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踏上反思之路:课堂观察与实践指南

踏上反思之路:课堂观察与实践指南

【摘要】:4.本表得到观察数据后的推论思路:(三)学生学习信息获取和利用的课堂观察量表1.研究问题学习信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与方式。

一、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

课堂观察关键的三个环节是观察点确定、观察量表的设计和数据分析与推论。崔允漷在其《课堂观察2——走向专业的听评课》一书中,详细地对此三个环节进行了存在问题及分析、问题解决策略的论述。

归结来看,在“确定观察点”时存在问题及原因如下:(1)观察理念未转变,未认识到观察点的作用,从而导致确立观察点时表现出随意性和盲目性;(2)观察点缺乏针对性,与特定的课堂没多少关系,脱离此人、此时、此地、此课的确立原则,导致随意性;(3)观察点无法观察,找不到对应的观察行为或现象;(4)观察点孤立无援,难以与结构化的观察构成有效的研究体系。问题解决策略为:其一,按照“从领域到问题,从问题到观察点”的方法确立观察点;其二,按照“此人、此时、此地、此课”的方向确立观察点。

在设计观察工具时存在问题及原因如下:(1)认为有观察点就行,没有观察工具不影响课堂观察;(2)研究的问题——观察工具——结果推论不具有一致性;(3)观察点的研究思路与观察指标的设置不合理;(4)观察工具不便于课中记录和课后整理与推论。问题解决的策略如下:其一,从教学法的解读,思考问题解决的框架;其二,从课堂的显性信息中设立观察指标体系;其三,从三个维度考虑观察工具的开发策略:指向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其四,借助同伴的力量走合作开发之路。

在“做出恰当的推论”时存在问题及原因如下:(1)结论与建议没有证据支持;(2)随意夸大或缩小单个证据解读;(3)各证据之间无法建立相关性;(4)推论烦琐且重点不突出;(5)推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不够。问题解决的策略如下:其一,强化证据,遵守规则;其二,由点到面,把握整体;其三,抓大放小,突出重点;其四,留有余地,便于接受。

实践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围绕课堂观察,确立观察点、设计课堂观察工具和数据分析及推论确实是实施课堂观察的关键三个环节。但是可以整体来看待这三个环节。从观察点到设计观察工具实质上是一个思维细化的过程,从领域到主问题,并分析到主问题之下的子问题,类似于课题研究的研究内容分解,只不过这些观察点的主要要素,需要转化为课堂上外显的关键行为,并设计在观察表格中。从观察之后的数据分析到结论的推论并撰写观察报告,实质上是一个思维归纳的过程,通过数据和现象的分析,顺着设计时的思路,回看被观察对象的教学行为是否合理?说明了什么?因此,如若当初的观察点和观察工具没有设计依据,不规范不具有操作性,后面的数据分析与推论也就无从谈起。

总而言之,如果说设计之初就是从理论到实践行为的正推,那么现在推论就是要从现象到理论的反推。

二、课堂观察量表示例

在研究推进过程中,笔者所在的团队应教师的需求研制了几个课堂观察量表。择取其中两个做说明。

(一)课堂教学资源利用量表

1.研究问题

本观察量表研究的问题是:课堂教学资源是否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资源是指可用于教学的素材或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学资源帮助教学目标的达成,会成为教师常采用的教学策略

2.设计依据

本量表的设计首先考虑了教学资源的选取合理与否的角度,其一,从价值上筛选,是否将指向课堂教学目标的资源选进来。其二,从性质上筛选,是否将与学生有“共同语言”的资源选进来。其三,从形式上筛选,是否将更符合本年段学生特征的资源选进来。其四,从数量上筛选,是否教学重难点资源数量比重大一些。

其次考虑了资源的利用方式角度,主要考虑资源类型和利用方式对不同性质知识学习的影响。因此设计了资源主题、来源、形式、利用方式、学生学习反应等观察维度。

教师课堂资源利用课堂观察量表(历史

3.使用说明

此表为针对历史学科的教师课堂资源利用课堂观察量表。其中,主要内容及意图、资源内容要点可以在课前会议填写完毕。课上需要教师观察的主要维度有资源来源、资源选取、资源利用和学生反应。课后需要推论填写的是资源利用效果、达标两个栏目。典型行为和感受是上课过程中观察者的所见、所听、所感。

4.本表得到观察结果后的推论思路:

推论思路1:以教学目标为中心,根据观察记录结果逐条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出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影响。

推论思路2:以教学资源的类别为中心,推到不同类别的教学资源对不同性质知识内容的学习的影响。

(二)教师问答行为课堂观察量表

1.研究问题

本观察量表研究的问题是:教师的问答行为是否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师问答行为是课堂上常见的教学行为。即教师通过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回答的反应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

2.设计依据

本量表的设计主要考虑了问题的设计和实施两部分,问题的数量、内容和层级以及教师的课堂理答行为,学生的投入度和回答质量都纳入观察视野,比较客观综合地考量教师的提问和理答对教学目标达成的影响。因此设计了预设问题记录、问题认知层次、问题清晰度、学生反应、叫答方式、学生回答和教师理答等观察维度。

