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3]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它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
2023-08-05
刘海南老师,教龄16年。
刘老师是北京市朝阳分院科研与课程建设中心的老师,和我是同事。我们在工作岗位中相识,在共同的研究中切磋,收获了友谊,也收获了成长。
我们的课堂观察始于专业的“主动的追求”,过程中经历了思想上、管理上、学术上的磕磕碰碰,回过头来,我们感谢这样的经历,感谢过程中的困难,也深深地感到前路漫漫,还有许多高山需要跨越。下面是刘老师即将调离本岗位之前,我和她约的稿子,其中显现的是作为一个培训教师在反思之路上的成长。
毫不夸张地说,我是到分院工作之后才会学习的。而促使我会学习的,是我所在的课堂观察团队。
2013年那个多变的春天,我们团队的头儿刘继玲同志“突发奇想”,要在下学期实施一门由我们中心几位老师共同开发的课程——《基于实践做教科研》,利用课堂观察工具开展观课议课活动。踌躇了一阵子之后,我们开始了分工准备。那个炎热的夏天,我们看了很多和课堂观察相关的书籍,还尝试着制作了不同观察维度的课堂观察量表。
《基于实践做教科研》受到学员们的好评,是一个成功的起点。后来,我们一发不可收拾,到朝阳分院附属中学部、小学部开展课堂观察,帮助教师诊断课堂问题;到石景山区开展课堂观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行为。我们的课堂观察研究得到了同行的认可,我们团队在这个实践交流的过程中也获得了成长。但这个时候问题也来了。我发现,每次在紧张的观课过程中,我都有记录不下来的地方。而我们继玲主任做的记录,满篇密密麻麻、红黑两种颜色笔记,圈点勾画。而且她能快速从记录中汇总数据,分析出问题,提出教学改进建议。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让我只有望洋兴叹的份儿。再看我们团队的志平老师,特别擅长结构化思考。一起进行课堂观察,她能把课堂观察的诸多类型、流程做出全面的梳理。而我,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
在同样的时间,研究着同一事物,为什么我和别人的差距这么大?我感觉当别人已经逐渐走到课堂观察的核心时,我还站在边上看风景呢。
以上,就是我的课堂观察第一阶段:跟着走。在这个阶段,我没有自己的目标,没有聚焦自己的研究问题,只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和同伴们进行比较,发现了我的差距,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我能为我的团队贡献什么?我应该从这个合作研究过程中获得什么?我发现,我的合作伙伴都有自己的研究目标。继玲主任一直在研究反思,她把课堂观察作为反思工具深入研究,由此申报了朝阳区的教育教学成果奖并获得当年的第一名;志平老师一直在研究知识转化,她把课堂观察活动作为研究知识转化的案例加以剖析,进而申报了市级课题。伙伴们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和研究兴趣很好结合,形成自己的研究目标,毋庸置疑,肯定具有十足的研究动力。我呢……
痛苦的纠结、反复的思考形成了我课堂观察第二阶段的起点。我的课堂观察第二阶段:自己上路。在这个阶段,我聚焦了自己的兴趣点——对话。由此,我申报了改进教师课堂对话行为的课题。通过制作对话行为课堂观察量表,进入课堂进行观察,分析数据,提出改进建议。自己上路并不意味着不需要伙伴。有的时候自己感觉已经有了突破,但和伙伴们一交流,三言两语可能就被问住了。于是发现自己以为已经研究深入了,其实还很浅薄。接下来就是赶紧学,学习对话教学相关理论。这时候我看书的效率也提高了,因为目的性更强。以前,我总是很诧异继玲主任的强大吸收能力,她看书圈点勾画,还夹杂好多旁批,学完之后能随时拿来为她所用。现在我明白了,那是因为她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所以她能把学习获得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里。通过这个研中学、学后研的过程,我发现自己比原来对课堂观察的理解深入多了。课堂观察是很好的教学诊断工具,其理念是以学定教。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输出质量反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然后提出教学改进建议。对课堂观察的理解深入一步之后,又有了新的问题。开展课堂观察以来,我一直有一个误区,以为课堂观察可以打破学科的界限,忽略学科背景。深入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因为考察学生的学习输出质量,一定是以学生在本学科内的学习目标为标杆的。不了解学科的视角、方法和核心概念,怎么可能知道学生是否达标了呢?这个时候我发现,课堂观察不是超越了学科,而应该是在对某个学科有深入了解的情况下才能做得更好。学科是一口深井,课堂观察就是汲水的桶,观察量表是辘轳,利用工具把深井里的水运上来,尝尝是苦的还是甜的。学科理解、课堂观察诊断哪个都不能偏废。
在有了这样的心得体会之后,我发现我比以往会学习了。上高中的时候,我的志向是把全世界所有图书馆的书都看一遍,工作之后我发现能把某个领域的书读通就不错了。到分院之后,尤其是看到继玲主任怎么学习之后,我才更加清楚,读书不在数量,而是要把握质量,要有目的地去阅读,要把学习获得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
我的课堂观察团队促使我进步,不只是“会学习”一项。有很多收获隐隐在心间,还不能准确道出。但一想到我们一起研究的岁月、红红火火的讨论,甚至面红耳赤的争论,心里都觉得暖暖的。因为我们是同尺码的人,都有对未知的好奇,都有研究的热情和开放的精神。是研究让我们相遇、相知、彼此相惜。
愿我们走过万水千山,归来依旧是风华少年。谨以此文,向我的课堂观察团队致敬!
有关踏上反思之路:课堂教学反思事件研究的文章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3]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它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
2023-08-05
反思主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反思课例:“一带一路”史地政文综专题课初中八年级教学设计:[3]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应用的观察量表:教师课堂资源利用课堂观察量表课例反思:在本课例的研究过程中,课堂观察团队先后2次深入课堂,授课教师也在跟进过程中,进行了先后2次的课堂教学改进过程。......
2023-08-05
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就很难折断了,团队凝聚力也是如此。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团队的士气。对于团队人员内部的人际关系进行处理,成员之间的良性关系是团队凝聚力高低的润滑剂。最后还要建立健全奖励和激励机制,促使团队成员有一种集体荣誉感,促进团队凝聚力的提升。......
2023-07-26
可是,杨校长和他的团队没有让人们失望。从一开始,他们就在苏州国际教育园中让人瞩目。老教师们亲切地称杨建良是他们的“少帅”。所以,他们学校是全苏州市最早实行每年为教师体检的。所以,杨建良能够被评为“苏州市名校长”、“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等称号,他是实至名归。......
2023-12-03
4.本表得到观察数据后的推论思路:(三)学生学习信息获取和利用的课堂观察量表1.研究问题学习信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与方式。......
2023-08-05
什么是好项目,好项目是如何形成的?对于一个项目好坏的判定,每个人的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总体来说,一个不变的标准就是这个项目得到业界的认可,解决大众的需求,可以让更多的人受益。当然不是,这只是从表面上看,而要成为真正的好项目还有一个必要因素,那就是干。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婴儿,是不能界定其是好人还是坏人的。面对一个满足市场需求的好项目,不要犹豫,积极实施,不然它就会变成别人的好项目,而不是你的好项目。......
2023-07-2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