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对性别的认知主要表现在性别概念的获得和性别角色知识的获得。研究结果发现,在进行性别认同的线索方面,幼儿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如获得性别恒常性的儿童知道无论自己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自己的性别都不变。性别恒常性是儿童性别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儿童一般要到6、7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性别角色知识或性别成见,是指个体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2023-11-06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塑造了许多女扮男装的人物形象,她们成为封建女性尊严的代言者。明清戏曲小说中,女扮男装的情节特别多。除了对前代故事的重新演绎外,还增加了以时人甚至作者本身为描写对象的作品。这些作品表达了对性别等级化的质疑和不满——女性只有伪装成男性才能获得参与政治、施展才华的机会,这是对女性的压制和歧视。
值得深思的是,女性面对这种社会制度竟无力反抗,只能通过非法手段、伪装成男性去赢得尊严,这简直是莫大的讽刺。她们欣然接受“变装”的潜规则,丝毫没有提及男女权利差异的根源问题。女性作家的“变装”思想愈演愈烈,甚至演变出抛弃女性身份的乖谬想法。她们对男权的渴望越强烈,对性别权利的认识就越偏颇。因为她们没有要求性别平等,而是麻木地接受了男权的主导地位并渴望成为其中一员,这正是其思想里最可悲的地方。明清女戏曲家笔下的“变装”只能视作个人权利的呐喊,并不带有呼吁性别平等的公众意识。这种孤独的苦吟与晚清民国女性群体崛起的铿锵之声形成强烈反差,更加彰显出旧时代女子的悲哀。
《乔影》中的谢絮才为吴藻本人的剪影,其饮酒、男装、宣泄的行为也是作者的真实经历。陈文述在《西泠闺咏》中曾记载此事:“(吴藻)尝写饮酒读骚小影,作男子装,自题南北调乐府,极感慨淋漓之致。托名谢絮才,殆不无天壤王郎之感耶?”[19]作者在现实中隐而未发的愤懑在戏曲中全部迸发。
吴藻认为女子与男子相比,生来便遭遇不平等的境遇,所谓“身世不谐,竟似闭樊笼之病鹤”“也是束缚形骸,只索自悲自叹罢了”[20]。但是“幻化由天,主持在我”[21],虽然性别无法选择,但可以通过变装的方式来寻求男性身份,获得心灵的慰藉。先天性别的差异成为她无法追求自由的枷锁,谢絮才狂醉后高呼的一声“怎知我一种牢骚愤懑之情,是从性天中带来的呦!”[22]不知说中多少闺阁心事。性别等级化带来的无力感充斥作品每一个细节,即便谢絮才在哀悼屈原之时,也满怀对其自由独立、名留青史的羡慕之情:
我想灵均,神归天上,名落人间。更有个招魂弟子,泪洒江南。只这死后的风光,可也不小。我谢絮才将来湮没无闻,这点小魂灵飘飘渺渺,究不知作何光景。[23]
屈子含冤而逝,但名声远播后世,千载下亦有知音;女子却无法像男子般施展抱负、赢得声望,不过碌碌一生。这种落差使吴藻感到生活的无聊和生命的消磨。她在密室借酒放歌,正是逃避现实的情绪宣泄和自我怜悯。
何珮珠受到《乔影》的影响创作了《梨花梦》杂剧,也通过“变装”来抒发身为女性的愤懑。剧写官家少妇杜兰仙,新婚宴尔便随夫北上,一路闷闷不乐。某日她偷偷穿上小生巾服,憧憬着获得男性的特权。她在梦中与两位仙子唱和,方知自己前身也是神仙。《梨花梦》中的梨花仙子、兰花仙子、藕花仙子为何珮珠三姐妹的化身。何珮珠《题三姊藕香馆集四首》中曾记录“姊(何珮玉)喜装男服”[24],女扮男装的场景在她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何氏度过了幸福快乐的少女时光,却没有逃脱封建婚姻的戕害。不幸的婚姻使她愈加怀念往昔的生活,随夫家北上更勾起了她对故乡和亲人的不舍和怀念。往昔姐妹间的嬉戏与其渴求独立自由的心理融合为剧中的主角杜兰仙。
他生要作奇男子,憔悴幽闺小女儿。我杜兰仙为何道此?咳,想我襟怀磊落,本绝云表之飞鹏,其奈身世不谐,似闭樊笼之病鹤。形骸束缚,只索罢休。就是富贵荣华,亦不过空花幻影,但我这一腔热血,总不易消哟![25]
这段倾诉在情感和语词上都与《乔影》如出一辙。与一恸而止、戛然结尾的《乔影》相比,《梨花梦》更加直接、具体地阐述了变身男子之后的理想和抱负。杜兰仙在【北雁儿落带得胜令】中唱道:
我待跨青鸾上玉天,我待驾金鳌游蓬苑,我待弄瑶笙向鹤背吹,我待拔吴钩作霜花炫。呀!我待拂宫袍入海捉冰蟾,我待倚银槎直到女牛边,我待理朱琴作幽兰怨,我待著戎衣把黛笔捐。我待参禅、比玉局尤豪迈,我待游仙、笑秦皇空自怜,笑秦皇空自怜。[26]
这段抒怀激昂腾跃,具有《乔影》所不及的气势和豪情。何珮珠的理想大多与榜上提名、成就功业有关。闺阁女子囿于深庭,对功名乃至沙场的向往更甚于男子。
与杜兰仙亢奋激烈的幻想式抒情相比,谢絮才更加冷静,她清醒地意识到“变装”不过是暂时的安慰,并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女性身份。残酷的现实加深了她内心的痛苦,而全剧至此戛然而止,形成无尽的回味与悲凉。吴藻一方面清楚地知道化身男子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另一方面却无法抑制自己对男权的渴望,甚至产生了对女性身份的厌恶、抛弃心态。这种想法在吴藻的《金缕曲》一词中有着直接表达:
