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的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摘要】:一题统计结果:第3、4、5、6、7题的测试结果中,从F3=0.88>0.5、F4=0.84>0.5、F5=0.82>0.5、F6=0.9>0.5和F7=0.86>0.5,说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一题统计结果:第、第题的测试结果中,F1=0.54>0.5、F2=0.8>0.5,说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可操作性比较强。

(一)教师维度

针对评价体系的评价,我对参与本研究的学校科组教师和其他学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5份,有效问卷25份。

以下数据资料全部来自25份教师的问卷:

(1)“你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是否符合新课程评价理念?”一题统计结果:

(2)“你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是否符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一题统计结果:

根据以上测试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是否符合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有88%认为符合,对于是否符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特点,有96%认为符合。这说明多数教师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符合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

(3)“你认为我们提出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是否合理?”一题统计结果:

(4)“你认为对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否合理?”一题统计结果:

(5)“你认为对于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道德修养,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否合理?”一题统计结果:

(6)“你认为对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否合理?”一题统计结果:

(7)“你认为对初中学生信息技术技能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是否合理?”一题统计结果:

第3、4、5、6、7题的测试结果中,从F3=0.88>0.5、F4=0.84>0.5、F5=0.82>0.5、F6=0.9>0.5和F7=0.86>0.5,说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8)“你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各要素设计是否明了?”一题统计结果:

(9)“你认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是否简单明确?”一题统计结果:

第(8)、第(9)题的测试结果中,F1=0.54>0.5、F2=0.8>0.5,说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的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可操作性比较强。

(10)“你认为实施这种教学评价体系遇到的困难在于?(多选)”一题统计结果:

从该题目的结果,我们了解到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工作量(占88%)和课时不够(占64%),这属于客观的条件限制。

(11)“你认为实施这种学生评价体系最能够培养学生的” 一题统计结果:

从该题目的结果,我们了解到这种评价体系对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较自学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更有效。

(12)“你认为这种学生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否有帮助?”一题统计结果:

在第12题的测试结果中,F4>F3>F1>F2=0.3>0.5说明这种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初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态度、信息技术的道德修养、信息技术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是很有帮助的,也就是说这种评价体系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二) 学生维度

在本次研究试验中,为了检验发展性学生评价试验对学生信息技术与技能的影响,我在广东华侨中学初二年级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方案如下:

实验对象:从广东华侨中学初二年级五个平行班进行前测,选取平均成绩相近的初二(3)班和初二(5)班进行评价改革实验,两个班的人数分别是51人和53人,并把初二(3)班作为实验班运用发展性学生评价实施教学,初二(5)班作为控制组,教师利用相同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但使用原来的评价方式实施教学。

表6-9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前测和后测数据表

(续上表)

表6-10 实验组和控制组的信息技术技能前测和后测数据表

从以上数据表明,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基于网络评价系统发展性学生评价研究进行课堂教学后,实验班和控制班学生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成绩的差异是很显著的。