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乐清在创作中不仅改写了他们的个人命运,而且着力表现其英勇、贤德的品格。周乐清在创作时将英勇、冒险、忠贞等大节融入其中。该剧之配角阎君也严惩了草菅人命、害死曹氏的庸医,代表了维护法律、刚正不阿的品格。咸丰初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无数清廷将士在战争中牺牲。此次死难将士无数,周乐清在祭文后一并哀悼:“殉义为难,秩无论尊卑,而尽忠尤大。”......
2023-08-05
《补天石传奇》前六种曲的主角或为将军勇士,或为和亲使者,其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息息相关。周乐清为他们补恨,既是对其个人遭遇的同情,也寄予了王朝兴衰的慨叹。周乐清的补恨作品已经超出了前人单纯抒发忧愤、感慨命运不公的境界,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寄情抒恨,人有同然。如离骚、和亲等事,前辈坦庵、西堂诸公,及明人杂剧,往往及之。不揣固陋,别创规模。非好与古人争胜也,正如共此一副洪炉,所以销熔块垒者,用各不同耳。”[67]以《纫兰佩》为例,清初曲家尤侗的《读离骚》、嵇永仁的《续离骚》也以屈原为主人公,但他们的着力点在于哀悼屈原的个人命运,借以抒发作者的牢骚情绪;就连与《补天石传奇》创作年代相近的《饮酒读离骚图》(吴藻著)也不例外。而周乐清所怀之“块垒”与他人不同,作为一个忠君意识非常浓厚的官吏,他以国家和皇权的利益至上,认为个人的才华与生命都应报效君王。因此他笔下的屈原在投江后为渔夫所救,又一次参与到匡复故国的使命中。通过联合赵国兵力,屈原不仅铲除奸佞为自己报仇,而且达到了扶助怀王、重振江山的目的。在剧中,个人的功业与国家的兴盛成为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如果国家灭亡,即使个人苟活也无异于涸辙之鲋,没有任何意义与价值。
生于乾隆末年、嘉道两朝出仕、殁于咸丰初的周乐清见证了清王朝由盛转衰的整个过程。幼年时天下太平一片祥和;嘉道两朝边匪滋生,揭竿起义者此消彼长,王朝的衰朽和变乱已经初显;最终,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使战火遍及全国,目睹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的国家,周乐清在焦灼与忧思中度过了晚年:“虽卸篆,……北贼势穷思窜,似易荡平南氛,扰及齐疆。巨野、郓城失守,兖济一带节节堪虞。回首旧游,都成焦土,又不仅极目潇湘,有城郭人民之感矣,如何!如何!”[68]虽偏安一隅,但国家的战乱使他痛心疾首。他无法直接参与军国大事的决断,只有将重整山河的理想、王朝中兴的美好愿景书于纸上:“恩仇报复都如愿,把转轮王大权夺转。”[69]周乐清借历史英雄之口,寄托了自己的救国理想。《河梁归》中李陵与汉朝众将合唱的一曲【雁儿落带得胜令】正是他为清王朝的祈福:
扫窟巢那戎虎豹顽,倒高枝不许乌鸦绊。纵饶你郅支天远夜郎专,只落得堠亭无火风云断。呀!须知道汉家威令遍尘寰,肯容你乌孙叛。果然你悔罪诚心献,自有那云霄雨露颁求安。大小单于曲在按,恩也么宽。遥指那列将星光绕紫垣。[70]
叛乱的乌孙国象征道光朝的寇匪,汉王朝喻指清廷,而“绕紫垣”的“列将星光”正是与他本人一样胸怀报国之志的士人。他们在想象中踏平叛乱,一展大国雄威。虽然《补天石传奇》创作之时,天下尚未发生大规模的变乱,但预见到国运衰微的文人们已经开始为国家的未来担忧。这种情愫并非杞人忧天,而是预知危亡却束手无策的煎熬。因此周乐清祈盼英雄、自比英雄:荆轲、屈原、李陵、诸葛亮、岳飞……周乐清真切地体验到与这些悲情英雄一样的痛苦失意,王朝中兴的祈盼只存在于美好的幻想。满腹韬略才华却沉沦下僚,坐视国家败亡,这种心境犹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铁屋子中率先清醒之人。他们清楚地知道山河破碎的命运却只能束手待毙,比起世间蝇营狗苟的庸人,更加感到悲哀。
有关道光朝文人戏研究的文章
周乐清在创作中不仅改写了他们的个人命运,而且着力表现其英勇、贤德的品格。周乐清在创作时将英勇、冒险、忠贞等大节融入其中。该剧之配角阎君也严惩了草菅人命、害死曹氏的庸医,代表了维护法律、刚正不阿的品格。咸丰初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波及大半个中国,无数清廷将士在战争中牺牲。此次死难将士无数,周乐清在祭文后一并哀悼:“殉义为难,秩无论尊卑,而尽忠尤大。”......
