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课堂提问与追问如何调整教学节奏?

课堂提问与追问如何调整教学节奏?

【摘要】:鉴于上述提到的教学提问追问与教学节奏的关系,我们观察了整节课改进前后的提问追问的趋势与分布。改进后,问题呈现6个波峰,且节奏紧密。相比改进前,改进后的提问追问链条没有出现平缓的洼地,表明教学问题没有在同一水平层级滞留,师生的思绪在不停地起伏流动。总之,教师的提问与追问无疑仍然将作为教学的主要策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冲撞、互相激发。

节奏是万事万物在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发生的规律,是事物朝着一定方向运动的阶段性过程。教学节奏的内在动力表现为师生的共同参与,外部特征主要是教学的有序运动。一般而言,教学节奏有规律性、变化性、周期性、和谐性和主显、完整性的特征。关于对教学节奏调控策略,主要认为通过调控以下几点来把握教学节奏:一是授课的内容和知识点;二是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设置互动提问等环节;三是授课的时间分布和内容进展情况;四是授课的语音、语调、语速等;五是及时地观察学生的理解吸收情况及反馈意见;六是观察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

鉴于上述提到的教学提问追问与教学节奏的关系,我们观察了整节课改进前后的提问追问的趋势与分布。观察数据如下(图中竖向坐标轴中1—6代表了问题认知层级:1记忆、2理解、3应用、4分析、5评价、6创造):

改进前后的提问追问趋势与分布

问题数量:改进前13个,改进后18个。改进后多出的5个问题主要是集中在突破重难点时的追问上,形成了问题链。

问题跨度:改进前,问题跨度从记忆到分析;改进后,问题跨度从记忆到评价。

问题梯度:改进前,问题呈现4个波峰,有2处平缓的洼地。改进后,问题呈现6个波峰,且节奏紧密。

从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改进后的教学问题形成了空间较大的跨度,为学生思维的提升提供了空间;波峰出现的频率较多,表明课堂的节奏较快,信息密度更大;出现问题的集中地带——问题链用以突破教学重难点。相比改进前,改进后的提问追问链条没有出现平缓的洼地,表明教学问题没有在同一水平层级滞留,师生的思绪在不停地起伏流动。

但我们也要反思,过快的教学节奏是否合理?快是否意味着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无意识地放弃了继续追问的可能,是否意味着没有及时抓住课堂的精彩生成,从我们的观察中印证了这一点。当学生回答老师的问题卡壳的时候,教师马上说坐下,别的同学有没有补充?当学生回答的问题不是很贴切,但经过引导是可以继续深入的时候,老师马上说坐下,有同学质疑他吗?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节奏要适时慢下来,要和学生的认知脉络与心理脉络合成一曲和谐的乐章,在张弛有度中享受思维的乐趣。

总之,教师的提问与追问无疑仍然将作为教学的主要策略,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冲撞、互相激发。提问与追问不能也不应该只作为一个单独的技能来考虑和训练,而要在提问追问与教学的相关要素当中来思考其合理性与有效性,而提问与追问能力的提升与教师对教学本体知识的理解,对教学知识的、学生和自身的深刻理解息息相关。我们期望有关提问追问的类型、层级、结构、节奏这些怎么问的问题,与问什么的问题相融交织,共同组成课堂上一个个精彩的问题链,一场场灵动的师生之间隽永的、开放的、深刻的对话,一束束彼此间迸发的智慧的生命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