教师问答行为课堂观察量表

(续表)

3.使用说明

此表为针对教师课堂提问及理答课堂观察量表。其中,主要内容及意图、预设问题、问题层次可以在课前会议填写完毕。课上需要教师观察的主要维度有记录课堂生成的子问题、问题清晰度、学生反应、叫答方式、学生回答和教师理答。课后需要推论填写是否达标栏目。

4.本表得到观察数据后的推论思路:

(三)学生学习信息获取和利用的课堂观察量表(小学数学复习课)

1.研究问题

学习信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状态与方式。本主题讨论的学习信息,仅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外显状态与方式。一般而言,学习信息产生于学习行为或表情,可被观察、获取和利用。本观察量表研究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学习信息获取和利用的状况。

2.设计依据

教师有效地获取学习信息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获取学习信息的方法、途径、样本选择、时机把握都是影响学习信息获取的重要因素。按不同划分标准,学习信息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根据学习行为发生时间,学习信息可分为:课前学习信息、课堂学习信息、课后学习信息;根据学生学习策略来划分类型,学习信息可分为:学生听的学习信息、说的学习信息、读的学习信息、写的学习信息、做的学习信息;根据学习行为的对象,学习信息则分为:个体的学习信息、群体的学习信息。这些学习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的证据。因此获取并利用学习信息对于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本量表的设计预设问题记录、问题认知层次、回答者、学生回答状况、教师反馈等观察维度。

学生学习信息获取和利用的课堂观察量表(侧重师生对话行为过程中)

3.使用说明

此表为针对学生学习信息获取与利用的课堂观察量表。其中,主要内容及意图、预设问题、问题层次可以在课前会议填写完毕。课上需要教师观察的主要维度有记录课堂生成的子问题、回答者的层次、回答状况及教师反馈的内容。

4.本表得到观察数据后的推论思路:

三、反思框架内课堂观察的实施

一般来说,课堂观察包括准备、观察、反思三个步骤。

(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包括观察点的确立、观察量表的设计、记录方式的选择、课前会议等内容。其中,课前会议需要完成如下内容:授课教师说课和观察量表的说明。授课教师的说课,可以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完成对以下5个问题的陈述与互动交流。

1.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样?

2.授课班级的学生学习特点和座位安排是什么?

3.学习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你准备如何解决?

4.本课大致结构是什么?创新与困惑是什么?

5.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

观察量表的说明主要解释量表的设计意图,使用方法和观课的方式选择等。

(二)课中观察:课中观察的任务比较明确,主要是看、听、记、思。可以根据量表的复杂程度独立或合作完成记录。

(三)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包括议课会议和教师个人反思。议课会议通常在课后及时召开,由教师自陈和集体议课构成。教师个人反思则可以在课后较长时段中进行,授课教师也包括观察者可以通过回顾、反思整个课堂观察、研讨活动获得专业发展。

课后反思阶段,对于一般的课堂观察来说,有比较普遍的评课方式和经验可资借鉴。但作为本研究的反思框架内的课后反思阶段,因力图使授课教师或观察者的反思能够走向更为深刻,因此也是研发反思助推工具的主要环节。遵循反思的路径:识别问题、描述情境、诠释分析、行动改进,沿着对话清单的线索,交融思考视角、细节重现、观点启发等信息全方位推进教师的个人反思达到深入。关于对话清单工具将在下节展开论述。

在课题实践过程中,议课会议有时人员比较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而又较为全面地推动反思的展开,也是实践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摸索中,课题组也尝试借用“六顶思维帽子”来推动会议的进程。“六顶思维帽子”工具将在本章后续展开论述。

四、反思框架内课堂观察在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适用

组本活动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外显平台。基于课堂观察的反思活动可以在学校组本活动中发挥作用。

反思框架下课堂观察适用的观察点:

每个教研组观察点应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予以选择。杭州余高中学在多年的课堂观察实践中积累了部分观察点。比如,技术组:信息技术课评价平台的构建;化学组:学习目标的预设与达成;政治组:素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物理组:学习信息的获取与利用;生物组: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地理组:学生对地理核心知识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另外,也有以下观察点的确定: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教师提问、课堂学生活动之有效性观察与分析,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课堂互动的有效性,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处理,教学主题选择的合理性与教学策略的有效性,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学生错误信息的利用,实验情境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等都可以借鉴到本组的基于课堂观察的反思之中。

反思框架下课堂观察适用于教研组活动的方式选择:

课堂观察的方式可以组合使用,针对某个教师的培育可以进行两轮或多轮的课堂观察。第一轮,全面观察,找出其特别的优点和不足;第二轮或以上,重点针对教师不足处进行观察,持续推进,可以提升打造一个老师。针对同一主题,进行组内或更大范围内教师的共同观察,使研究的点更深入。同时,也可以观察不同老师对同一堂课的不同教学,类似于同课异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