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PPPR模型:科技规划目标管理与评估框架研究成果

PPPR模型:科技规划目标管理与评估框架研究成果

【摘要】:科技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的重点包括目前规划评估中常用的“一致性”标准,即将规划实施的结果与当初制定的规划目标进行比对,如一致则说明目标顺利完成。除了一致性外,评估科技规划的实施效果还应重点关注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科技创新环境的改善情况,以及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等。表7.1基于PPPR模型的科技规划评估框架

基于PPPR模型,我们可以从相关性、效率、效果3个角度对科技规划的编制制定、执行过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全面覆盖科技规划的完整生命周期。

相关性(relevance),即判断科技规划“是否在做正确的事”(OECD,2019),重点评估的内容包括:科技规划制定的目标内容是否准确地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且能够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规划目标任务对上一层级规划(如综合性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哪些具体目标具有支撑作用,与同级其他相关规划或政策的目标任务是否衔接协调,是否存在冲突或脱节的地方;科技规划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等要求,规划目标分解是否科学、完整;在规划实施一段时间之后,形势是否产生了变化,原定规划目标是否仍然符合实际情况,是否需要调整等。

效率(efficiency),即评估科技规划的执行情况如何。评估重点包括:各类科技计划是否围绕规划目标及时设立了相关科技项目,经费预算等投入是否充足;各部门、地方是否围绕规划目标及时制定了相关科技政策,出台了科学有力的措施;这些计划项目和政策措施是否有力支撑了规划目标的实现;规划制定的目标是否都得到了计划项目和政策措施的支撑,是否存在未得到支撑或者支撑薄弱的目标,是否存在目标支撑落实不均衡的现象;计划项目之间、政策措施之间、计划项目与政策措施之间是否实现了统筹衔接,是否存在互相冲突、重复或脱节的地方等。

在以往的规划评估中,由于规划、计划/政策、项目/措施之间并没有建立起令人信服的逻辑关系,因此各规划执行主体往往在自评估报告中“浑水摸鱼”,胡子眉毛一把抓地把几乎所有的计划/政策、项目/措施都一股脑儿地作为落实规划的“工作量”写进自评估报告之中,反而使规划主管部门和评估人员搞不清楚到底哪些计划/政策、项目/措施真正才是规划实施的产物。不仅显著增加了评估负担,也影响了评估工作的效率和评估结论的准确性。

引入目标管理机制后,可以使评估监管的“关口”前移——目标管理机制要求项目在发布指南时、预算支出在申请时,或政策文件在出台时,就应“前置”明确说明对哪些具体规划目标做出贡献。在评估时,只需邀请业内专家对申请指南、预算书、政策起草说明中的目标支撑关系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即可。这样一来,对规划执行效率的评估监管不仅效率更高,而且结果更为可信。规划主管部门很容易也很迅速就能知道某个规划目标已经有多少个计划项目、政策措施予以支撑,以及支撑力度如何等。同时也有利于规划主管部门对支撑落实不力的目标领域加大监管和督导力度,对“扎堆”落实甚至无序竞争的热门目标领域进行统筹协调,及时优化调整科技规划的组织实施。

如果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假设规划中的第t个目标由m个计划中的x个项目,n个政策中的y个措施支撑落实,那么该目标t获得支撑落实的力度Ft(x,y)可以用公式表达为:

其中,P1i是支撑落实目标t的科技计划中的第i个项目(1≤i≤x),αi指第i个项目对目标t实现的支撑力度系数;P2j是支撑落实目标t的科技政策中的第j个措施(1≤j≤y),βj指第j个举措对目标t实现的支撑力度系数;常量K指除了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政策举措之外,对目标t实现做出贡献的其他因素,如科技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科研机构的日常运作(operation)等。进一步通过量纲处理,还可以实现对规划目标执行落实情况的数字化动态实时汇总监测。通过对各个规划目标的支撑落实情况的定量化分析,哪些规划目标获得了有力的支撑落实,哪些目标没有得到有力的支撑落实甚至根本没有得到落实,便可一目了然。

效果(effectiveness),即判断规划预定的目标是否实现,评估规划实施是否按照预期产生了成效和影响。在规划实施的监测中,上述科技计划/政策、项目/措施对规划目标的支撑贡献关系及其支撑力度〔即Ft (x,y)〕是科技管理和评估人员、同行专家等基于以往的实施经验和主观判断形成的预判,而这些科技计划/政策、项目/措施是否按照原先的设想顺利地组织实施,是否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和影响,进而支撑相应的规划目标顺利实现,需要开展严格的评估。而且只有在开展科技计划/政策、项目/措施评估并形成评估结论的基础之上,才能再进一步地汇总形成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结论。

科技规划实施效果评估的重点包括目前规划评估中常用的“一致性”标准,即将规划实施的结果与当初制定的规划目标进行比对,如一致则说明目标顺利完成。除了一致性外,评估科技规划的实施效果还应重点关注取得的重大标志性成果、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作用、科技创新环境的改善情况,以及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等。

由此,基于PPPR模型,围绕相关性、效率、效果3个维度便能构建起一个科技规划的通用评估框架[1],如表7.1所示。

表7.1 基于PPPR模型的科技规划评估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