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恶意补足责任年龄规则有违我国依赖成文法的传统。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实行判例法制度,法官有着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弹性规则对于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来说是普遍存在的,恶意补足责任年龄规则在严格的程序和遵循先例的规制保护下为不同情形的个案进行精细化判决的同时,又能在同样的案件中遵循先例来维护和保障司法的公信力。......
2023-08-14
任何案件只有符合案件资格才有审理的价值,这就要求法院必须通过审查甄选出适合审理的案件,才可启动审理程序;否则,如果罔顾案件是否符合审理条件,而放任进入审理程序之中,法院亦无法审理,则会严重损害程序运行及司法权威。[25]而立案登记制度的施行恰恰不能很好的解决滥诉问题,立案登记制度确立之前,法院可以对滥诉案件不予立案,但是新法则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的案件必须进行立案,反而使滥诉问题加剧。[26]无法通过外在审查迅速识别恶意诉讼是立案登记制在运行中最亟需解决的最高昂的制度成本的组成之一。可以说立案登记制的制度设计正是在保障当事人的诉权的制度收益与避免滥诉的制度成本之间的均衡。这是一种均衡,在面对改革的实际问题时更是一种博弈。
在当前中国的法治现实中,还有一项制度成本往往被人们忽略,就是公民的制度素养。当人们无法很好地理解法律的本来含义时,是不具备正当的行使诉讼权利的能力的。当人们的理解与法律体系的运行规则出现偏差时,法官需要既考虑到人们的理解力还要用法律的语言进行说服。正如有学者指出,“公民具有良好的法律素养,便能够依法正当地行使诉权,减少和避免滥诉,即便出现起诉差错,在法官释明下,亦会自觉消除。相反,如果法治观念薄弱,就易滥用诉权,即便法官善意劝阻,有人也会一意孤行。在我国公民现有法律意识、国家法律制度水平上,实行登记立案,滥诉、恶诉将大量系属于法院,无理缠诉、缠访将重归司法程序”[27]。质言之,恶意诉讼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而且更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权益以及社会的公共利益,打击恶意诉讼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通例。
有关程序正义均衡论的文章
首先,恶意补足责任年龄规则有违我国依赖成文法的传统。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实行判例法制度,法官有着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弹性规则对于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来说是普遍存在的,恶意补足责任年龄规则在严格的程序和遵循先例的规制保护下为不同情形的个案进行精细化判决的同时,又能在同样的案件中遵循先例来维护和保障司法的公信力。......
2023-08-14
通常股东知情权仅指公司股东知情权,并不包括监事等其他主体。对于出资瑕疵的股东,公司要要求其依法补足,并承担其他法定的责任,但不能以瑕疵出资为由否定其股东知情权的行使。监事会或者监事以其知情权受到侵害提起的知情权诉讼不具有可诉性,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2023-07-30
[55]英美法系中,对应大陆法系的行政诉讼是由普通法院的司法审查制度完成。由于英美法系在行政诉讼中采取当事人主义模式,奉行言辞审理原则,强调庭审集中化,因此完善的审前程序尤为重要。......
2023-07-18
在诉讼成本不断攀升的现实之下,只有适当的制度引导才可能为人们提供最为有效的诉讼资源,让司法资源真正为需要的人使用。不应当神化诉权的概念,因为诉权的启动,他人将被动地进入诉讼程序,由于司法院的强制性,他人只能被强制接受裁判。轻而易举启动诉权,不当诉讼的侵扰将发生在民众之间,扰乱民众平静的生活。......
2023-08-06
但人们使用陈述式口语进行表达的水平高低相差较大。可以有多种记录转换语言组合产生,这其中有产生最好的那一种,参与这次诉讼调解的书记员所做的记录转换语言如下:杨××:我对他叫人拉走家里的东西和粮食意见大了。以上是书记员所作的笔录转换语言,尽量采用了杨××的原话,保留了杨××说话口语的个人风格。这样既不失原意,又保持了杨××陈述式口语的语言风格。......
2023-07-30
1.股东、董事、监事目前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并没有对提起公司决议确认纠纷的原告主体作出明文规定,根据“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的法律条款,有权作出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主体为股东或者董事,因此,股东、董事有权提起决议效力确认之诉。......
2023-07-30
再如,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毕,因出让股东未履行向公司其他股东的告知义务,公司其他股东主张合同无效并请求行使优先购买权的纠纷,需要结合公司法与合同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应列出让股权的股东为被告,公司为第三人,涉及其他的股东利益,一并追加为第三人。......
2023-07-30
对于公司证照的不当持有,应当由证照所有权人即公司依法提起诉讼。在“张长天、张辉强公司证照返还纠纷”一案中,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禾山公司目前处于营业执照已被吊销状态,禾山公司以自己名义主张权利在客观上存在障碍,张辉强、林丽琼从实质要件来看具备提起股东代位诉讼的原告主体资格。最高人民法院与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例均确认了股东代表诉讼在公司证照返还诉讼中的适用。......
2023-07-3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