让晴朗和谐的阳光重新照耀校园的天空!

——发表于《创新作文》

点评这是一篇精彩的驳论文,作者综合运用了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的方法。理性分析学校组织师生同堂考,教师反常表现是源于巨大压力,剖析学校此举折射出对青年教师的不信任,此举会让教师威严丧失。联系实际,结合教师的职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学生对老师的期待等分析没有必要“师生同堂考”,令人信服,特别是用开普勒为例,说理充分!进而水到渠成亮出观点——“师生同堂考,绝不可取!”然后联系学生答题的实际来反驳一些人的观点,强化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是理性呐喊,堪称豹尾!

※怎样写出精彩的“凤头”

“好的开端就成功了一半。”做事如此,作文也如此。那么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的呢?元代乔梦符说,文章的开头要像“凤头”。可见好的开头要精致、美丽、灵活。如果恰当运用修辞等方法,演绎一个有文采的开头,如定海神针,能在极短的时间锁定读者,铸就文章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巧用排比

围绕要表达的中心论点,联想相关或相似的事物(至少3个),然后排列组合在一起,写成一组排比句。这种开头内容丰富,涵盖面广;语言整齐,富有文采;文章富有气势,扣题简洁明快,有“彰显气势,炫示文采”的效果。

例1发现,是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发现,是李白诗歌中的神秘仙境;发现,是余秋雨散文里的文化内涵。发现无处不在,发现时时存在,发现就在你我的身边。但美丽的发现却需要仔细地观察和对生活中细节的把握与思考。

——《美丽的发现》

点评作者围绕“发现”,想到历史文化名人“陶渊明”“李白”“余秋雨”,采用“……,是……”的句式,成功运用排比的方法,将“发现”具体化,然后亮出中心论点。

例2前面也许是漫天飞舞的樱花,绚丽多姿;后面也许是芬芳扑鼻的牡丹,姹紫嫣红;左面也许是宽阔平坦的康庄大道,昭示成功;右面也许是充满玄机的万丈深渊,深不可测。前与后,左与右,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走好自己的人生十字路,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拐点,超越自我,超越他人。

——《把握人生的拐点》

点评作者采用“……,是……”的句式,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四个角度展开,运用排比,告诉读者“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然后提出中心论点“把握好自己的人生拐点”。

在运用排比演绎精彩开头时,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必须紧扣题旨,不能为排比而排比,为文采而文采。其次,要注意分句间的逻辑层次。一般应按照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在时间安排上由古到今、在程度上由浅入深、在范围上由小到大等等。

二、巧用设问

巧用设问,即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围绕文章中心,先设置问题,然后再回答。它有“单刀直入式”和“旁敲侧击式”两种形式。文章开头恰到好处地运用设问的方法,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引起读者的思考。

1.单刀直入式

在设置问题时,直接切入主题。采用这种方式,切入点单一,问题集中,往往只需设置一个问题,简洁明快。

例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为什么会这样?明明是同样的树,果实的差别却如此之大!这一切只因为不适合。其实,植物的种植需要因地制宜,人才的培养又何尝不需要因材施教呢?因为不管是对物还是对人,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点评先引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然后提出问题,探究其原因,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切入点好。回答问题扣住主题,再由植物的种植自然转到“人才的培养”,水到渠成地亮出论点“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开头有审美意蕴,令人寻味而耐思。

2.旁敲侧击式

围绕中心,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的不同角度切入。采用这种方式,切入点较多,能调动读者从不同角度思考,让人浮想联翩,而且综合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酣畅,气势充沛。

例4是谁在积灰已久的书卷边,用微尘拂去尘埃?是谁在幽暗昏惑的旅途中,用光明扫除退缩?是谁在平静无奇的大脑里,用光线掀起波涛?

是幻想的灯盏,指引着我们走出迷茫与昏惑,带领着我们由尘世走入天堂。

——《点燃幻想之灯》

点评上例综合运用设问、排比的修辞手法,先提出三个问题,让读者思考,然后再回答,醒豁地亮出了中心论点。

例5是谁,在凌空的闪电下寻找火种?是谁,在古木野草的芬芳之间求得治病的良方?是谁,在日光星火之中取得神奇的火药?又是谁,举起一把神锤,敲打出了文明古国亘古的红漆大门?

是他们,是我们的祖先,每一次创造光芒的闪耀都让我们为之自豪!我们乘上时光机,追寻创造的光芒。

——《追寻创造的光芒》

点评上例作者在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河里,撷取了四粒珍珠,运用排比,巧妙设置四个问题,启发读者思考,然后回答,提出中心论点“追寻创造的光芒”。

三、巧用反问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围绕文章中心,设置一组反问句,引出文章的中心,发人深省,语言有气势。

例6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漆黑的阴影里深情地守望,站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只有在黑暗的人生阴影里抓着希望的尾巴走出的人,才能在光明的成功里嗅到美丽的芬芳。美丽,从光与影中绽放。

——《美丽,从光与影中绽放》

点评作者先假设“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然后连续以两个反问句引起读者思考,最后醒豁地亮出文章主旨。

四、巧用比兴

巧用比兴是指采用《诗经》里的“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使文章由“浅出”而“深入”,水到渠成地引出论点或话题。这种开头能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能启发读者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妙趣横生,别开生面。

例7菱深潜于水之至深处,那是它生命的支点;稻轻浮于水面,那是它生命的落脚;荷花轻轻摇曳于水中不深不浅处,那是它们生命的驻位。世间万象,自有其展示灵魂生长的位点。只有撑起生命的长篙的人们才能最终成就天下之大道,立天下之正位。

——《独撑起生命的长篙》

例8一条幽径,香花弥漫中顿显醉人的美丽,曲折迂回中亦能激起心旷神怡的向往;一片海湾,风平浪静中流露无限遐想,而惊涛骇浪中足以凸显震天撼地的力量。人生的天空有时晴朗有时乌云,而这恰恰装点了生活,丰富了阅历。亦如花开花谢,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风景。

——《花开花谢两相随》

点评上面两个高考高分作文开头,就成功地运用了比兴式开头方法,其运用方法是:先列出自然界的具体事物,其中的道理不言而喻,然后,再转到论述人的成功。

五、恰当引用

借助引用的修辞手法,围绕文章主旨,引用名人名言,彰显积累底蕴,文章富有底蕴。

例9朗费罗说:“你的生命一如他人,每个生命都会下雨。”但是马克·吐温却说:“所有的雨都会停。”回味人生时,才发现雨在前,晴在后。雨湿梧桐是萧瑟的美,晴空白鹤是壮阔的美,唯有将荣与辱两种人生滋味都品于心,让挫折与荣誉共舞,才能欣赏到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景致。

——《让挫折与荣誉共舞》

点评作者先引用朗费罗、马克·吐温的名言,再联系人生,理性审视人生的“雨”与“晴”,“荣”与“辱”,最后化用诗句,提出文章的主旨,语言有文采。

六、恰当抒情

紧扣话题,用议论抒情,引出主题。这种方式,很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怦然心动。

例10总是止步于青山绿水处,倾听不经意的鸟鸣虫叫;总是流连于山穷水尽的路口,期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也总是沉醉于灯火阑珊下,回想刹那默然的惊喜。偶然之处,总是给人太多的遐想。静思仰首,诗意嫣然。

——《偶然之处诗意花开》

点评这样的开头,既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又折射出理性的色彩。如此入情入理的文字,引导读者真切理解作者的观点。

※“榆树和松树”素材运用指导

【试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一阵风后,两颗种子飘落在不同的地方:一颗落在乱石中,一颗落在肥沃的土里。沃土里的种子很快发芽,后来长成了一株可爱的小榆树。四年后的春天,小榆树忽然看到乱石堆中,冒出了一棵小松树。

冬天里,小松树瘦小单薄的身子在寒风中打战。有一个高高的草垛替榆树挡住了寒风。榆树说:“兄弟,你真是太不幸了!”小松树坚强地说:“一切都会过去的!”

