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者登场”为作者与观众提供了直接的交流互动,增强了作者对观众的诱导力,从而降低了观众对本事真实性的质疑。纪圣宣的《青衿侠》、春桥的《四喜缘》等作品都通过“作者登场”的办法为本事的真实性站台,借以传递并强调自己的观点。另一种“作者登场”,是作者以主人公友人的身份出现,在剧末说明受好友所托创作此剧。道光朝文人戏中“作者登场”的写作技巧其实受到《红楼梦》的影响。......
2023-08-05
关于文人戏的抒情特征,杜桂萍师在《抒情原则之确立与明清杂剧的文体嬗变》一文中提出了“‘自喻’性表达”的概念,认为“借助与剧中人物、事件的某种对应关系,暗示或者映照作家自我的生活经历或某种私人性情感”[66],简单来说,就是“自我”与“艺术形象”之间属于二元对应的关系。这种情况在清初的写心杂剧中比较明显,具体表现为易代之悲和恋情之恸。
这种二元对应的创作原则在道光之际发生了变化,体现为“个体对应—群体对应”的转移。文人作家在作品中赋予的“情”也出现了从“抒情”到“论世”的复杂转型。
“个体对应”是指作家将个人情感经历投射在作品中,以剧中角色为自己的代言人,其内容无外乎个人的爱恨情仇。道光朝文人戏则逐渐抛弃了作者和剧中人物之间的一一精准对应,仅将剧中角色视为一种普遍性的符号,成为某种情绪的象征。作品中的“情”也不再局限于私人情绪,而是升华为对人生、对爱情、对社会的宏观性思考。
人物的符号性与“论世”功能相辅相成,当某个属于特定文化意象的角色(比如武则天象征女权主义、杨玉环象征爱情)出场时,观众马上会联想到其背后的象征意义,进而对作者的观点做出准确预判。符号化人物的出场可以为作品提供先验背景,有利于作者在有限的篇幅中展开宏大话题。符号性人物的出现是曲家“论世”诉求的必然选择,“情”的复杂化和扩大化——“论世”需求的出现则是符号性人物出现的根本原因。
武则天形象就是符号性人物的典型代表。武则天是中国古代唯一的女皇,她代表了女性对权利平等的追求,是宣扬女性解放的先锋。严廷中的《判艳》《洛城殿》杂剧,均以武则天为主角,正是借用了其蕴含的女权意象。
《判艳》开篇介绍武则天死后封为如意妃子,掌管奈何司中风流怨鬼,上官婉儿从旁随侍。武氏开场直陈生平,歌云:
【一剪梅半】竟把唐家改作周,衮也风流,冕也风流。红颜似此足千秋,生也风流,死也风流。[67]
执掌阴司后的武则天对自己生前的淫乱行为开始反思,也对世间为情爱困惑的女性表达了无限同情,所谓“怎奈众生万念可灰,只有这色欲关头,不能打破。则这大千世界一日十二时内,不知有多少迷死的冤魂”[68]。
时逢中元节,武则天发放众女鬼,为她们指点迷津。剧中安排了六位女鬼出场,分别代表六种情死因由:少女伤春、欢淫过度、小妾受虐、青春守寡、改嫁羞愧、受辱怀孕。这六种悲剧皆因外界压迫所致。少女伤春、青春守寡、改嫁羞愧,都是受到了舆论压力的迫害,女性丧失了追求自由的权利,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小妾受虐、欢淫过度则反映了封建婚姻伦理制度对女性的戕害。在封建婚姻中,妾的地位极其低下,可以被家主任意凌辱,甚至处死、买卖。很多姬妾不仅承担着沉重的家务,还经常成为夫妻之间的出气筒,受到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然而无论正妻或者姬妾,最终都要服从“夫为妻纲”“出嫁从夫”的伦理要求。欢淫过度而死的女子生前因美貌遭到丈夫的无度索取,最终一命呜呼。对于畸形的夫妻关系,作者借上官婉儿之口评价道:“错将淫态当温柔。”[69]
与上述五种情况相比,受辱怀孕导致少女惨死的案件更是直击治安混乱、恶人横行的社会现实。女子受坏人迷奸怀孕,却只能忍气吞声、投河自尽。施暴者逍遥法外,受害者承担后果,这是怎样一个不公平的社会!女性连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遑论尊严和权利?