2023-08-05
随着文人戏不断向案头靠拢,合乎曲律、适应舞台已不再作为创作的必然要求,戏曲创作变得易于上手。道光朝文人戏已经与诗词、小说一样,承载了私人写作的需求,俨然作为文人创作的常用文体。尽管如此,昆腔的典雅品性依然受到文人群体的青睐。而道光朝文人曲家通过不断的创作和演出努力维系昆腔最后的光辉,极大延缓了它的衰落进程。此时曲坛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来自花部阵营的外部冲击以及文人戏内部持续坚守的创作努力。......
2023-08-05
另有沈起凤的《文星榜》,借用《胭脂》故事桥段,亦列入聊斋戏中,共计15种。比如黄燮清有《脊令原》《绛绡记》2种,陈烺的《玉狮堂传奇十种》、刘清韵的《小蓬莱仙馆传奇十种》都包含3种聊斋戏。黄燮清先后经历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密切关注时局,将自己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切之情投射到戏曲创作中。......
2023-08-05
准确来说,中国悲剧文学体现出的是一种婉转隐晦的“感伤风格”。感伤主义作品体现的敏感、哀伤的色彩与道光朝文人戏感时伤事的情绪非常相似。这种文学自觉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忠诚,更是对社会良性发展和人类未来的深远责任。感伤风格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特征,在乱世背景下的道光朝文人戏中日益突显,成为其主流风格之一,显示了文人群体先进的觉悟和细腻的情思。......
2023-08-05
道光年间,许多汉学家身兼朝中职务,有的官至学政、巡抚。总之,考据学风对道光朝文人造成了正反两个方向的影响。道光文人也不例外,生逢国祚衰微,一些学者率先将深厚的考据功底运用到时务研究中,以精准细致的考察和科学先进的结论为执政者提供参考,确立了专注时务、经世致用的新学风。边疆史地学自乾隆学者祁韵士开始起意,经过道光文人的发扬光大逐渐成熟。......
2023-08-05
在正妻生病期间,王氏侍奉汤药尽心尽力,并因此积劳成疾染病身亡。梁廷枏的《昙花梦》和彭剑南的另一部悼亡戏《影梅庵》则是比较出色的悼亡戏。前人的悼亡,以追思怀人为主要目的;道光文人笔下的悼亡戏,则以歌颂妇德、宣传教化为圭臬。......
2023-08-05
但是戏曲的题材独创性却逐渐落后于小说——多见改编之曲而少见原创之作。道光朝戏曲对原著小说的依附性,反映出当时戏曲题材单方面向小说借鉴的特征。戏曲题材创作性衰弱主要受到当时曲坛竞争的影响。花雅争胜以花部戏曲成为舞台主流、文人戏案头自娱为结果。但从文学性上看,这些作品囿于原著的藩篱,使古典戏曲的独创性日渐萎缩。宋元以后,则统称戏曲艺人为“优伶”,或称“优人”“伶人”“伶工”等。......
2023-08-05
第二条线索恰好与之相反,一部分道光文人曲家希望从传统曲体中汲养,以实现文人戏的重振。综上,道光朝文人戏的文体发展呈现出前进与复古并存的双线索路径,这在戏曲文体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2023-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