又过了几年,小榆树枝繁叶茂。小松树叶子稀疏、枝干嶙峋。冬天又到了,下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雪。小松树冷得蜷起身子,后来晕了过去。当小松树醒来时,已是春天。而榆树早已冻死!

要求:①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恰当的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教师题解】

这是一道寓言型材料作文题,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审题立意。

【角度一】如果从小榆树的角度思考,小榆树落在沃土里,不久发芽,长成了一株可爱的小榆树,有草垛替它挡寒风,一直生长在顺境里,幸运之至,但是一旦面临百年不遇的大雪却被冻死,可立意为“身处顺境,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身处顺境,要有忧患意识”“理性面对良好的际遇”“理性面对成功”“成功后,要加强对自身的充实与提高”等。

【选材小贴士】在人类的文化长河中,留下了许多与这个立论角度相关的名言警句。同学们可以大胆实行拿来主义,寻觅骊珠为我所用。比如,“居安思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等。同学们在使用这类素材时,要扣住论点来分析。另外,也可以选用典型事例来展开论述。刘墉作为节目主持人走红之时,依然退下来,从事绘画,从事创作,最终在绘画、写作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唐太宗李世民居安思危,开创贞观之治;唐玄宗在开元盛世后,没有理性面对,从此大唐江河日下。

【角度二】还可以联想到家庭教育中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学校教育中的挫折教育促进孩子的成长等,加强说理的针对性。

【选材小贴士】从这个角度立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普遍存在爱得过多的现象,同学们在使用这类素材时,最好关注热点素材,比如剖析“虎妈”“狼爸”“鹰爸”等家庭教育现象,再联系社会实际,联系留守学生的教育,最好能正反对比分析说理。

【角度三】如果从小松树的角度思考,小松树落在乱石中,一直生长在逆境里而能坚强地面对,最后在面临百年不遇的大雪时得以幸存,则可立意为“逆境能促进成才”“正视逆境,收获成功”等,可以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可以联系现实中的事例,同样可以使说理具有针对性。

【选材小贴士】贴合这个角度的理论素材比较多,同学们在寻找这类素材时,可以从古今中外搜寻,力求经典。比如以班固身处逆境,立志写《汉书》,历时20年终于成功;钱穆12岁丧父,家庭清苦,升学无望,一边教书,一边自学,刻苦攻读,情系国学,文惊天下,终成一代大师;桑兰体操比赛受伤,直面人生,活出精彩。还可以用高尔基、巴尔扎克的素材来作为例证。

【角度四】如果从小榆树和小松树的角度思考,可立意为“笑到最后的才是笑得最好的”。

【选材小贴士】同学们可从体育比赛的角度或从军事、政治的角度寻找素材。比如,在羽毛球世锦赛最受期待的男单决赛当中,三届冠军林丹在先丢一局、非常被动的情况下,挽救两个赛点,惊天逆转,最终获胜。

【高分素材】

【经典素材】郭文珺是实现卫冕的历史第一人。她,有着冠军卫冕的诱惑,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困惑,决赛第一枪只中8.0环,第九枪还落后第一名0.5环,这是怎样的压力,这是怎样的艰难,但是,她却顶住压力,摒弃杂念,完美打出10.8环,一举逆转夺金。她,就是郭文珺,伦敦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冠军,她也是在该项目实现卫冕的历史第一人。

【经典素材运用片段】只有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灿烂。决赛第一枪就失利,第九枪还远落后第一名,面对压力,面对艰难,她摒弃杂念,完美打出最后一枪,一举夺金!郭文珺用坚持到底的胜利告诉所有人,不畏惧,不放弃,就能笑到最后,笑得最好!

【热点素材】“鹰爸”的独特教育。“鹰爸”何烈胜与4岁的儿子沟通并经过三十分钟的热身慢跑后,让小男孩脱掉自己的内外衣裤,仅穿一条嫩黄色的小短裤和运动鞋,快速地跑入美国纽约法拉盛暴雪肆虐的大街,而当天清晨的室外最低气温达-13摄氏度,大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只有他在足足有8英寸厚的雪地里晨跑。跑步大约持续了5分多钟,开始的时候,小男孩可能是有点冷,一边追着镜头跑,一边带着点哭腔跟爸爸要抱抱,不想再跑了,很快孩子的头上都挂满了雪花,可最后还是在父亲的鼓励下,勇敢地在雪地上做了个俯卧撑才结束,身体上沾满了洁白的雪。在“鹰爸”的教育下,小男孩如今已经成长为智商高达218的天才,并且提前进入一年级,和大他好几岁的哥哥姐姐同在一间教室里学习。

【热点素材运用片段】坚定选择从严教子,就能创造教育的奇迹。隔着一条鸿沟,跨越它,需要竭尽全力。扬帆远航,路途艰险,让信念化作一只海鸥,一起起航。“虎妈”蔡美儿的“虎式教育”虽引发热议,但她依然故我,终让两个女儿成为音乐神童,且门门功课都得高分;“狼爸”萧百佑被不少人质疑,招来如潮批评声,他不畏人言所动,坚持“惩戒教育”教育,使三个孩子走进了北大;“鹰爸”何烈胜不为流言而改变独特的育儿之法,让4岁儿子在暴雪中只穿小短裤跑,终让儿子走出脑瘫的阴影。他们都曾在如浮云的批评中站起来,勇敢前行,最终让子女成为人才。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教育方法也要因人而异,教师和家长要根据每位孩子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

【素材运用】

花,开在春天

张晨西

万物,在春天复苏;花,在春天绽放。一棵本该绽放娇艳花儿的小树忘了在春天醒来,便会错过花季,只能等待明年春天的到来。人一旦错过良好的际遇,就会与成功失之交臂!因而,当我们身处顺境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唐太宗曾在谏臣魏征逝世时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就像一面镜子,总是在适当的时候点醒唐太宗,让他时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励精图治,于是有了著名的“贞观之治”。

身处顺境,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拥有宠辱不惊的情怀。“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纳兰容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赞誉为“清朝第一词人”,通经文,工书法,擅丹青,善骑射,家境优越,少年得志,平步青云,可谓春风得意,而他一直保持清醒的头脑。在这阡陌红尘中,只愿过那温馨自在、吟咏风雅的平淡生活。“半世浮萍随逝水,一宵冷雨葬名花。”一座渌水亭,一首小令,名利一身,却宠辱不惊。

身处顺境,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看破迷雾,坚守本心。他在世界走过了101个春秋,他提倡“把心交给读者”;他在中国20世纪文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有青春般的激情与火热的赤子心;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荣誉无数。巴金——一个从未停止过思考与批判的生命斗士,在世人追求财富、名利的时候,唯独他还在顶着帕金森综合征的折磨,一字一句地写着他的《忏悔录》,唯独他还在割裂自己的伤口,解剖自己。这位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的老人,却没有淹没在名利之海,而是刺破海上迷雾,坚守本心。他是中国20世纪活得最痛苦却也最轰轰烈烈的老人,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所以才能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良心,真诚写作。