作者笔下的“情”并非美好的爱情,而是封建婚姻制度、伦理制度乃至法治制度对女性的压迫和戕害!它们打着伦理纲常的旗号,肆意践踏女性的尊严与生命。作者通过六位女鬼的哭诉,将千百年来中国女性的不幸遭遇暴露于众。虽然没有激越的批判之语,但足以唤起世人的同情。最后,作者安排武则天以法力度脱群鬼,使她们“来世遂意如心,各偕匹偶”[70],为全剧留下一个看似光明的结尾。然而这种寄托来世的无奈恰恰表明封建时代女性的地位难以改变,作者对现实的讽喻更加深一层。
武则天称帝给男权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皇权女性化成为卫道士们无法接受的奇耻大辱,对于女性来说却是扬眉吐气的壮举。尽管武氏称帝期间未能真正实现女科举的理想,但宫中女官们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涌现出以上官婉儿为首的一大批才女。皇室贵妇也以武氏为榜样,太平公主、韦皇后都试图成为女皇,在政治斗争中展示了高超的手腕。因此,性别解放、尊重人才的武周时代成为历代文人向往的理想国。无论《镜花缘》中武则天开女科举的情节,还是《谢瑶环》中机智勇敢的女巡按形象,都是借用了武周时代女性崛起的大背景进行的合理化虚构。
《洛城殿》便借用了武则天开女科举的传说,表达作者的怜才之意和对改革科举制度的企盼。剧写武则天登基后,招考天下名士才媛,科举规定:“中试后各按名次,两相婚配,使才子佳人,都成眷属。”[71]来俊臣、傅游艺等酷吏企图以舞弊弄权,但他们的子女不仅未能中选,反而当众出丑。施展才华、得配佳偶是名士才女的共同理想,在清廷的腐朽统治下,不仅女性没有进身之阶,就连男子也难免困顿科场。这段情节直指明清以来的科场黑暗,抒发了作者的愤恨不平之气。
总之,武则天形象代表了女权崛起、人性解放以及功业理想等多重元素。这样的符号人物为剧本提供了“论世”的天然基调,满足了道光文人的创作诉求,促进了道光朝文人戏向“情”的复杂化不断迈进。
有关道光朝文人戏研究的文章
而“作者登场”为作者与观众提供了直接的交流互动,增强了作者对观众的诱导力,从而降低了观众对本事真实性的质疑。纪圣宣的《青衿侠》、春桥的《四喜缘》等作品都通过“作者登场”的办法为本事的真实性站台,借以传递并强调自己的观点。另一种“作者登场”,是作者以主人公友人的身份出现,在剧末说明受好友所托创作此剧。道光朝文人戏中“作者登场”的写作技巧其实受到《红楼梦》的影响。......
2023-08-05
道光年间,许多汉学家身兼朝中职务,有的官至学政、巡抚。总之,考据学风对道光朝文人造成了正反两个方向的影响。道光文人也不例外,生逢国祚衰微,一些学者率先将深厚的考据功底运用到时务研究中,以精准细致的考察和科学先进的结论为执政者提供参考,确立了专注时务、经世致用的新学风。边疆史地学自乾隆学者祁韵士开始起意,经过道光文人的发扬光大逐渐成熟。......
2023-08-05
在正妻生病期间,王氏侍奉汤药尽心尽力,并因此积劳成疾染病身亡。梁廷枏的《昙花梦》和彭剑南的另一部悼亡戏《影梅庵》则是比较出色的悼亡戏。前人的悼亡,以追思怀人为主要目的;道光文人笔下的悼亡戏,则以歌颂妇德、宣传教化为圭臬。......
2023-08-05
准确来说,中国悲剧文学体现出的是一种婉转隐晦的“感伤风格”。感伤主义作品体现的敏感、哀伤的色彩与道光朝文人戏感时伤事的情绪非常相似。这种文学自觉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忠诚,更是对社会良性发展和人类未来的深远责任。感伤风格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特征,在乱世背景下的道光朝文人戏中日益突显,成为其主流风格之一,显示了文人群体先进的觉悟和细腻的情思。......
2023-08-05
另有沈起凤的《文星榜》,借用《胭脂》故事桥段,亦列入聊斋戏中,共计15种。比如黄燮清有《脊令原》《绛绡记》2种,陈烺的《玉狮堂传奇十种》、刘清韵的《小蓬莱仙馆传奇十种》都包含3种聊斋戏。黄燮清先后经历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密切关注时局,将自己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切之情投射到戏曲创作中。......
2023-08-05
但是戏曲的题材独创性却逐渐落后于小说——多见改编之曲而少见原创之作。道光朝戏曲对原著小说的依附性,反映出当时戏曲题材单方面向小说借鉴的特征。戏曲题材创作性衰弱主要受到当时曲坛竞争的影响。花雅争胜以花部戏曲成为舞台主流、文人戏案头自娱为结果。但从文学性上看,这些作品囿于原著的藩篱,使古典戏曲的独创性日渐萎缩。宋元以后,则统称戏曲艺人为“优伶”,或称“优人”“伶人”“伶工”等。......
2023-08-05
文人奇谈戏的题材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作者或友人的亲身经历;二是地方见闻或前人笔记。地位的差距、家长的反对等都是他们分手的常见原因。及识余,余亦姑勿究其颠末,以诏此奇也。这固然是作者自谦的说法,但足以表明这件奇闻对作者的震撼。姚燮欲为其赎身却苦奈囊中无资,只得怅恨作别。......
2023-08-05
第二条线索恰好与之相反,一部分道光文人曲家希望从传统曲体中汲养,以实现文人戏的重振。综上,道光朝文人戏的文体发展呈现出前进与复古并存的双线索路径,这在戏曲文体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2023-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