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年间,许多汉学家身兼朝中职务,有的官至学政、巡抚。总之,考据学风对道光朝文人造成了正反两个方向的影响。道光文人也不例外,生逢国祚衰微,一些学者率先将深厚的考据功底运用到时务研究中,以精准细致的考察和科学先进的结论为执政者提供参考,确立了专注时务、经世致用的新学风。边疆史地学自乾隆学者祁韵士开始起意,经过道光文人的发扬光大逐渐成熟。......
2023-08-05
学者型作家的写作惯性极大地改变了戏曲的本来面目,本书将这种过度考据行为称为“考据癖”。曲家在主观上没有改变戏曲文体的意思,但“考据癖”客观上却对戏曲创作造成了一正一反的影响。
正向的影响是丰富了创作题材。以西北史地学为例,道光文人对边疆史地学的研究热情延续到了戏曲创作中。他们有时将学术成果呈现在戏曲作品中,许鸿磐的《西辽记》就是典型代表。该剧作于许氏研究西北史地之暇,“读《辽史·天祚纪》而重有感也”[54]。按照中原史官的传统观点,辽代自天祚帝为金人所灭以后,就消逝于历史。实际上,辽国名相耶律大石带领残存力量在中亚开疆拓土,以虎思斡鲁朵(今属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为都城,建立了西辽帝国(西方典籍称为“哈剌契丹”“喀喇契丹”)。西辽帝国经历了六代统治,拥有高昌回鹘、花剌子模等众多附属国,甚至一度扬名欧洲,成为契丹后裔建立的另一个独立王朝。这样一个“八九十年间未尝少屈于人”[55]的强大帝国,在正史典册中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辽史》仅“略记其事于《天祚纪》之末”“使一线遗绪湮没不章,亦可悲矣!”[56]作者有感于此,遂制杂剧四折以彰其事。
在《西辽记》中,作者将天佑帝(耶律大石)到末帝(耶律直鲁古)之间五代执政的事迹依次展开,选取了感天后摄政、承天后淫乱、六院大王匡扶幼主三大事件,梳理出西辽历史的主体框架。作品着力贴近史实,其考证结果与当代西辽史研究成果相比毫不逊色。同时,作者客观地评价赞颂了耶律大石延续统治的丰功伟绩,以刘备绵延汉祚相譬喻,体现了开明平等的民族观念。总之,与其说《西辽记》是一部杂剧作品,倒不如说是一部浓缩的西辽简史。作者将枯燥的学术史料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转述给观众,为边疆史普及提供了全新的方式。
此外,学者型曲家还喜欢在方志笔记中寻找稀见的名人逸事作为创作素材。胡盍朋的《海滨梦》传奇取材于明人张大龄的《元羽外编·支离漫语》。《元羽外编》共有46卷,是一部史论著作。其中《支离漫语》4卷主要评述历史逸闻,许多观点都有别于正史,比较新鲜有趣。作者在阅读该书时,被“淮阴侯有后”一事所吸引。正史载淮阴侯灭三族,其后不存,张著却谓广中地区有“韦土官者,自云淮阴侯后”[57]。书中还讲述了淮阴侯门客求助萧何藏匿韩氏遗孤,韩氏后人为南粤王赵佗收留,赐名韦生,延续血脉的故事。作者据此敷衍成《海滨梦》传奇六出,基本按照原著演绎。当然,按照道光文人一贯的考据传统,胡盍朋本人也在剧本之前对此事进行了一番查证。《自序》云:
逮顺治初年,闻苏州司李吴百朋之父字思穆,为粤西县令。巡行山峡间,见少年将军庙,英风雅概,敬而拜之。命工修饰其堂庑,即有土官率宗族数百人稽首称谢,云庙神即淮阴侯子。……因举相国与佗书及佗所赐敕谕以示吴,甚以为异。后与赵君时揖言之,赵晚年为吏部司务,客游淮上,举以告人。岸斋张君,淮上山阳人也,与闻此事。后在燕台遇余梅洲编修,余亦云韩侯之后韦土官在广西,地与广东接壤,说皆与大龄《漫语》相合,事亦为不虚矣。岸斋著《淮南拟乐府》四十七首,中有韩侯客诗,即言此事。[58]
这段例证不仅与张大龄的说法相符,而且增加了清人作品作为补充。证据中提到的吴思穆、赵时揖、张岸斋、余梅洲都是清初时人,年代相去不远,因此可信度极高。同时,作者还在序文之后附上张岸斋所制的乐府一首,强调证据的可靠性。
道光学者的“考据癖”将这些稀见的史料带入普通观众的视野,既是对历史真相的宣传,也是对观众认知的提升,还提供了新鲜的创作话题。但“考据癖”带来的反面效果——艺术上的板滞也不容忽视。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讲制曲原则时,提到“脱窠臼”和“审虚实”的重要性。其主旨可概括为“曲务求新”与“事不必真”两个方面,恰好和道光曲家的“考据癖”形成了鲜明对比。“曲务求新”即不落前人窠臼,李渔认为:“‘人惟求旧,物惟求新。’新也者,天下事物之美称也。而文章一道,较之他物,尤加倍焉。戛戛乎陈言务去,求新之谓也。至于填词一道,较之诗赋古文,又加倍焉。”[59]他将因循前人、毫无创新的制曲之法视为东施效颦。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创新出奇,一味地模仿只能落入俗套。“事不必真”强调了戏曲创作的虚构性。所谓“实者”,即“就事敷陈,不假造作,有根有据之谓也”[60];“虚者”,则为“空中楼阁,随意构成,无影无形之谓也”[61]。戏曲本为寓言,借古人之事发今人之情,将所寓之意寄托于文字。古人所谓“得意忘言”,当情感得到了明确表达时,就不必拘泥于语言、情节等表现手段了。