身处顺境,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才能嗅到成功的芬芳。彼得·巴菲特,他顶着美国“股神”之子的头衔,却用手拼出了一片蓝天。在最困难之际始终不愿向父亲伸手,他执着地追寻音乐梦想,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都只靠着双手一笔一笔描绘自己的梦,最终成为著名作曲家和音乐人。在梦想唾手可得的环境下,他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愿依靠自己的力量,于是他在春天,嗅到了成功的芬芳。

冷艳孤傲的张爱玲在顺境中时常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能在上海大红大紫,又能在美国深居简出,一身荣辱,宠辱不惊;世袭伯爵的托尔斯泰在顺境中时常保持清醒的头脑,便毅然出走过上平民生活,只因他能看破迷雾,坚守本心;李嘉诚之子李泽钜与李泽楷在顺境中时常保持清醒的头脑,创立自己的事业,最终嗅到成功的芬芳……

人在顺境犹如小树在春天。小树保持清醒,春暖花开;人若保持清醒,生命之花常开不败。

点评本文是一篇精彩的议论散文,有四个突出亮点。①文题简洁,启人想象,有诗意美,耐人寻味。②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清晰。第一段亮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从三个角度演绎三个分论点,条分缕析,说理透彻。③材料丰富,论证充分。作者选用纳兰容若、巴金、彼得·巴菲特、张爱玲、托尔斯泰、李泽钜与李泽楷等古今中外的典型素材,有力地论述了观点。④句式多变,语言灵动。整、散句结合,长、短句相间,语言有灵动美。

※“结茧·破茧”素材运用指导

【试题呈现】

有一只蚕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结成了茧,然后酣然睡去,过了许久,她一醒来,发现四周一片漆黑,她渴望光明,她想,只有咬破茧,才能重见光明,于是就努力地咬茧,咬着,咬着,她的身体越来越小,越来越轻盈,背上长出了两片美丽的翅膀,她终于咬破了茧,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天使,飞向了蓝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教师题解】

这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角度一】蚕先结茧而眠,然后醒而破茧变天使。“蚕经过长期的努力,终于结成了茧”,因此,“茧”可理解为最初的追求、成功。当蚕酣然睡去,醒来后发现一片漆黑,可见,那代表过去成功的“茧”而今已成为见到光明的障碍,蚕成功后又主动突破这个“障碍”,终“破茧”而放飞自我。自然就可以立意为“理性面对成功,走向新的成功”。

【选材小贴士】同学们可以依据立意从正反两方面选取典型的、新颖的素材。比如,刘墉成为“最受欢迎电视记者”后,旋即辞去记者工作,致力文学创作,在创作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相反,胶卷业和照相业领先的柯达沉湎于昔日的辉煌里,在数码时代反应迟钝,最终被数码时代抛弃,面临破产的厄运。

【角度二】“兵无常态,水无定形,守业必败,创业有成。”《孙子兵法》说得好。“结茧”是力量的积攒,机会的等待;而“破茧”则是等待后的迸发、飞翔。“结茧”是追寻成功;“破茧”是锐意进取而不满足现状,是奔向新的成功的飞跃。如果由物及人,“结茧”“破茧”,构成了人生充实的过程,是人们从成功走向新的成功的过程。这样可立意为“结茧是为了激活生命,而破茧能够成就新生命”。

【选材小贴士】人们在人生历程中往往也会经历“结茧”“破茧”,围绕主旨选材时要关注热点素材。比如,“结茧”是“数学奇才”中南大学大三本科生刘路十五年寒窗苦读,“破茧”是刘路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震惊国际数学逻辑界,成为目前中国最年轻的教授;“结茧”是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因伤挥泪告别赛场,“破茧”是刘翔广州亚运会上一个神圣的冲刺完成了三年停滞的梦,更是刘翔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以12秒97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的精彩!

【角度三】“结茧”指完成人生的一次飞跃,“破茧”是人生的更高的飞跃。有的人终其一生,仅完成一次“结茧”,躺在一个小小的成功的安乐窝里睡大觉,而智者则在完成一次“结茧”之后,心向未来,敢于突破,于是“破茧”而演绎人生新的精彩!所以可立意为“突破心灵的禁锢,展开梦想的翅膀,让人生自由飞翔”。

【选材小贴士】同学们可以围绕“突破”来选各方面的素材,选例时侧重考虑敢于突破。比如,以色列化学家谢赫特曼在电子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种“反常理”的现象,尽管按照当时的理论,具有此种原子排列方式的固体物质是不存在的,尽管这个发现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即使被迫离开当时的研究小组,但是他还是坚信自己的发现。因为他敢于突破,2011年喜获诺贝尔化学奖!比如沈从文,一个浪迹天涯的湘西赤子,一位“大音稀声”的中国诗人,冲破了一切被禁锢的思想和手法,完成对中国诗歌神圣的承接。“一个能和时代风格相抗衡而独立于世的作家,必定是大家。”他突破心灵的禁锢,将一颗纯净而自由的心奉献给了湘西的山水,奉献给了他的《边城》。他没有止步于文学,而是华丽的转身,致力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成为著名的学者。

【高分素材】

例1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后,相信自己制作出的铅笔能够比当时使用的更好,他在一段时间曾专注于铅笔制造,他的产品获得了专家们的认可。朋友们祝贺他找到了敛财之道,但是他却回答说他将放弃铅笔制造。“我为什么要继续呢?我不会再做我已经做过的事情。”他重新开始了他无止境的漫游和学习,他每天都对自然有新的认识。他在瓦尔登湖边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小木屋,在那里居住的两年时间里,独自一人劳动、学习,保存他孤独自由的决心,他沉入密林的心铸就了伟大的《瓦尔登湖》。

【素材运用点拨】这是一则经典素材。梭罗在铅笔制造取得成功时,敢于从成功的光环中走出来,开始漫游,著成《瓦尔登湖》。同学们可将这一素材用于“突破”“变通”“改变”等话题。

例2邓亚萍,身材娇小,本不适合打乒乓球,但是她能冲破内心的壁垒,在训练时,她总是超额完成自己的训练任务,在队里练习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旧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两小时!最终,邓亚萍摘取了一个个世界冠军。她刚到清华大学外语系求学时,年龄已大,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段,她费尽心思后才写完26个英文字母。于是邓亚萍把自己的睡眠时间压缩到最低限度,经常学习到很晚才肯休息。有时,一边走路一边看书,就连吃饭的时间都用上了,最后也学业有成。

【素材运用点拨】“一切皆有可能”。即使没有天赋,只要执着追求,勤奋努力,就能创造奇迹!邓亚萍成功地演绎了人生的精彩!这则素材可用于“成功”“精彩”等话题。

例3读书识义,学棋抚琴,利州都督府中暗自生长着一个奇迹。十四岁入宫,从普通宫女到才人再到皇后,最后到坐拥江山、指点天下的九五之尊,她一步步走来,坎坷浮沉,辛酸自知。继贞观,启开元,任能臣,明政治,尽显一代女政治家的雄才大略。千古功过,无字碑上只待后世评说。她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

