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课堂观察反思:教学事件研究

课堂观察反思:教学事件研究

【摘要】:反思主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反思课例:“一带一路”史地政文综专题课初中八年级教学设计:[3]续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应用的观察量表:教师课堂资源利用课堂观察量表课例反思:在本课例的研究过程中,课堂观察团队先后2次深入课堂,授课教师也在跟进过程中,进行了先后2次的课堂教学改进过程。

反思主题: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反思课例:“一带一路”史地政文综专题课 初中八年级

教学设计:[3]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应用的观察量表:

教师课堂资源利用课堂观察量表

课例反思:

在本课例的研究过程中,课堂观察团队先后2次深入课堂,授课教师也在跟进过程中,进行了先后2次的课堂教学改进过程。

我们抓住其中的一个片段来进行深入反思。

1.教师改进后的教学设计简案

2.教学改进的重点

改进重点集中在活动3。

活动3主要是为展示中国有能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资源优势环节而设计,主要目的是夯实学生地理知识,并感受到我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信心与责任,学会综合分析问题。

我们来看一下改进前的设计、观察到的现象及分析。

对活动3数据的分析:从学生学习来看,状况低迷,学生学习兴趣没有被调动起来。关联到教师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基于资源的问答行为来看,教师有一定的资源意识,能够用比较丰富的资源来铺垫教学进程,但课堂没能通过有效的问答或者其他形式使教师资源与学生资源在课堂上产生内在的互动,学生被教师的思路牵引桎梏,主体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建议教师从学生主体角度关注真实情境创设,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主动权让位于学生。

在通过课堂观察课对话之后,课堂观察团队将数据及分析建议反馈给了授课教师。以下是改进后的设计和观察的现象及分析。

对活动3数据的分析:从学生学习来看,一扫上节课的沉闷状态,精神抖擞,全情投入。讲得生动,听得认真,互动激烈。关联到教师资源开发与利用及基于资源的问答行为来看,教师提出活动任务(问题),是真实性问题,将学生带入;问题设计有梯次,从知识到分析层面,再到质疑评价层面,引领学生展开了辩论行为。过程中展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和主导作用,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还给学生来解决。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

3.课后会议讨论点

课堂观察反思环节本活动的授课教师反思的时候,激动得哭了出来。一是对学生出乎意料的表现而激动,二是为这节课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而欣慰。一个小小的活动设计的改动,为何引发了学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是需要每一个参与教师深度思考的问题。

根据反思环节各位参与教师的对话,我们梳理了几个需要进一步结合新的课例进行思考的问题。

资源开发与利用角度:

(1)资源的形式、来源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2)资源的选取应该主要从哪几方面来考虑?

(3)资源的利用怎样和教学目标匹配?主要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

(4)生成性资源的利用与教师哪些能力相关?

基于资源的问题设计与理答角度:

(1)问题的层级如何与环节目标匹配?

(2)问题链设计如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真问题,真实情境下的问题为什么学生表现好?

(4)问题如何指向学生高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