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读了课程标准后,我们需要把握对学生的总体期望,分析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结果或发生的变化,由只关注“教”的目标向关注“学”的目标转变。我们把设计对象定位于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如果学生有相关的理论基础与技能基础,教学可以进行内容对比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Flash动画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分析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2023-08-04
(一)教师维度
针对评价体系的评价,我对参与本研究的学校科组教师和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5份,有效问卷25份。
以下数据资料全部来自25份教师的问卷:
(1)“你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是否符合新课程评价理念?”一题统计结果:
(2)“你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是否符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一题统计结果:
根据以上测试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是否符合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有88%认为符合,对于是否符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特点,有96%认为符合。这说明多数教师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符合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3)“你认为我们提出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是否合理?”一题统计结果:
(4)“你认为对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否合理?”一题统计结果:
(5)“你认为对于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道德修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否合理?”一题统计结果:
(6)“你认为对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否合理?”一题统计结果:
(7)“你认为对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技能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否合理?”一题统计结果:
第3、4、5、6、7题的测试结果中,从F3=0.88>0.5、F4=0.84>0.5、F5=0.82>0.5、F6=0.9>0.5和F7=0.86>0.5,说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8)“你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各要素设计是否明了?”一题统计结果:
(9)“你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是否简单明确?”一题统计结果:
第(8)、第(9)题的测试结果中,F1=0.54>0.5、F2=0.8>0.5,说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可操作性比较强。
(10)“你认为实施这种教学评价体系遇到的困难在于?(多选)”一题统计结果:
从该题目的结果,我们了解到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工作量(占88%)和课时不够(占64%),这属于客观的条件限制。
(11)“你认为实施这种学生评价体系最能够培养学生的” 一题统计结果:
从该题目的结果,我们了解到这种评价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较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更有效。
(12)“你认为这种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否有帮助?”一题统计结果:
在第12题的测试结果中,F4>F3>F1>F2=0.3>0.5说明这种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信息技术的道德修养、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是很有帮助的,也就是说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 学生维度
在本次研究试验中,为了检验发展性学生评价试验对学生信息技术与技能的影响,我在广东华侨中学初二年级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方案如下:
实验对象:从广东华侨中学初二年级五个平行班进行前测,选取平均成绩相近的初二(3)班和初二(5)班进行评价改革实验,两个班的人数分别是51人和53人,并把初二(3)班作为实验班运用发展性学生评价实施教学,初二(5)班作为控制组,教师利用相同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但使用原来的评价方式实施教学。
表6-9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前测和后测数据表
(续上表)
表6-10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信息技术技能前测和后测数据表
从以上数据表明,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进行课堂教学后,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成绩的差异是很显著的。
有关信息技术教学与创新的文章
在研读了课程标准后,我们需要把握对学生的总体期望,分析学生通过学习达到的结果或发生的变化,由只关注“教”的目标向关注“学”的目标转变。我们把设计对象定位于学生,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如果学生有相关的理论基础与技能基础,教学可以进行内容对比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Flash动画的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但分析问题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2023-08-04
广州市初中信息技术统考是广州市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一次学业终结的水平性考试。这里以《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单元复习备考为例,说明如何利用该系统进行教学评价。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整理《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单元的练习试题,并把这些试题通过系统添加到试题库中。2.学生自我测试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对《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单元进行一轮复习以后,为了强化自己的知识,可以利用该系统进行自我测试。......
2023-08-04
信息技术课程属于技术领域的一个独立课程,既强调学生在不同应用技术领域方向上的个性化能力塑造,又强调某应用技术领域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当这样的教学行为一旦成为习惯,我们的课堂面貌就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开放、动态、生成的信息技术课堂文化就会逐渐形成。......
2023-08-04
的回答, 83%的同学都表示喜欢“四自四导”教学模式。表2-2学生对“四自四导”教学模式的态度2.对“四自四导”教学模式的认同程度调查显示,被调查者对教学试验采用“四自四导”是持肯定态度的。对于问题“信息技术课程‘四自四导’教学模式调动了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吗?”......
2023-08-04
根据研究的思路,我以任教的高一和高二年级学生为试验对象,开展新课程理念下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我利用理论阶段提出的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对相关专题进行教学设计,并根据教学设计实施教学,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
2023-08-04
在制定教学目标前,信息技术教师应思考课程目标所反映的对课程理念的研究和理解,提炼关键词并进行剖析,以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组成内容。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应研读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关键词是“信息处理的基本过程”,就是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过程。课程标准的关键词是“选择恰当的工具和方法”。......
2023-08-04
3.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是协作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次教学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协作学习。7.协作学习效果的评价本次协作学习效果的评价通过小组成果汇报的方式进行。展示过程中或展示完成后,其他小组和指导教师可以随时根据展示内容提出问题,并要求展示者给以解答,小组成员通过这项活动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协作学习内容的认识与理解。......
2023-08-04
以下,我以《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中的第三节《让你的电子板报更精彩》一课为例,探讨作品评价法的实施过程。通过探讨电子板报类作品的评价标准,体验文本信息加工是“为更好地呈现主题服务”。......
2023-08-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