【素材运用点拨】她偏要做千古第一人,使英雄好汉千古江山臣服于脚下。她不做温柔的海棠,执意于站成一棵瑟瑟寒风里油亮幽绿的青松。她终究冲破心中障碍,用果敢和智慧成就她非凡的人生。剪碎心中之网,打破心中的胆怯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茧,站成历史里英姿飒爽的风景!这则素材可用于“突破”“进取”等话题。

【素材运用】

梦在昭阳花树边

秦浩华

银杏吞咽了整个秋的萧瑟,于一夕之间放飞满树的鹅黄的蝶;水仙沉睡在寒冰潦潦中,却倏然借水开出雪颜玉肌的花;蚕编织了一生唯一的梦,终于破茧成蛾,梦如昭阳。

原来人也如蚕,沉淀的是十年艰辛,飞翔的是一刻荣光。那么去握住“咬定青山”的翠竹,去拥抱“零落成泥”的寒梅,去体会梦想之重,生长之痛,让坚韧的力量在心中汹涌。

我们惊叹于《儒林外史》的奇思美文,我们勾勒着文木先生于诗情画境中悠悠落笔的美景,却殊然不知他贫寒如洗、笔砚都无。环堵萧然,无竹无月,无墨无纸,以书易米。天若寒时,携友出城,吟咏啸歌,大笑散去,暖足而归。生活于他,像一个过也过不完的寒冬,然而谁知这悲剧的生活正结成吴敬梓牢固坚实的茧,给了他飞翔寻梦的愿望与力量。

十二年成书,光耀文册;数十年艰辛,尽成史歌!梦在饥寒中,梦在窘迫中,梦在茧中生长出无畏的光芒。

破茧成蛾,成就华丽转身。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终成文学巨匠;钱伟长弃文学理,登上科学之巅;赖斯改追求音乐的快意为热衷政治,成为美国政坛明星。

梦在昭阳,每一种追求都将化为腾飞的线条,每一种奋斗都将激起千层翠浪。

乒乓球训练上,刻苦训练的你冲破心的内壁,演绎体育的传奇;清华大学里,勤学苦练的你创造了新的传奇!邓亚萍,你以一次次夺冠告诉所有人,破茧成蝶后更美丽,你是中国破茧而出的最美的希望!

凝神待战是他亘古的姿态,鱼跃而起是他迸发的激情。林丹,十年苦练只为梦想的重量,战胜最强的对手,傲立在荣誉之巅,每一声呼号都令我动容,响彻赛场的狂呼见证了他破茧而出的成功!

无数的茧织成层层叠叠的屏障,有人退缩了,有人沉睡了,有人努力崛起,有人划出破茧的美丽。

带着梦想去征战吧,没有冲不破的围障,只有不向前的弱者!当曙光褪尽冬日的严寒,仰首向上,梦在昭阳花树边。

点评文章标题精致,有诗意的美。作者成功化用唐代诗人王建的“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铸就本文的第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事例丰富,说理充分。写吴敬梓悲剧的生活结成牢固坚实的茧,十二年成书,光耀文册;写苏轼、杜甫、王勃面对失意的境遇写就绝美华章,写邓亚萍演绎破茧而出的最美希望。辩证分析,立论准确。作者既肯定要借“沉淀”追寻成功,即要因梦而“结茧”,又褒扬突破因成功而结成的茧,走向新的成功,很好地表达了文章主旨。妙用修辞,语言亮丽。成功运用引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精彩演绎成文。

※“立志改变”素材运用指导

【试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刘墉在《一条路》中写道:我隔了一年到一个山地部落去,发现整个部落包括生活、思想、景观完全改变了,使我大吃一惊。原因是通往部落的小山路改成柏油路,汽车可以到达,汽车一来,什么都变了。路一改,整个社会都改了。路一变,人心也整个变了。

一个世界的改变有时是因铺了一条新路,因此世界是可破可立的。一个人的命何尝不是如此,立志改走一条路,命也就整个改了。

读了上面的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自定角度,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教师题解】

写好这个材料作文,首先是全面理解材料。第一段材料是讲一条路的改变带来了山地部落的改变及其原因。山路变为柏油路,于是汽车能来到,于是社会改变,人心也改变。二三两段是由此引申的感悟。一条新路可以带来世界的改变。改走一条新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其次,抓住材料中的最后两句话来立意。因此,写作此文要围绕“改变路”与“改变世界”或者“改走一条路”与“改变命运”去生发、拓展、引申。“改变”必须是文章体现内容、表情达意的着眼点、落脚点。

【角度一】可以立意为:“改变路”就能“改变世界”。材料中的“山地部落”社会的改变,人心的改变,是源于原来的山路变为了柏油路。联系现实生活,高速公路代替了一般公路,不是带来了交通的革命性的变化吗?当人类开辟走向太空之路,宇宙飞船的成功升天,不是带来了科技领域的飞跃发展吗?

【选材小贴士】选这类素材时,可以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人们开辟的一些新路子,进而改变世界的真实个例,来摆事实,讲道理。比如,时下“快递”业的蓬勃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便利;电子商务的兴起以及网店的兴起,在商界又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角度二】可以立意为:“改走一条路”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穷则变,变则通。走在人生路上,往往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果已走入死胡同,何不及时转身,另辟蹊径,也许就能走出一片天!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古今中外都有,同学们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人与事来说理,还可以选择名言佳句来增强说服力。比如刘墉在做节目主持人极为成功的时候及时停下来,从事写作,写出大量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一位备受读者喜欢的作家。

【角度三】可以立意为:微小的改变能带来大的变化。改一条小山路,变一个世界。细微的改变足以成就许多,也能毁灭许多。比如,商家在手机上增加网络功能,就给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捷。

【选材小贴士】这类素材需要学生留心现实生活,许多创新发明的产生其实就是从细微处着力。比如,从收音机、录音机的发明到收录机的发明。

【高分素材】

【素材一】鲁迅先生最初是想做一名医生,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的人,但是现实中的国民的麻木触动了他的内心,于是他弃医从文,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巨匠。

【素材运用点拨】这则人物素材可以供同学们用在写“改走一条路”就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的立意。鲁迅先生之所以改走人生之路,不是源于个人的考量,而是基于国家民族的未来。古代的一些仁人志士投笔从戎也不是从小我出发,而是考虑民族需要。学生在运用素材时,不能简单照搬,要能扣住论点做深度剖析,说理才透彻。

【素材二】三毛说:“没有能力去摘月亮的时候,我们便去摘果子吧。”

【素材运用点拨】三毛的这则名言可以用来论述为何而改变。我们做事需要量力而行,如果理性审视自己没有能力走这条路,其实大可及时转身,找准自己的优势,走出人生的精彩。杨振宁放弃实验物理研究,改变为理论物理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素材三】江南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后,为了自己的浓厚的兴趣,毅然改变人生道路,改走文学之路,成了优秀作家。

【素材运用点拨】这个素材可以论述尊重兴趣,改路而行,演绎人生的精彩。“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江南选择一条自己感兴趣的人生路,从此有了别样的精彩。这是不少优秀者的成功之道。

【素材运用】

改变之芽,发于角落之处

康瑞琪

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

万物的质变,是由无数细微的量变累积而成。人与人间的命运千差万别,探其源头,有时却只是毫厘之差,在于人生路上关键的那几步路如何走完。一个与世隔绝的山地部落的改变,有时不需要多伟大的建造规划,不需要耗费多大的财力物力,只需要一条路,一条通往部落的柏油路。

