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围古城遗迹揭秘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周围古城遗迹揭秘

【摘要】:据资料记载,近年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及其周围,考古已发现四五十处古城遗迹,而之所以成为遗迹,毋庸置疑是因为缺少了生命之泉。塔里木河和胡杨林构成的特殊生态系统,为南疆各民族儿女的摇篮,利用自然养育自己,是人类养育自己的原始行动。我们在考察胡杨林保护区期间,得知上游的阿克苏地区至今还在垦荒,有个县近年毁林垦荒竟达40万亩。

回到巴音郭楞州首府库尔勒市,看到1998年8月22日一份对塔里木河考察的内部“简讯”,更是触目惊心:

“考察团不顾颠簸劳累,顶着盛夏酷暑对阿拉干和台特玛湖进行了考察。阿拉干地区水井已经干枯,胡杨长势也较差,前往台特玛湖的路上,胡杨成片成片地死亡。台特玛湖仅仅是地名,不见一滴水,附近连一棵胡杨树也找不到,间或有个别土包上长着一丛红柳。东尔臣河下游的桥还在,但桥下的河道里没有水,有的是已经上了桥的沙包。晚上,考察团成员不顾满身的沙子无水清洗和饥饿,又(赶到某单位)察看了因干旱被迫搬迁的遗址。”

“考察团一行来到大西海子水库,据塔河管理局的领导介绍,大西海子1994年就已彻底干涸了。”

“卡拉水库更令人震惊,不仅见不到碧波荡漾的景象,连一点死库水都没有。”

“塔里木河下游干旱缺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形势十分严峻。一是缺水严重致使撂荒现象频繁发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塔河上中游大规模农田开发,下游供水锐减,90年代后,断流几乎年年发生……(某单位)种植面积由20世纪80年代的10多万亩降至目前不足6万亩,耕地退缩10余千米,(某单位)20世纪60年代种植面积8万亩,70年代5万亩,80年代4万亩,而90年代只能维持在3万亩左右……二是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塔里木绿色走廊的胡杨林由于干旱缺水,大面积枯死,土地沙化严重。……(某单位)累计植树17620亩,但由于干旱缺水,风沙侵袭,至今陆续死亡9000亩,存活率仅49.1%。三是自然植被大量枯死,导致草亡沙生、沙进人退,风沙肆虐,灾害频繁。1998年4月20日由于大风和霜冻袭击,(某单位)早播的2.06万亩棉田全部受到冻害,其中1.8万亩出土棉苗冻死,3309亩果园绝收;(某单位)1.5万亩棉花和香梨绝收。”

“从这些现实中看到了人类活动违反自然发展规律,被大自然无情报复的惨痛事实。我们不能不大声疾呼:救救塔河下游,救救绿色走廊,救救自己的家园吧!”

只要打开地图,就可看到台特玛湖和大西海子水库,就能大致判断出它原来的水面,同时也可得知,它们就在罗布泊的上游。而罗布泊的干涸并非发生在遥远的年代,且不说历史记载它曾“为西域巨泽……淖尔东西二百余里,南北宽百余里,冬夏不盈不缩”。1962年航测时,罗布泊面积还有660平方千米。然而时隔十年之后,卫星测得罗布泊已经干涸。据资料记载,近年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及其周围,考古已发现四五十处古城遗迹,而之所以成为遗迹,毋庸置疑是因为缺少了生命之泉。

塔里木河和胡杨林构成的特殊生态系统,为南疆各民族儿女的摇篮,利用自然养育自己,是人类养育自己的原始行动。总以为“大自然属于人类”,却忘了大自然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一令人沮丧的事实!忘却了“人类属于大自然”这一真理!人类从大自然的惩罚中逐渐明白了“大自然属于人类”是个极大的误区!但至今仍然还有很多人在这误区中沾沾自喜,这是非常非常可怕的!

我们在考察胡杨林保护区期间,得知上游的阿克苏地区至今还在垦荒,有个县近年毁林垦荒竟达40万亩。中游也在毁林开荒,如我们目睹的就在离沙漠核心区肖塘的附近。上游开荒,下游撂荒的恶作剧还在进行着。

《森林法》早已颁布,对于胡杨林绿色长廊的巨大作用,主政者并非完全不知,但为什么还要强行实施这些愚蠢的计划呢?据说是要有“政绩”,毁林垦荒当年见效益。至于以后呢?官已升了,恶果留给后人。

请别忘了,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知识经济的兴起繁荣,其基本条件也是需要优良的生态系统。以损害自然环境、破坏资源急功近利的办法取得“政绩”的人—

是该奖,还是该罚?是功臣,还是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