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教师提问追问的反思之路

教师提问追问的反思之路

【摘要】:可见,教师的提问与追问能力成为影响课堂教学品质的重要能力之一。这些现象反映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提问技能,更是对目前教师教育观念及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因此提升教师的提问追问能力,需要由点及面,由事及人,从更多的视角来审视。笔者所在团队所做的课堂观察聚焦学生学习输出,关联教师的具体提问追问,发现问题,探寻教学改进的策略,并深层次思索教师提问追问的相关理念和能力。

反思主题:教师提问与追问的能力

反思课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1](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学期)

教学设计: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目标:

1.会认“辨”“慌”等13个生字,会写“指”“针”等9个字,会写“野外”“大自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3.能说出课文里介绍的集中“天然的指南针”是怎样帮助人们辨别方向的,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别方向的几种方法。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一群小朋友在郊外旅游,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可是走着走着,树林越来越密,他们迷路了,怎么办呢?

2.板书课题《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当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学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想想: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2.检查自学情况:

(1)你能读吗?

大自然、指南针、告诉、准确、一盏灯、乱闯、指针、沟渠

(2)课文讲了哪几种天然的指南针?

师板书:太阳北极星、大树、雪

三、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1.怎样利用太阳、北极星、大树和雪辨别方向?读读课文,小组合作,试填表格的上半部分。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

2.你还有其他辨别方向的方法吗?

四、全班交流,品读课文

(一)学习第2—5小节,教学顺序随学生的汇报情况而定。

1.第二节: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太阳来辨别方向。

讨论、回答、板书:白天、中午时、太阳在南、树影正指着北方

(2)师补充:我国处在地球的北半球,太阳正午时,方向指南,树影指北方。如果迷路时是早晨或傍晚,就可以按“日出东方,日落西方”的方法辨别方向。

(3)朗读第二节,并试者背出来。

2.第三节: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北极星辨别方向。

(2)讨论、回答、板书:北极星、黑夜、永远高挂在北方。

重点理解:指路灯。为什么把北极星比作“指路灯”呢?能不能和第二小节“忠实的向导”换一个位置?

(3)播放星空图。

同时老师讲解:晚上北极星出现在北方天空,它在地球北极上空,从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所以航海和旅行的人在晴天的晚上常常靠它辨别方向。因为人们在晚上靠它指引方向,所以把它叫作“指路灯”。

(4)指导朗读这一节,并试着背出来。

3.第四节: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树叶来辨别方向。

(2)讨论、回答、简笔画:

阴雨天,树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是北方。

(3)练习朗读。

4.第五节: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利用积雪来辨别方向。

(2)筒笔画演示。

一般来说,屋顶或高山上的积雪南面化得快,北面化得慢,因为南边阳光照射得多。而沟渠里的积雪是北面化得快,南面化得慢,因为从南边射过来的阳光照到沟渠的北面,北面是面朝南,接受阳光多。

(3)讨论、回答、板书:下雪天,化得快的是北,化的慢的是南。

(4)把“北、南”二字放进诗歌中的第五节,读一读。

(5)读第五小节。

(二)学习第一、六小节

1.读第一、六小节。

2.比较,并找出这两小节的异同点。

3.师小结: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可千万别慌张,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太阳、北极星、大树和雪都可用来辨别方向。

五、延伸拓展,引导发现

1.你还有其他方法辨别方向吗?小组讨论,试完成表格的第2部分。

2.全班交流。

3.自己试着背。

4.同桌对背。

5.全班背。

六、书写生字

1.出示“碰、特、帮、导”4个生字。

2.(1)观察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

(2)老师总结。

3.师范写。

4.生练写。

5.反馈评价。

七、板书设计

应用的观察量表:

课堂教学中提问与追问促进学生理解的课堂观察量表

课例反思: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策略之一,也是较有影响力的教学艺术之一。据调查,提问在课堂交互活动中占20%—40%,师生的“问答”交互几乎占课上50%的时间。[2]关于提问的功能与作用,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美国教学论专家L.H.克拉克和I.S.斯塔尔甚至归纳出19条之多,另一位学者汉金斯比较概括性地提出了提问的功能,认为提问具有提示重点的功能,即强调教学重难点及重要学习过程和方法;扩增的功能,即提升认知层次;分布的功能,即引起多数学生的参与;秩序的功能,即运用提问维持和管理教学秩序。可见,教师的提问与追问能力成为影响课堂教学品质的重要能力之一。

通过课堂观察以及文献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问情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在:问题数量随意,一节课最多的可提出20多个问题,最少的只提1个问题;提问更多地从教材内容出发,没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事实性问题和理解性问题比例较高,开放性问题不知如何归纳提升;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重复、打断、转向别的学生、简单笼统评价的情况比较严重。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比例(参与广度)虽然越来越高,但是大多数学生输出质量(参与深度)肤浅,没有经过思维爬坡的浅显回答充斥课堂。这些现象反映的不仅仅是教师的提问技能,更是对目前教师教育观念及课堂教学各要素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因此提升教师的提问追问能力,需要由点及面,由事及人,从更多的视角来审视。

笔者所在团队所做的课堂观察聚焦学生学习输出,关联教师的具体提问追问,发现问题,探寻教学改进的策略,并深层次思索教师提问追问的相关理念和能力。下面以小学语文二年级《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改进过程为例予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