改变之芽,往往发于角落之处。改变社会改变世界的确太难,但是改变自己却很简单。且先将改变之芽,种于自己的行为与思想中。

看《中国合伙人》惊艳于其中一句:“最大的骗子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总是想改变别人而拒绝改变自己。”辜鸿铭却做到了这点,他生于南洋,学于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他在异国他乡中成长,本可以做一个翩翩公子,博学绅士,十岁那年的他毅然回国时,已将改变之芽种于内心底,注定走上捍卫东方文化这条血泪铺就之路。当他深切关注中国这片土地时,已是为自己选择了另一条人生路,这一步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命运的殊途。他留长辫不顾满堂学生的嘲笑,他痛斥西方无知学者,最终使得西方人发出肺腑之叹“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那一步,为自己换来的是留名千古。

人生中处处充满未知与变数,改变之芽也许一不留意,长在了错误的土壤。何不将它摘下耐心培植,漫漫人生路,得失总要经时间沉淀才看得清楚。

2006年的胡歌在一场车祸中与死神擦肩,容颜大改。彼时名噪一时的当红演员却接受这株噩梦的改变之芽,决心从飞来横祸中走出,而这一步,使他完成了实力派演员的蜕变,历经生死的一瞬为他此后的艺术生命增添厚重的砝码。只有当你走过一段路后回首,才会发现当初的一个改变,使人生轨迹偏离,得失显而易见。

改变之芽种于心后才有可能长遍世界。

一个叫破山的和尚,在大军围城时,为了让李定国放下手中的屠刀,轻松将肉块放于口中,笑道“老僧为百万生灵,何惜如来一戒!”破山踏出改变的一步,固然痛苦,却换来了百万生灵的和平安宁。

世界是可破可立的,改变之芽发生角落之处,不如摘下它,先植于心,再种于世界。

点评本文题目妙用比喻,形象生动。论述严密,论证有力。紧扣论点,借助引证法、例证法,条分缕析,有力地阐述了论点。在使用素材时,选择了辜鸿铭、胡歌等人物素材,既有经典素材,又有鲜活素材,选例典型。引用柳青的名言、《中国合伙人》的经典台词做理论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狼”素材运用指导

【试题呈现】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两只狼来到草原,一只狼很失落,因为它看不到羊,这是视力;另一只狼很兴奋,因为它知道有草就会有羊,这是视野。

综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可以叙述你自己或别人的经历,也可以表达你的感悟和思考。

【教师题解】

这则寓言材料,由一个并列复句组成,前一个分句表明一只狼局限于“视力”,只看到眼前,只关注到表面现象,于是“很失落”。后一个分句表明另一只狼因为视野开阔,不只看到眼前,而是看到更远的目标,于是“很兴奋”。鲜明的对比让人倍感视野的重要。“视野”的表面意思是“眼睛看到的范围”,其实“视野”也指眼光、眼界、阅历、境界、人生的理想。生活中不乏像这两只狼一样的人,由寓言联系现实人生,我们可以选一个角度来恰当立意。

【角度一】每个人都有眼睛,许多人都有视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视野。有视野的人表现在眼光长远。一个人要学会开阔视野,才能取得成功。视野决定人生,有眼光才有智慧。视野决定境界。

【选材小贴士】方仲永的父亲视野不开阔,目光短浅,才埋没了仲永的天赋,才导致一个五岁就能作诗的天才最终“泯然众人矣”。方仲永的遗憾人生告诉人们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放弃远大的志向,应该让视野更远一些,从而使个人得到长足的发展。本角度可从历史长河中去选材。

【角度二】雨果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只有具备了广阔的胸怀,谦虚谨慎的态度,才能接触到更广阔的视野,使自己得到发展。打开心灵的视野,拥有更宽广的胸怀。

【选材小贴士】青藏高原上的藏民们在马路上小心翼翼地捡拾毛毛虫,是为了把这些毛毛虫送到草原上去,是为了让他们变成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藏民们打开了心灵的视野,才拥有更宽广的胸怀,从而如此敬畏生命,为生命让道。本角度适宜从社会中选材。

【角度三】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广泛地阅读,让知识丰富大脑,就能视野开阔。只有视野开阔,才能看得更远。

【选材小贴士】钱钟书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学术视野开阔,写成令人惊叹的《管锥编》。读书能让我们开阔视野,看见心灵的宝藏,看见门外的风景,看到人间的繁花满树与灯火辉煌,勇敢地走向光明的未来。本角度适宜从热爱读书而拥有精彩人生的名人中去选材。

【角度四】“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个人的视野有多广,取决于他的行为。要想看得远,使自己的视野更广,就要站在更高的地方。只有这样,你的视野才会更加宽广。孔子曾说:“登泰山而小天下。”视野开阔的人,总会得益于自己站得更高,而站得高无疑提升了自己的境界。莫做“井底之蛙”,让人生的舞台更宽广。

【选材小贴士】唐太宗推行兼容并蓄的文化政策,将丝绸之路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中国的视野也随着唐朝的“巨无霸”海船远及世界各国。慈禧太后视野狭窄,闭关锁国,大清王朝江河日下,走向没落。本角度适宜从拥有广阔的视野和狭窄的视野的文化名人中选材。

【高分素材】

【经典素材】苏轼因乌台诗案,锒铛入狱,仕途坎坷,一贬再贬,在人生的低谷,却不“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而是认为“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为官一方,造福一方,写下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素材运用点拨】苏轼集儒、释、道于一身,他具有开阔的视野,他的达观,他的洒脱皆源于他审视生命的宽阔视野。

【个性素材】康熙,他学数学、物理、生物解剖,用水平仪治理过黄河,用三角学测过敌人据点,还写了八九十篇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他是中国帝王中第一个努力接受现代文明的人,是他让中国的视野第一次接触了现代文明,同样是他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个盛世。

【素材运用点拨】视野能超越表象,使人看到高远的目标。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这就取决于你能不能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深层的可能性。康熙通过广泛学习,拓宽了视野,从而能接受现代文明,开创盛世。

【热点素材】18岁的陈祖德访问日本,他使出浑身解数与日本九段棋手杉内雅男过招,猛杀猛打,可是却一败涂地,连输三局。顾水如大师告诉陈祖德:“输赢迷惑了你的眼睛,所以你猛打猛杀,看不到远处的棋眼。围棋最大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因为,只有看得远,才能赢得下。”陈祖德开始阅读《老子》等古典名著,学习修身养性之道,一年后,再度和杉内雅男交手,战胜了对手,最终成了世界围棋界泰斗。

【素材运用点拨】看得远,才能赢得下。围棋是这样,人生也是这样。人都是有欲望的,只有克服自己的欲望,才能看得远;只有看得远,才能赢得未来。如果急功近利,利欲熏心,那么将必败无疑。

【生活素材】曾国藩的一个远房亲戚,背着简陋的行李,衣衫褴褛,跟人说话时言语也很谨慎。一天,曾国藩和这位亲戚一起吃饭,因为碗里有一粒稗子,这人便皱了一下眉头,然后把稗子挑出来才继续吃饭。曾国藩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决定打发他回家。下属问原因,曾国藩说:“他离开农村不久,吃饭时这个举动像一个乡下人吗?他的谨慎是装出来的,我怕他将来做事不本分,会惹出麻烦来。”