生本青莲界,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收拾起、断脂零黛。莫学兰台悲秋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拔长剑,倚天外。
人间不少莺花海,尽饶他、旗亭画壁,双鬟低拜。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问昔日、劫灰安在?识得无无真道理,便神仙、也被虚空碍。尘世事,复何怪。[27]
“一洗女儿故态”,是男权社会下的痛苦选择,是甘愿性别错位的无奈妥协。虽然有着气动山河的胸襟和愿景,但“万事总归无奈”。这些以变成男儿为主题的作品是旧日才女追寻独立与权利的代言书,作者现身说法式的内心独白深深地打动了读者和观众。
尽管变装幻想与后世的女权运动不可同日而语,但是个人权利的诉求与独立意识的形成作为先兆和发声,为中国的女性崛起提供了充分的精神准备。以吴藻为代表的一批才女堪称古代女性追求个性解放与人格独立的先行者。
有关道光朝文人戏研究的文章
个体对性别的认知主要表现在性别概念的获得和性别角色知识的获得。研究结果发现,在进行性别认同的线索方面,幼儿与成人之间存在差异。如获得性别恒常性的儿童知道无论自己穿什么衣服,留什么发型,自己的性别都不变。性别恒常性是儿童性别认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儿童一般要到6、7岁才能获得性别恒常性的认识。性别角色知识或性别成见,是指个体关于男性和女性各自适宜的行为方式和活动的认识。......
2023-11-06
戴在右手上的戒指有一家聪明的钻石公司,近年推出了一款叫做“右手戒指”的新产品,宣称是特别设计给女人们买给自己戴在右手上的戒指,以别于男人求婚时为你套在左手上的婚戒,用以显示现代女性的独立与能力。可是我时常又突然很害怕,害怕年轻女孩在还不真切明白什么是“爱”的时候,就忙不迭地宣告自己有戴上右手戒指的权利。......
2024-07-17
阿丑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创新,就必须善于独立思考。许多有贡献的人物,都很会独立思考,他们这种能力是怎样锻炼出来的呢?她说,从历史上看,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大都有3个特点:博学;善问;富于钻研精神,重视思想方法。爱因斯坦应该算是科学界最善于独立思考的巨人了。这秋水,就是知识之水,就是独立思考的波涛和浪花。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在读书时要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2023-12-05
情感诉求心理学研究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非常强烈的情感性需要。与理性诉求不同,情感诉求策略不是要告诉我们关于产品的特性或好处,而是要通过激发我们的情感或情绪,使我们获得对品牌或产品的好感。最常见的情感诉求方式是快乐、幽默、爱和恐惧。在理性诉求与情感诉求中,广告制作者更钟情于情感诉求,不仅因为情感诉求常常比理性诉求更有效,是现代广告的潮流,也因为它为广告制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
2024-01-21
由于这种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文化和社会体系发生变化,服装的选择也会受到影响和改变。时尚被用来定义社会身份,而性别角色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社会身份。服装是性别差异的视觉标识。即使男女两性的着装形式有相同或相似之处,着装上只要细微的操作,就可以清晰地交流性别差异。性别角色及其分类最容易遭受批评,因为它们有很高的价值,受到人们的渴望和崇拜。......
2023-06-19
(一)静态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互动差异在“交通”第1题如此简单的试题上有性别差异是一件比较难以理解的事情,因为中国上海学生的数学成绩都很好,而且没有性别差异,30以内的加减法应该完全没有问题。由于女生在表征和构思试题的正确率上都低于男生,并且考虑了试题轮转效应和其他试题表现后胜算比仍低于男生,所以研究男女生运用VOTAT策略的差异有助于我们了解男女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主要差异。......
2023-10-19
哼哼对怎样算出来比例一样,不大明白。哼哼显得很兴奋。老虎十分认真地说:“咱俩黑色花纹所占的比例都是,咱俩800年”前是一家人,是亲戚!哼哼上下打量一下老虎,问:“唉,上一次我见到你还挺笨,怎么一转眼变得这样聪明啦?”哼哼一瞪眼睛说:“这是做算术题,不许吃!”老虎找到狈,说:“哼哼考我一道题,我不会做。”老虎扭头就往回跑。......
2023-11-06
由于逆变电路的内阻很小,就会形成很大的短路电流,烧坏变流装置,这种情况称为逆变失败,或称为逆变颠覆。综上所述,为了防止逆变失败,不仅逆变角β 不能等于零,而且不能太小,必须限制在某一允许的最小角度内。确定最小逆变角βmin的依据逆变时允许采用的最小逆变角β 应为式中,δ 为晶闸管的关断时间tq 折合的电角度;γ 为换相重叠角;θ′为安全裕量角。......
2023-06-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