李渔的两个理论清晰地指明了虚与实之间的取舍,尤其在处理历史类材料时应避免照搬材料的情况出现。但是,学者型曲家的创作实践中却经常“以曲作史”,使因循典籍成为制曲的常态。学者们以史书为圭臬,过分强调情节和语言的真实性,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使戏曲沦为史传志书的附庸,冲突和张力都被弱化,丧失了本身的艺术魅力。这样的作品难免陷入文体混乱的尴尬:如果将这些作品按照史书的标准考察,似嫌其过于简略;按照舞台表演的需要审查,又显得过于枯燥。“曲辞平实而欠精彩,关目冗漫而少生动,竟为依样画葫芦之作耳”[62]成为道光学者型曲家的整体弊病。
综上,实证精神与“考据癖”为道光朝文人戏带来的负面效应更为直接和明显,一些作品因此湮没不彰。就连当时成就最高的《帝女花》《桃溪雪》也难逃“平板而无生动之致,令人生倦”[63]的评价,的确令人惋惜。
有关道光朝文人戏研究的文章
道光年间,许多汉学家身兼朝中职务,有的官至学政、巡抚。总之,考据学风对道光朝文人造成了正反两个方向的影响。道光文人也不例外,生逢国祚衰微,一些学者率先将深厚的考据功底运用到时务研究中,以精准细致的考察和科学先进的结论为执政者提供参考,确立了专注时务、经世致用的新学风。边疆史地学自乾隆学者祁韵士开始起意,经过道光文人的发扬光大逐渐成熟。......
2023-08-05
梁廷枏出生在一个富裕的书香之家,家族浓厚的学术氛围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教育,也培养了他对于金石、考据经史的研究兴趣。梁廷枏对考据的癖好甚至延伸到了戏曲领域中。因为与官场交涉较少,所以他并不了解政坛与时局的变化,可谓“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典型旧式文人。[10]耿耿长夜,心系家园,梁廷枏虽然沉酣考据、固守书斋,但其内心纯笃善良,具有旧式文人朴素的使命意识。......
2023-08-05
在正妻生病期间,王氏侍奉汤药尽心尽力,并因此积劳成疾染病身亡。梁廷枏的《昙花梦》和彭剑南的另一部悼亡戏《影梅庵》则是比较出色的悼亡戏。前人的悼亡,以追思怀人为主要目的;道光文人笔下的悼亡戏,则以歌颂妇德、宣传教化为圭臬。......
2023-08-05
文人奇谈戏的题材来源大致分为两类:一是作者或友人的亲身经历;二是地方见闻或前人笔记。地位的差距、家长的反对等都是他们分手的常见原因。及识余,余亦姑勿究其颠末,以诏此奇也。这固然是作者自谦的说法,但足以表明这件奇闻对作者的震撼。姚燮欲为其赎身却苦奈囊中无资,只得怅恨作别。......
2023-08-05
随着文人戏不断向案头靠拢,合乎曲律、适应舞台已不再作为创作的必然要求,戏曲创作变得易于上手。道光朝文人戏已经与诗词、小说一样,承载了私人写作的需求,俨然作为文人创作的常用文体。尽管如此,昆腔的典雅品性依然受到文人群体的青睐。而道光朝文人曲家通过不断的创作和演出努力维系昆腔最后的光辉,极大延缓了它的衰落进程。此时曲坛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来自花部阵营的外部冲击以及文人戏内部持续坚守的创作努力。......
2023-08-05
另有沈起凤的《文星榜》,借用《胭脂》故事桥段,亦列入聊斋戏中,共计15种。比如黄燮清有《脊令原》《绛绡记》2种,陈烺的《玉狮堂传奇十种》、刘清韵的《小蓬莱仙馆传奇十种》都包含3种聊斋戏。黄燮清先后经历了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密切关注时局,将自己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切之情投射到戏曲创作中。......
2023-08-05
准确来说,中国悲剧文学体现出的是一种婉转隐晦的“感伤风格”。感伤主义作品体现的敏感、哀伤的色彩与道光朝文人戏感时伤事的情绪非常相似。这种文学自觉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忠诚,更是对社会良性发展和人类未来的深远责任。感伤风格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特征,在乱世背景下的道光朝文人戏中日益突显,成为其主流风格之一,显示了文人群体先进的觉悟和细腻的情思。......
2023-08-05
婚姻成为男子单方面评定的事物,女性则沦为被欣赏、被评价的客体。王氏作为深闺女子,与外界交往不多。王氏服侍生病的婆母,在侍疾的过程中劳累染病的事迹一经宣扬,立刻引起男性群体的称赞。而王氏已经从这场悼亡的主角变为追悼者审美意识的载体,成为男权意识塑造的完美偶像。太清耻其为人,未予理睬。......
2023-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