【素材运用点拨】一粒稗子虽小,却可以透过它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想要认识一个人的真面目,往往需要一双慧眼,要有过人的视野。

【素材运用】

鼠目无暖光

张晨西

霞光璀璨,照亮孤寂,晚风凉凉成夏。微风习习中,有人寓情于景,感哀遭际,愤看时光垂垂老去,收获寥寥;有人视霞光如灿烂愿想,策马扬鞭,终而酿造雪香十里。故事里,两匹狼之间视力与视野的差距莫若这凉凉傍晚的思虑万缕。

鼠目无暖光,浅显来看,这大抵谬论。即便鼠目寸光,在极为狭窄的范围内,也是能收获片刻温暖的。然而长久来看,失去视野的狼在情感的挣扎纠缠中只能沦为困兽,短暂赐予的欢乐尚可被岁月推翻,何况目光短浅如它,因为一开始的不存在而否定了全盘的不存在。

历史涌流,汩汩不息,感情似乎是其间叩问岁月坚贞的重头戏。《庄子·盗跖》篇里,蓝桥魂断,尾生抱柱哀婉凄迷,千百年来为人传颂。诗人洛夫取材于此,把智慧与思索凝成一题二式《爱的辩证》,辩证了爱,也辩证了视野与视力所带来的不同人生。

故事里的尾生,或是挥毫泼墨,书生气凝成眼里化不开的信誉;或是劳作田间,诠释着人性最初的憨厚朴实。大雨滂沱,硕大的雨滴拍打着被风吹动、泛起粼粼波光的水面,映衬着隐隐不安的心跳。洪水泛滥成灾,佳人迟迟不来。“水深及膝,淹腹,一寸寸漫至喉咙”,意识开始涣散,双眸依然炯炯望向青石小径,“两耳倾听裙带抚过蓟草的窸窣”。他在千寻之下等她,水来抱柱而亡,火来化为灰烬,耗用鲜活而完整的生命,让历史沦为泡沫。视野如此,把他封锁在时间的琥珀里,至此,他的生命千世万世。

洛夫笔不留停,漩涡逐渐扩大为死者的脸,等候的少年有了怯意,短浅视力孤独而空虚。登岸离去之时不忘开脱,“非我无情,只怪水来得比你快”。鼠目无暖光,丢掉的玫瑰漂不到佳人手里,拔掉羽毛再难比翼。他在等待中幸存,却丢失了永生与爱情。视野与视力,公平的不对等。

视野广阔的人,在时间面前变得高大,在空间里面变得广袤。而只有视力的人,在时间的摧残之下很快便败下阵来,一降再降,退无可退,生命到最后只剩寒冰。

“他的四周寂静下来,你的心完全沉没。除了母爱你一无所有,但也要横下心和命运争夺。”我几乎不敢去想象,这个除了母爱一无所有的人是怎样坚强地让自己在漫长的十六年坚持下来、一步步陪伴失聪的孩子走向璀璨的未来的;我也不敢去想象,若是时光倒流,而当年的陪读妈妈陶艳波选择放弃,选择眼前,选择折服,对于她的家庭来说又是怎样的损失。幸好,这一路坎坷她都披荆斩棘奋勇而过,以一种常人崩溃的视野撑起了一个孩子无声世界里的繁花落地。母爱在长河里落满星光,像是阳光里所有的暖。

母爱是陶艳波的视野,带她撑过孩子成长途中的笑与泪;一池清荷、湘江沅水是沈老先生的视野,带他挺直脊梁行过很多地方的桥;良人明光里执戟的身影是节妇的视野,让她有勇气在孤独之中还君明珠;祖国的崛起是于敏的视野,让他在离乱之中许下一生,涤荡人心;现代文明是康熙的视野,让他励精图治,开创盛世。

夕阳西沉,月色照亮沉默。视野开阔的狼在草原上奔跑,自在悠闲,收获生命里长久的温暖;而目光短浅的狼郁郁寡欢,抑郁死去。

等待若长时,鼠目无暖光。

点评这篇文章内涵丰盈,文笔典雅,立意恰当。作者妙用洛夫的《爱的辩证》,紧扣主旨,诠释“视力”与“视野”的差异,论述“视野广阔的人”会“变得高大”“变得广袤”;“只有视力的人”“生命到最后只剩寒冰”,对比鲜明。再以陪读妈妈——陶艳波为个例,她有开阔的视野,于是母爱创造了奇迹!最后用沈从文、于敏、康熙等一组面例,论述不同的人拥有视野的积极价值。例证典型,说理充分。句式多变,语言灵动,也是本文的突出亮点。

※“拥有精神强度”素材运用指导

【试题呈现】

具有精神强度的人,内心是强大的,是生生不息,是杏花春雨里最美的笛声。具有精神强度的人,是金,深藏内心,不显露,但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就会闪现出非常动人的光芒。是花,即使放在最孤寂的地方,也不凋落;即使放在最热闹的地方,也不张扬。

请以“拥有精神强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书写规范。

【教师题解】

这是一则命题作文,同学们可以在准确解读“精神强度”的前提下从以下角度来审题立意,拟定中心论点,再写成议论文。

【角度一】“精神强度超越一切,它的弹力最大,可以延绵到心中的任何一个角落。有精神强度的人,不会轻易被打倒!”雪小禅说得好!做一个有精神强度的人,才能让生命在大海中搏浪远航!人生路上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生命需要能承受挫折。因此,可以从“为什么要拥有精神强度”的角度去写。比如立论为“拥有精神强度,才能让生命芬芳四溢,花香满途”。

【选材小贴士】古今中外,有不少人拥有精神强度,从而让生命之花大放异彩,同学们尽可实行“拿来主义”,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在使用这类素材时,要选择那些经典或鲜活的素材。对于我们所有人来说,人的伟大在于他扛起命运,就像用肩膀顶住苍穹的巨神阿特拉斯一样。昆德拉的名言可以作为道理论据运用。而典型的事例如安妮和谢坤山,身陷绝境的安妮即使是在密室生活的两年时间里,也用积极乐观影响着密室里的每一个人;谢坤山在16岁那年失去了双臂、右腿,不久,他又失去了一只眼,他练习用嘴咬住笔画画、写字,最终成为知名的口足画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十大杰出青年”。他们正是因为拥有精神强度,才有了精彩的生命。

【角度二】拥有精神强度固然重要,怎样才能拥有精神强度呢?面对顺境,理性面对,于是便拥有精神强度;身处逆境,挺起不屈的脊梁,追逐梦想,于是便拥有精神强度;突遭厄运,淡然处之,于是便拥有精神强度;面对误解,依然前行,于是便拥有精神强度。同学们可以纵向思考,以深刻的立论,以透彻的分析使读者折服。

【选材小贴士】这个角度的素材也是比较多的,同学们选材可以从多角度去选择。体操运动员陈一冰在伦敦奥运会上呈现出完美的技术,虽未获得金牌,但他以灿烂的笑容和真正的气量征服了世界,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拥有精神强度。杨佳在被上天无情地夺走双眼后坚强地生活,考取哈佛,成就精彩人生。海明威说:“拳击教会我绝不能躺下,我总是第一个跳起来准备再次冲锋!”于是他以执着的毅力在修改了两百多次以后终于写出我们今天看到的《老人与海》。

