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高校图书馆管理考核机制建立

高校图书馆管理考核机制建立

【摘要】:随着嵌入式学科服务开展的不断深入,建立一整套嵌入式学科服务机制迫在眉睫。首先,高校图书馆内部要制定配套的学科馆员管理考核制度,如选拔制度、考核和奖励制度等,给予学科馆员荣誉上、经费上的激励和资助。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嵌入式学科服务开展的不断深入,建立一整套嵌入式学科服务机制迫在眉睫。高校图书馆要改变服务理念,转换学科馆员的角色,必须建立相关嵌入式学科服务机制,通过结合实际配套措施来为嵌入式学科馆员队伍建设和服务目标的实现提供制度支撑。

首先,高校图书馆内部要制定配套的学科馆员管理考核制度,如选拔制度、考核和奖励制度等,给予学科馆员荣誉上、经费上的激励和资助。其次,争取学校相关部门与领导在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制定一些配套的激励措施,比如科研处可以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业绩,作为学科馆员完成科研工作量的一部分,给予量化和绩效奖励。

学科服务机制应具有先进性、灵活性、通融性等。图书馆管理层应充分重视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开展,在组织管理上,给予学科服务团队充分的自主权;在规范工作责任、服务流程的基础上,给予学科馆员处理事情的灵活性;在嵌入式学科服务的考评上,要奖惩分明,有依有据,实施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在学科的工作、学习、生活上给予人文关怀,以及更多提升自我、升迁、培训学习的机会。

嵌入式学科服务质量评价是对学科馆员的嵌入式工作成果和服务效益进行考核和评价,是促进嵌入式学科服务有效运行的重要措施。嵌入式学科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成败。只有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才能从根本上规范嵌入式学科服务的内容,避免嵌入式学科服务虎头蛇尾、流于形式。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作用。图书馆通过系统收集和分析用户的反馈信息,一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嵌入式学科服务质量;另一方面用户通过参与服务质量评价,也增强了对嵌入式学科服务的理解和认识,在及时得到信息反馈的同时,也对学科馆员的服务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监督作用。通过严格执行评价体系,学科馆员可以客观了解到自己的实际工作表现,肯定成绩,发现不足,激励学科馆员彼此对比差距,互学互助,明确奋斗目标,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最终促进整个团队整体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