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首次确立了新闻报道、舆论监督行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类型和责任认定,列举了三类不予免责的侵权情形,即虚构事实、过失传播严重失实的内容和侮辱性言辞,属于穷尽列举。要求新闻机构不得捏造、歪曲事实,是要求新闻机构要有合理可信的消息来源作为报道支撑,但允许其出现不可避免的细节失实和阶段性失实。新闻从业者还应当尊重现有证据材料反映的客观事实,不要将“主观猜测”作为事实描述。......
2023-08-05
“新闻报道”被明确写进民法典而受到新闻媒体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民法典人格权编提到新闻报道行为的条款主要有第九百九十九条、第一千零二十条、第一千零二十五条、第一千零二十六条、第一千零二十八条(其中第九百九十九条[3]和第一千零二十五条[4]最为醒目,第一千零二十条是关于肖像合理使用的规定,第一千零二十六条是延续一千零二十五条的关于核实义务的规定,第一千零二十八条是关于报道失实侵害名誉权而进行补救的规定)。关于法条中“新闻报道”行为主体的内涵,民法典并未进行明确界定,需要进一步探讨。
传统媒体时代,因大众传播都必须由专门的媒介组织启动,新闻报道行为主体的概念与外延有其确定性和固定性,即专门指新闻机构和记者。[5]而在网络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传播的交互性与去中心化,包括各类非新闻机构和个人用户都可以取得与特定组织发起的大众传播同样的社会影响,而被称为“公众传播”“社会化传播”,且往往这种传播更具有“传染力”。因此,学界对于新闻报道主体持有不同的说法,有学者提出“用户新闻学”概念,认为“在新的传播格局中,专业媒体的新闻与商业自媒体、个人自媒体,甚至普通用户上传的信息,在用户朋友圈、今日头条等媒体平台上统统混杂在一起,共同组成了用户眼中的‘新闻’”[6],即主张不同的个体都可能成为新闻报道的行为主体。
在行政层面,新闻单位[7]的外延也发生了变化。我国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新闻报道行为主体范围包括传统新闻媒体加上“一类资质”新媒体,它们的采编人员可以申领新闻记者证。“二类资质”商业网站不是新闻机构,它们虽然也要设立总编辑、编辑,但是不能申领记者证。
总之,将所有发布各类信息的行为人一律作为新闻报道行为主体显然是不恰当的,不仅会抹杀新闻报道客观中立的专业性质,甚至会削弱和降低新闻报道应有的社会监督功能。但将新闻报道的行为主体仅限于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新闻机构和新闻记者不足以适应实践的需要,事实上,将有新闻报道影响和效果的内容产品一律排除在外也不利于发挥法律规范的指引作用。[8]
故而,本文认为,能够实施新闻报道行为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专业媒体机构,包括依法设立的新闻机构以及具备一类新闻资质的网站、应用程序。第二,不具备一类新闻资质的商业网站,它们经许可可以转载规范稿源新闻,也可以自行采制和发布体育、娱乐等领域新闻。第三,网络平台用户,即通过各种社交平台和聚合平台发布信息的网络用户,主要包括个体用户、自媒体和各类机构媒体等。
只有在解决民法典所规定的新闻报道主体是否包括自媒体等网络平台用户这一问题的前提下,才能进一步探讨其权利和义务的范围该如何界定。但值得注意的是,有观点认为,这三类主体都是民法典所规定的新闻报道主体,但基于其专业性的差异,在判断是否尽到合理审核义务时,第一类、第二类应遵循媒体专业人标准,第三类基本上遵循理性人标准。[9]
有关民法典与文化传媒行业的法治化的文章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五条首次确立了新闻报道、舆论监督行为侵害名誉权的行为类型和责任认定,列举了三类不予免责的侵权情形,即虚构事实、过失传播严重失实的内容和侮辱性言辞,属于穷尽列举。要求新闻机构不得捏造、歪曲事实,是要求新闻机构要有合理可信的消息来源作为报道支撑,但允许其出现不可避免的细节失实和阶段性失实。新闻从业者还应当尊重现有证据材料反映的客观事实,不要将“主观猜测”作为事实描述。......
2023-08-05
截至200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53亿人,网民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成为微博元年,截至2010年10月,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各网站须将本年度引进计划向广电总局申报,并在“网上境外影视剧引进信息统一登记平台”上发布。2015年是“互联网+”元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达到4.61亿,用户使用率为69.1%。......
2023-08-05
该原则就是意思自治原则的体现。首先,民法典确立了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政府的各项外包应当按照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拟定合同内容,并诚实履行契约,为全社会树立诚信守约的榜样。......
2023-08-05
例如,有观点认为公平意味着平等[3],也有观点认为公平是指按照相同规则或程序进行权利义务分配并实施行为评价[4],还有观点认为公平即正义[5]。笔者认为,公平有公正合理之义,与“正义”较为接近。矫正公平存在的意义则是为了恢复被破坏的公平。遵循公平原则,即秉持“使人得其应得”的理念,以利益是否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来确定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追求公正与合理的目标。......
2023-08-05
民法典第二条将民法的调整对象设定为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民法典所创设的这一多元、平等的民事主体制度,充分保障了各主体依法从事经济社会活动的自由和平等竞争,有利于激发各主体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23-08-05
2017年的《规定》主要遵循的是“平台管账号、事后监管为主、内容监管为主”的思路,并不足以解决目前公众账号存在的诸多问题。这次《规定》的修订,是在对行业现状进行研判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规范传播秩序,建设优秀网络文化,维护文化安全,壮大主流舆论,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建设良好网络生态。......
2023-08-05
一是行为限度——“合理使用”。二是法定前提——“为公共利益”。其次,法典设置“公共利益”作为抗辩前提,具有保护和约束新闻传播活动的双重意义。因此,有必要以“公共利益”进行必要的目的限制,但潜在的难题是如何合理界定“公共利益”的内涵,即如何判断媒体报道和舆论监督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
2023-08-05
文化产业促进法主要是行政手段对于经济领域的干预,属于经济法,是公法范畴。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民法典和文化产业促进法相辅相成。总体而言,由于二者调整的是不同的法律关系,民法典对文化产业促进法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精神对文化产业促进法的价值引领和指导,而不在于“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章节的具体条款在文化产业促进法中的落实。......
2023-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