【高分素材】

【素材一】我国台湾作家杏林子在12岁时罹患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时手脚肿痛,行动极为不便,不得不中途辍学,她的最高学历仅为小学,她便坚持刻苦自学。杏林子第一篇投稿获刊登的文章是《他与她》,后来她不断写作,作品类型亦越见多样化,除散文外,亦有小说、广播剧、电视剧本、舞台剧本等,屡获殊荣。她的遗著:《侠风长流:刘侠回忆录》。她早年曾为和她一样在身体上有残缺的人做义工服务。她的晚年在几乎无法执笔的情况下,仍以口述方式写作不辍,作品中充满了求生的意志,足以激励人心。由于她残而不废,勇于向生命挑战,并以著作激励社会,她不但被誉为我国台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作家,而且曾获选为我国台湾地区“十大杰出女青年”。

【素材运用点拨】这则素材体现的是人在遭遇厄运的情况下,拥有精神强度,身残志坚,创造生命的价值。所以这则材料比较适合用于论述人怎样才能拥有精神强度。同学们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典型事例灵活地运用它。

【素材二】柴田丰年轻的时候喜欢阅读,五六十岁左右开始喜欢上日本舞。但她扭了腰,不能动弹无法跳舞了,她试着写诗并给报社投稿。结果,她的诗歌被报纸刊登出来之后,获得意想不到的巨大反响,许多读者给她写信,电台里也播音朗诵她的诗作,被她感动的读者越来越多。最后,出版社找上门来,将她的诗集整理出版。99岁柴田丰有了第一本处女作诗集《别灰心》,这本诗集出版发行不到一年,便再版了20多次,目前销量超过100万册。

【素材运用点拨】这则鲜活素材充分体现了人拥有精神强度的积极价值,年迈的柴田丰扭了腰不能跳舞,她就写诗,99岁出版第一本诗集。真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学生在使用时可以将其作为个例用,很有说服力。

【素材三】乔布斯在30岁时被自己创立的苹果公司解雇了,不久,他又创立了Next公司。可是后来又被苹果公司收购,在苹果公司陷入困境时,他临危受命,终力挽狂澜,让苹果起死回生。他被诊断患有癌症,医生断定他只能活3到6个月时,他依然笑对人生,演绎了一个个苹果神话!

【素材运用点拨】这则素材刻画的乔布斯是拥有精神强度的人,他经历的是挫折熬煎的痛苦,带给我们的是精神之光的洗礼;他演绎的是从低谷走向山巅的奇迹,带给我们的是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学生可扣住论点展开论述,将有力支撑论点。

【素材运用】

拥有精神强度

康国群

一只蛹,拥有飞翔花海的精神强度,才能破茧而出,化身为美丽的蝴蝶;一只鹰,拥有搏击蓝天的精神强度,才能展开矫健的双翼,一飞冲天;一粒种子,拥有向上生长的精神强度,才能破土而出,成为生命。

拥有精神强度,在世间留下永不磨灭的痕迹。还记得,北海边坚守的苏武,渴饮雪,饥吞毡,严寒疾苦磨灭不了他的意志,苦忍十九载!面对诱惑抑或是身心折磨,他仍秉持汉节,遥望故国,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拥有精神强度,创造精彩人生。刘伟,这个身残志坚的男子汉,即使命运无情地夺去他的双臂,他仍用双脚演奏音乐。金色的维也纳大厅,跃然跳动的音符,不正是他那双隐形的翅膀。“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活!”这是刘伟的座右铭,也是他用双脚谱写人生精彩的真实对照,折断的只是翅膀,飞翔的还有梦想!

拥有精神强度,做一个真正的英雄。曼德拉,南非人民解放事业的推动者。他慷慨激昂,不怕威胁。即使在狱中27年,他也未曾动摇自己的理想。他使南非走向民主,成为人民心中的英雄!

哲人曾说世上有两种动物能够到达金字塔,一是雄鹰,凭借天生的优势,飞上顶端,赢得人们的赞叹;二是蜗牛,凭着决不屈服的精神强度最终上顶端,这值得我们尊敬!人海茫茫,雄鹰实在难觅,我们是普通人,何不做一只蜗牛,一步一步往上爬,终会有属于我的一片天!

火把倒下,火焰依旧向上,这是精神强度的力量;风可以吹走一张白纸,但无法吹走一只蝴蝶,这是精神强度的力量!

你听见了吗?保罗·塞尚低沉的怒吼——“绝不放弃,绝不!”你看了见吗?贝多芬举着双手——紧紧扼住命运的咽喉!你明白了吗?司马迁之心,历尽磨难而不放弃终写成无韵之离骚!你发现了吗?他们,绝不放弃;他们,扼紧命运;他们永不折服!他们拥有绝对的精神强度!

《麦田里的守望者》里曾言:“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了某种事业卑微地活着。”不管是苏武、刘伟抑或是司马迁,他们在面临困境时,想到的不是死,而是活着。莎士比亚说:“没有一种事比活着更美好!”是的,活着,以精神强度去征服困境,征服自己,征服命运!

点评本文是一篇精彩的议论文,作者围绕论点精心选择素材,素材典型而丰富,运用得当,使得文章论证充分,说服力强。文章开头,从自然中的蛹、鹰、种子入题,引出拥有精神强度的作用。结尾引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精辟见解,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彰显积累底蕴,富有文采。文章主体部分恰当选用苏武、刘伟、曼德拉、贝多芬、司马迁、保罗·塞尚等典型素材,既有来自古代的经典素材,也有来自中外的鲜活素材。有的作为“个例”扣住论点浓墨重彩,有的作为“面例”扣住论点点到为止,素材运用方式灵活。排比的成功运用,句式的富于变化,文章因此而有一种灵动的美!

※“让心飞翔,活出高度”素材运用指导

【试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寒风中,辽阔的北方原野上,一棵棵挺拔的白杨树参天耸立……悬崖边,峭拔的泰山之巅,一棵棵不屈的松树迎风歌唱……

沙漠里,茫茫的大戈壁上,一棵棵遒劲的胡杨树挺起脊梁……

一棵棵树都没有翅膀,但是他们的心一直在飞翔,都努力地把躯干朝天空伸展,他们是在和天上的鸟儿比高,是在和天上的云朵比高,是在和天上的星星比高。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教师题解】

这则材料,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角度一】抓住材料中写“树”的“朝天空伸展”“比高”“心一直在飞翔”几个关键词,理性思考,提炼材料主旨,恰当立意。树“朝天空伸展”“比高”就是努力活出生命的高度,活出生命的价值,而“心一直在飞翔”就是树能活出生命的价值的原因。再由树联想到人,思考生命的价值,思考生命的意义,自然就可以立意为“让心一直飞翔就能活出生命的高度”“让心一直飞翔就能让生命有价值”。

【选材小贴士】同学们可以依据立意从不同角度选取典型的、新颖的素材。比如山西女孩罗凤枝没有双臂,但心中充满阳光,凭借一双脚,缝衣、做饭、画画、打字几乎无所不能,成为“无臂阿童木”。商界奇才陈永才让心一直飞翔,愈挫愈勇,从11岁在烟厂当杂役,到创办“福川”烟厂,成为菲律宾商界传奇人物。

【角度二】树,他们敢于和天上的云朵比高,敢于和天上的鸟儿比高,敢于和天上的星星比高,是因为他们具有精神强度,而具有精神强度就能不断突破。所以,我们可以“精神强度与突破”等为话题作文。

