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初期的问卷调研结果却出乎意料。为此,如何通过进一步的调研摸清教师真实的反思水平,是研究需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因此,也有了下文笔者不厌其烦地从多个角度对教师反思水平现状的调研。通过更为深刻的情境题目、水平测试卷等内容的分析,教师的一般的反思水平状况呈现出来。......
2023-08-05
(一)朝阳区教师反思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两次调研存在相反的数据结论。第一次调研显示教师重视反思,撰写教学反思日记的频率颇高。第二次调研发现教师缺乏深度反思,无效反思和低效反思普遍存在。研究进一步聚焦反思能力构成要素,探索了背后原因。
(二)廓清课堂教学反思路径,据此构建了融“反思路径、反思策略、反思辅助工具”为一体的反思性实践对话框架,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反思提供整体思维框架。
基本说明: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不是漫无目的地开展的,要遵循一定的思维框架来进行。本研究提出“反思性实践对话框架”,包括反思路径、反思策略和反思辅助工具三部分。
(三)细化了反思性实践对话框架,从微观层面指导课堂教学反思的深入开展。
1.反思性实践对话框架流程
续表
基本说明:
反思性实践对话框架,实质上是引导教师进行深度反思的路径和步骤。其本质是引领教师从感性到理性,从个人到对话,从现象到实证,从思考到撰写,从假设到行动,从而推动其完成一次次微小的行动之旅,达到对自身教学问题的深度反思和改进。
2.反思策略
将反思性实践对话框架对接一线教师的教学课堂、对接学校常态教研组活动,贯彻了以实证观察为基础、以对话交流为核心、以叙事写作为载体、以行动研究为本质的反思策略。
课堂教学视域——指向课堂教学改进,重点为实证观察与对话交流。
(1)研发课堂观察量表,分主题观察课堂,梳理实证数据;
(2)依据数据,聚焦主题之下的核心问题;
(3)借鉴六顶思维帽子理论,围绕核心问题,推进研讨进程;
(4)遵循对话问题清单,展开多角度对话;
(5)归纳提炼信息,改进教学设计;
教师专业发展视域——指向持续思索教学问题,树立反思性专业发展观,重点为叙事写作与行动研究。
(6)学习叙事性反思写作标准,明确写作目的与要求;
(7)重新审视前后改进的课堂教学实践,撰写叙事性反思,达到深度理解;
(8)进行新的教学改进实验;
(9)借助反思过程监控表格,清晰自身反思状况。
(四)开发了系列反思辅助工具,助推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持续开展。
1.系列工具
工具1:传统听课记录表
工具2:课堂教学增值评价的观察量表
续表
工具3:“教学反思对话问题清单”
续表
工具4:叙事式反思评价标准
工具5:教师教学反思过程(自我判断表)
2.工具运用说明
以上呈现了原创开发的系列用表中的一部分,基本代表了应用的范畴。借鉴的文献综述工具和六顶思维帽子工具在这里不做阐释。
(1)观课工具:工具1的传统听课记录表,是针对部分教师愿意遵循传统的听课模式设计的听课表格,引导其对所看到的教学现象进一步思考,并能够参与讨论。工具2的课堂教学增值评价的观察量表,是本研究研发的一系列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主题的课堂观察量表,从更聚焦的角度,对课堂教学进行实证性收集信息。实践中教师对此颇为关注,反映的课堂教学现象客观、全面,时时有上课者意想不到的发现,对于反思很有价值。
(2)对话工具:工具3的“教学反思对话问题清单”,与反思的进程匹配使用,以问题为线索,展开提问者与回答者之间的互动,助推对话深入,达到深度反思。
(3)评价工具:工具4的叙事式反思评价标准,能够很好地从文本角度判断教师的反思水平现状,也能很好地引导教师反思的撰写。工具5的教师教学反思过程(自我判断表),是针对教师的自我反思的跟踪查对表,能够从一段时间内判断自身的反思水平状况。
(五)基于反思性实践对话框架引领教师开展大量课堂研究实践。聚焦课堂教学主要问题,结合教师需求,择取主题方向(问题设计与理答、资源开发与设计、学生学习增值评价、教师自主支持行为与学生学习等),开发课堂观察工具,逐渐引导教师从教的中心转向学的中心,开展了30余节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课堂教学反思对话实践,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过程性教学设计改进、反思分析研讨的案例资源。
有关踏上反思之路:课堂教学反思事件研究的文章
但初期的问卷调研结果却出乎意料。为此,如何通过进一步的调研摸清教师真实的反思水平,是研究需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因此,也有了下文笔者不厌其烦地从多个角度对教师反思水平现状的调研。通过更为深刻的情境题目、水平测试卷等内容的分析,教师的一般的反思水平状况呈现出来。......
2023-08-05
通过设置情境题目,根据被调查者问题解答情况能够较好判断教师的反思水平。即一半以上的教师很少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去反思自己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所思所想,很少或不去思考适当的反映形式,差不多反射性地处理这种事件,仅仅是在制止事件,把简单“反应”付诸行动,是几乎没有反思意识的。......
2023-08-05
笔者从事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作,在工作中发现课堂教学反思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常态教学反思普遍无效的情况,即使在公开课或者研究课的教后反思中,教学反思案例也存在空洞泛化现象。通过与多位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大部分教师认同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主要问题是不知道如何进行深入的教学反思。......
2023-08-05
在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经验是教师成长的奠基石,没有经验的教师很难立足于教育。由于教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理论不能作为通用方案解决事件中的具体问题,所以要发展教师的反思能力,通过教师在行动中的反思和行动后的反思来提高教师对教学情境的理解,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也是自我理解取向的教师发展的实质,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反思而获致个人成长。反思是教师发展的有效策略,教学反思是关键环节。......
2023-08-05
第二类理解,关注教师发展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认为教师是主动成长的。研究者在批评传统教师专业发展方式无效后,认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方式具有与传统迥然不同的特征,认为教师专业发展应该与其工作情景紧密联系起来,学校不仅是其工作的场所,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地方。教师专业发展不应与教学实践分离,“从做中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主要方式。教师自主发展范式的转向,无疑又一次从理论研究上对反思予以了无声的支撑。......
2023-08-05
教师有为教育成果而写的义务。很多教师将写这样的八股文视为一种负担,从而也大大降低了对“写”的作用和价值的审视,导致对这样一种培养教师成长途径的忽视和弱化。归结而言,写作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价值如下:第一,写作提升教师阅读的品质。......
2023-08-05
实践性知识不是指导教师某一个具体行为的某种具体的知识,而是在实践中经过确认有效并以整体性教学信念的形式发挥作用。教师的信念是一种为人有用的信念,并包含批判反思的维度。本研究一直使用使用理论这个概念,便于和宣称理念对称,但需明了和有的专家所说的缄默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师信念有相通之处。最理想的状态是宣称理论和使用理论一致,以及人的思想和行为是......
2023-08-05
但反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不断地思考和实践,反思者会逐步走向深入。我怎么以不同的方式做,对应的是反思的行动检验阶段。这一阶段,在经过诠释分析之后,反思者针对前期出现的因果联系,假设出新的行动方案,并付诸实验,看是否能够使结果呈现好的转变。......
2023-08-0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