【选材小贴士】在选择这类材料时,要注意对“精神强度”的准确解读,它往往是指人身处逆境时内心折射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还要注意理解“突破”,“突破”即超越。因此,所选素材应该关照两方面。比如,生命斗士尼克·胡哲一生下来就没有双臂和双腿,但他为人乐观幽默、坚毅不屈,热爱鼓励身边的人。骑马、打鼓、游泳、足球,尼克样样皆能,他拥有两个大学学位,获得“杰出澳洲青年奖”,年仅30岁,他已踏遍世界各地,激励和启发逾百万人,成为残疾人励志大师。“如果你失败了,再站起来!”他的这句名言震撼了很多人的心。

【角度三】树努力向天空伸展,其实就是追求活出生命的高度,追求活出生命的价值!每一棵树,都努力地把自己的躯干朝天空伸展,其实就是追逐梦想,有梦想就能创造奇迹!所以可以以“追求”“梦想与奇迹”等为话题作文。

【选材小贴士】同学们可以围绕“追求”“梦想”来选择素材,选例时既要考虑梦想或追求,还要考虑积极追求(或坚守梦想)演绎的精彩人生。比如政治家曼德拉始终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在狱中27年,也从未动摇过理想,他让南非走向民主,真正实现了“人人平等”,成为南非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高分素材】

【素材一】王志友,被十多个城市的许多家媒体封为“东北义丐”。他乞讨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别人,讨来的钱物也并非自己留着,而是全部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以乞讨宣扬爱心公益的行为虽屡遭质疑,但他却风餐露宿15年,乞讨奉献爱的心从未改变。“别人乞讨是为了自己,我乞讨是为了需要帮助的人,乞讨所得的钱,我一毛钱都不会花。”15年乞讨之路,王志友走得很艰难,但他坚持要走下去,“只要活着一天,能帮一个人,就是我最大的快乐”。“讨来的钱我都是分文不动送出去的,自己的生计主要靠捡垃圾维持。”

【素材运用点拨】这是一则鲜活的素材。“东北义丐”乞讨15年,只为爱的奉献,虽遭质疑,走得艰难,依然坚守,他以帮助他人为最大的快乐。虽然自己卑微,虽然自己贫穷,却不为自己乞讨,让人感动!同学们可将此素材用于“坚守”“奉献”“担当”等话题。

【素材二】60岁的邓小岚来到这个父辈待过的工作地,看到当地村里的学校濒临塌陷,村里的孩子们连一首歌都不会唱,首先为马兰集资4万元,把村里的校房翻修一新。63岁的她把家人和朋友们捐送的手风琴、小提琴和吉他等乐器带到了马兰村。三年来,她组织马兰村的孩子们成立了一个小乐队。几十个学生的蓝色衬衣都是邓小岚一针一线地改出来的。除了教当地的孩子们唱歌、组建乐队外,她还为村民设计盖新房的图纸。

【素材运用点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即使已过花甲之年,仍然心忧天下,关怀孩子。以务实的行动改变乡村的教育现状,付出的是艰辛,播下的是爱的种子,开出的是希望之花!这则素材可用于“行动”“改变”等话题。

【素材三】中国物理学的奠基人

清华物理系教授叶企荪,他开中国物理系先河,终生未婚。他把自己交给了物理,交给了学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说成特务,为了不牵连学生,在清华遇到学生时,他假装不认识。有学生上前打交道,他摆着手说,不要来,不要来。那时他背已驼,发已白,每天不说一句话。他的小屋,只有一张床,床上,放着整撂的物理书。而他睡觉的地方,只是一张椅子。事后有人问过他,觉得寂寞吗?孤独吗?绝望吗?他回答,“我有物理,有书,有天空,有深邃的精神。”

【素材运用点拨】叶企荪身处逆境,正是有精神世界的强度,让心中一直飞翔,才倔强地活在自己芬芳世界里,一直到生命最后!这则素材体现出叶企荪在“文化大革命”这个非常时期活出生命的高度的非凡表现。

【素材运用】

让心一直飞翔

刘倩

“四时可爱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王国维在春天让心一直飞翔,瞥见了初春的美丽。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在夏天让心一直飞翔,发现了仲夏的艳美。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在秋天让心一直飞翔,领略了金秋的生机。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在冬天让心一直飞翔,读懂了深冬的自在。

让心在生命的四季自由飞翔,抛却烦恼,直面挫折,还给心灵的好时节。

星云大师说:“人生有此处、彼处,岁月有今年、明年。人如果能欢喜地活在希望里,则生机无限,天天都是过年。”让心一直飞翔,是让我们的心灵不沾染绝望的尘埃。纵历“乌台诗案”,宦海沉浮,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苏轼,他穿越雾瘴,走过酷暑。风雨再大,他吟啸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谪地再远,安之若素。他让心一直飞翔,飞过自由之川,而那灵魂便化作了鸟儿,站在枝头悦然歌唱。

柏拉图如是说:“在短暂的生命里寻找永恒。”让心一直飞翔,是让我们的心灵镀上永恒之色。寻梦途中,坎坷埋伏,荆棘丛生,或前或退,而生命的深泉却在不断涌流。如安妮所说:“一颗钻石,要在黑暗的地里磨砺亿万年,才能在阳光下闪耀光芒。一个人,必须要经历许多的波折才能意义非凡。”坚守生命的梦想,我们虽没有翅膀,可我们的心却能一直飞翔。李乐薇建筑了属于她的空中楼阁;三毛让心灵飞翔在撒哈拉广阔的天空上;林清玄找到了属于他的荷花之心,悄然绽放;“东北义丐”让心飞翔,自己走在乞讨的路上,让他人活在春天里;叶企孙教授让心灵在黑夜飞翔,活出生命的高度。让心一直飞翔,成为真正的自己,哪怕明日天寒地冻,路途遥远。

有人说,人生如一段孤独的旅行,背着行囊爬很高的山。若要我说,人生更像是一次次飞翔,让心在风中磨砺,彰显生命的精彩!这让我想起了从天际飘下的片片雪花,你挤我攘地争着投向艳色,而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场无谓的追逐。不管在何种境地,也要让心一直飞翔。始终猜不透,那一只蝴蝶是谁的灵魂。或许庄周会说那是另一个他,那是每个人飞翔的心灵。做最勇敢而真实的自己,天际掠过的便是永恒!生命若是场负重的狂奔,请你记得释放自己的心。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冰心让自己的心灵释放,爱孩子,爱祖国,淡泊名利;巴金老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生命的一切都待自己品味。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心灵的好时节,在你将心腾飞之时,便早早地降临。

点评这篇考场佳作有三个突出亮点。①善于提炼,立意准确。文章一开篇就抓住材料题旨“让心一直飞翔”,联系中外古今材料,从春夏秋冬四季展开,纵横捭阖,信手拈来,文意充足。②材料丰富,例证翔实。作者恰当地以古代的文化名人庄子、苏轼、纳兰容若为例,以现代作家冰心、巴金为例,以当代作家李乐薇、三毛、林清玄为例,切合题旨,剖析到位,说服力强。③引用恰当,彰显积累底蕴。紧扣主旨恰当引用古诗名句,让文章有诗情画意。成功引用星云大师、柏拉图、安妮、冰心的名言,文章厚重而有哲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